No. 642
如上经说或已成如来或现为菩萨往世正法曾作释迦之师今日观音仍补弥陀之处亦如妙德元是能仁九代祖师孙已果圆祖犹因位本迹高下安可测量然须用其高下四句以显诸圣难思之相。
二今言下叙人法标题二初叙人兼经字二初叙人二初对梵翻名。
诸神呪经先称梵名今文稍略而其华语名多互出此云观世音余云观自在唯千手眼大悲经中云观世音自在菩萨其义似足然约境智而明别应则今三字诠显无亏若依今解已彰自在。
二能所下约华释义二初别释二初释二初释观字二初中边妙达。
若观若教能总能该观总三心人法慈悲初心也福慧中心真应至八皆在后心缘了极性示因方圆智断究尽明果方满教约五时无不该括华严顿也三时渐也复于渐中三藏唯小二酥部大若论法华出前四味以非兼但对带故也已备诸说故今略之。
二约观下解释两意二初观次第十初人法二初能冠九双。
乳即部顿故指华严六字别题具法人喻大方广法也佛是舍那果人也华严喻诸地因华严果德也只就一题已含六义以慈悲乃至真应不出自行因果药珠冥显只是化他能所即就中道别论六义也。
二而未下明阙后四义二初明通别二初明无别。
不以真谛通对中道别盖约三乘通对菩萨别若三藏三乘从因至果可就真谛通论十义今释观音须在因位此教菩萨因中唯有求佛人法四誓慈悲六度福慧伏惑未断故不得论真应等七岂唯无于中道之七亦乃未有真谛之七。
二师云下指师意。
言佛从者欲对观音明分满故佛于三性六即究满良由初心能以三观观于六法应知三性即是性中三德三观初发心时须于性三起于修三六位虽殊三性无别是则六即皆是无上人法故下结云二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人法也。
三前一下结文有二初结指经文。
观音玄义记卷第一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知礼俯伏惟念早秊慕学投迹宝云遇授法师讲说此品神根既钝遂数咨疑先师念我学勤不辞提耳故所说义粗记在心昔同闻人今各衰朽虑乎先见不益后昆共勉不才抄录于世但疑识暗谬有所传圆宗哲人刊正是望时天禧五年岁在辛酉八月一日绝笔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