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量品第十五
夫玄鉴虗朗。出乎像域之表。岂有殊形方汱修短之寿哉。然无不形而不寿者。出自群惑。圣岂然乎。但惑者谓佛实寿百龄。今祛其斯滞。假长寿遣之。故目此品。名为寿量。寿量者。即是上品奋迅诸佛神通。即是极果。极果既显。非常住如何。又且近情欣生恶死。今云长寿。敦其弥何矣。
诚谛之言。弥勒怀疑请决。佛将答之。故三告者。以理深道妙。不可轻说也。唯愿说之。其又三白者。亦表倾渴之至也。
皆谓今释迦氏至出释宫。群疑在此。故称而斥之。今日据长寿为实。以表伽耶是虗。若悟伽耶之不真。亦解长寿之非实。故知修短在物。圣常无为矣。
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夫色身佛者。皆应现而有。无定实形。形苟不实。岂寿哉。然则方形同致。古今为一。古亦今也。今亦古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若有时不有处不在者。于物然耳。圣不尔也。是以极设长寿。言伽耶是之。若伽耶是者。非复伽耶。伽耶既非。彼长寿岂独是乎。长短斯非。则所以长短存焉。
如实见三界之相。夫见实者。无复不实之见。本欲津实悟彼。故随彼所应。而作方便。亦虽不同。而其旨不异。但云见三界者。已是见其外。唱既有本。庶寻言表也。
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本菩萨道时。寿已倍上。故知向虽譬尘数。亦未尽佛寿之一豪。今以菩萨形佛。佛寿多耳。
譬如良医乃至百数。此譬。譬佛实存而言灭也。众生昔受化。是从菩萨生为子也。二十为二乘。百数明多。据今治病为医也。
以有事缘远至余国。既以化此。复应化彼。而无息也。
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解微枉惑。为饮毒药。乖理为他。惑缘至。为药发。受死生识。为闷乱。生死为宛转于地也。是时其父还来归家。本化理真为家。彼受化缘至。更还伽耶城。目之为归也。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从受化以来。恒习正道。为不失本心。乖之为失也。
遥见其父皆大欢喜至善安隐归。缘浅解昧。微渐近理为遥见。然同覩应形。故皆欢喜。莫不知礼敬供养赞叹也。我等愚痴悮服毒药。解缘已发。真应诉谬。假辞尔耳。愿见救疗更赐寿命。既诉求救。救则更生慧命。亦假辞云尔。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至与令服。随应说法。皆有旨趣。为味。辞餝外悦。为色义。表里董心。为香。言教显无相混然之致。为捣筛和合也。而作是言至无复众患。令服意亦假辞尔也。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至病悉除愈。得旨为服。惑除为愈。
余失心者至而谓不美。虽知是药。昧旨。以为不美。即作是言我今衰老死时已至。如佛年具八十。形如故车。当般泥洹尔耳。
是好良药今留在此。六度大法。不持之去。理不可亡。行之则存也。
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实更余化。为至他国。双树泥洹。言迹都灭。为遣使还告汝父已死也。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至毒病皆愈。见佛泥洹。深悟非常。始知佛语为美。得旨为服也。
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既解玄旨。为方见佛。非形见佛。于彼人中。亦为归矣。虗妄罪不。本以识受为心。有济物之实。言虽反常。理不乖真。虽复终日说。说而无虗妄罪也。
俱出灵鹫山。佛于始感为出耳。
常在灵鹫山至众生见烧尽。既见佛之不在。良以众生秽恶。以秽不在。则无秽必在。无必在秽。故寄七珍明之。寄七珍明之者。明无名汝之秽耳。本自不言其体非秽。于无形而论。亦何异秽质。然则无秽之净。乃是无土之义。寄土言无。故言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之所托哉。至于秽恶被烧。自是众生罪报。亦何伤无不在。无不净乎。是以众生见烧。而净土不毁。且今人情欣美尚好。若闻净土不毁。则生企慕意深。借事通玄。所益多矣。我常知众生。颂合说微也。每作是念。合尔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