玅玄(二)
秘密教
玄(一)(七)秘密不定其义不然如来于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机若时若处三密四门无妨无碍此座说顿十方说渐说不定顿座不闻十方十方不闻顿座或十方说顿说不定此座说渐各各不相知闻于此是显于彼是密或为一人说顿或为多人说渐说不定或为一人说渐为多人说顿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或一座默十方说十方默一座说或俱默俱说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
签(一)(廿二)若智若机等者智谓大圣权谋机谓不同次第不择时处身口意密随何四门无碍自在适时称会皆无虗设三正释相中且寄三法以出其相何者以此三法对秘密故则化仪四教文义整足任运摄得三藏等四于中复二先约三说相对次约说默相对初三说中二先约十方相对次或为下于一方中多人相对一方既尔十方亦然二文各先正释次各各下结次约说默相对中亦应具有十方及人二义不同无人相对者文略而言俱默俱说者理合如之前三法相对准此亦应云俱顿俱渐俱不定文无者亦略既云俱默俱说互不相知名之为密何妨俱顿互不相知各各下亦结也云互不相知者前文但云于此于彼者亦应互说举一以例验知不定与秘密但有互知与互不知以辨两异此中显露亦义通余七以秘密不出此七故也故前文云显露渐顿及显露不定故七竝是显露意也。
签(一)(十七)问华严鹿苑大小永隔才说方等则同座并闻者何答若以秘密横被无时不徧若约横论竖则隐显在机。
文句(一)(五)秘密者隐而不传。
玅记(一)(十七)秘密不传者降佛已还非所述故尚非阿难能受岂弘教者所量又阿难非不传秘赴机之密非所传耳故秘密所用全是显教是故传秘秪名传显。
玅玄(六)(十八)秘密既隐非世流布此置而不论签(七)(十)秘在大圣赴机今且置而不说若欲说之秖名口密赴四机缘今其彼彼互不相知即是其意显秘虽异教不出四是故不论。
止观(一)(八)教是圣人被下之言圣能显秘两说凡人宣述秖可传显不能传秘听者因何作观或得者六根净位能以一玅音徧满三千界随意悉能至则能传秘教。
辅行(一上)(卅三)正约化主论得不得密属圣人圣能双益今论凡师故阙于密故修观者无密益义故云听者因何作观次或得下义立于得位虽在凡凡师多种五品已下犹名不得六根净位虽无三轮口密之益能传玅音徧大千界不同佛化故云能传禀教之人仍无密益。
玅玄(十)(十五)涅槃云我初成佛恒沙菩萨来问是义如汝无异诸大乘经如此意义类例皆名顿教相也。
签(十)(十八)初成道者且借秘密助入此中明鹿苑初成亦有顿义况诸经耶。
玄(十)(廿三)大经云我坐道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云云)此则通至于前。
止观(九)(廿八)又复我说初成道十方菩萨已问此义即涅槃中约十二因缘有秘密教。
辅行(九下)(十四)又复下引证秘密教(云云)故知渐初已有菩萨密闻斯义。
涅槃疏(四)(十)旧解坐道场亦曾问者或言是华严中问翻经不尽其文未来或言是偏方不定教文亦不来或言是秘密教非显露摄义皆不然今明道场乃是元初圆满始坐非方便道场第二卷云我已久于无量劫来久已成佛亦如法华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昔诸菩萨曾问此义如今不异正对过去之问非一化之始不应据寂灭道场及偏方秘密。
涅槃经大师引用非一或证顿或证秘密或证涅槃徧前也。
签云五味则一道竖进味味皆有半满相成者彼南师偏用五味北师偏用半满今约五味半满相成而用则华严唯满不半乃至法华废半明满非五味各有半满也又云故至鹿苑方分显密者此叙小始人天不历华严故提谓犹属显露至鹿苑方分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