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论(唐玄奘译卷声字函)一起教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
玅乐(一)(四)古来讲者多无分节至安公来经无大小始分三段。
文句(一)(二)天台智者分文为三初品为序方便品讫分别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从偈后尽经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又一时分为二从序至安乐行十四品约迹开权显实从涌出讫经十四品约本开权显实本迹各序正流通初品为序方便讫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正法师讫安乐行为流通涌出讫弥勒已问斯事佛今答之半品名序从佛告阿逸多下讫分别功德品偈名为正此后尽经为流通今记从前三段消文也问一经云何二序答华严处处集众阿含篇篇如是大品前后付嘱皆不乖一部两序何妨今不安五义者本门非次首故也迹门但单流通者说法未竟也。
记(一)(七)今记等者虽复两存且用初意故云从前问一经云何等者问意既存两释问后何妨所以二释之中不专后释者以本正前立流通故且一往耳答中云华严处处集众等者处会具如释签所引每一会处皆先序次正(云云)迹门但单流通者以迹望本以本例迹本门非首但安别序迹门非后但单流通故但有劝持无嘱累也故从法师至安乐行凡有五品明弘经福深以劝流通若本门中先以灭后五品去三品半为劝持流通从神力去凡有八品明嘱累流通迹门之后经既未竟非流通次未须付嘱。
句(一)(三)且约三段示因缘相。
记(一)(十一)示相者唯约今经示四种相虽始自如是终乎而去皆用四意但文势起尽用与不同如释通序则句句须四通贯正宗及流通故若释正宗则本迹各三义通四种若释流通还须具四通收正宗又正宗中迹门既阙久远本迹所以借用体用本迹则四名不关又序中约教须观文势或须以五时分别则教在其中或须以诸教分别则将时以判正中约教则一向明开本中约教则不从教判但点远本远玅自彰若解斯文则一部经心如观指掌四意消息无劳再思故今且寄三段大文通示其相既了通已还将此意委悉别消。
记(一)(十三)此且通作一种三段让下本迹是故未分二种三段。
句(三)(七)记(三)(十八)问至此尚破太早何以通序本迹释耶答通序通于本迹别序唯在迹门故释通序泛用本门非通序中广开寿量乃至别序虽有本迹之言或时且用体用本迹(云云)然通序冠首乍可从容别由藉异无涉远本。
句(三)(二十四)从此品下讫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或至偈后现在四信弟子文尽名为正说分若作两正说从此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是迹门正说今且逐近就迹门正说更为两(云云)。
句(八)(七)前三周是迹门正说领解授记竟此下五品是迹门流通。
句(九)(十)此下是大段第二开师门之近迹显佛地之远本其文为三一从此下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序段也二从尔时释迦告弥勒下至分别功德品弥勒说十九行偈正说段也三从偈后下十一品半流通段句(十)(五)今且依南方从偈后凡十一品半分为二一从此下至不轻品明弘经功德深劝流通二从神力品下八品付嘱流通。
北峰师曰按经二十八品通有十二处结益经益者六品益者亦六经益者三周与夫分别嘱累劝发也故玅记(十)(二十六)嘱累欢喜文云三周之末各有欢喜说寿量竟分别功德品中闻佛寿无量一切皆欢喜今本迹俱毕岂得不喜又文句(十)(末)二闻经益大众欢喜是也品益者药王而下六品也句记如向引盖所闻之法不同故总别之益有异何者三周既所说不同故作三番总结文涉八品涌出寿量远本事异故于分别功德品中又作一番总结文涉三品法师等五迹门流通岂全无益以由先闻正宗今闻流通方乃得悟随喜等四亦非无益复由先闻本迹正宗至今流通方乃得悟皆功非当品所以竝入下嘱累中总结也别序节节益异表下正宗亦功非当品故不别结最后欢喜事理俱圆故通一经更总结也此六竝从大段谓之经益药王以下弘经之人随物偏好乘乘不同所闻各异当品益殊故须别结谓之品益若然二十二品非无本迹大段结益但功非当品故云无闻品益耳精微云横来者结品益艸庵云偏好者结品益虎溪云逐段结随品结总相结外有未结者劝发品结之皆未也问提婆达多品云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闻玅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等又云无量众生闻法解悟何谓无闻品益耶曰经自言未来世中与闻龙女南方说法得益非闻当品得益也看科经一昔日提婆达多通经释迦成佛二今日文殊通经龙女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