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签卷第一
句逗逗亦句义圆其语耳解在笺难旧引古诗二月轻霜春逗遛以释句逗非矣逗遛本稽留之义耳如云逗遛不进逗遛蛮落是也。
迦竺一姓迦摄名摩腾一姓竺名法兰也。
台衡天台智者衡阳南岳。
纵有第一如蒲州泰法师不曾听学自解经论时人语云蒲州不听泰。
推众不受推吐回切大师谢遣门徒曰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余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减十人得法徒众转多得法转少妨我自行化道可知群贤各随所安吾欲从吾志也。
王制礼记篇名也汉文帝博士所集井田方里为井者孟子云方里而井井九百亩是也十井为乘等者包以古之大国不过百里以百里赋千乘计之每十井为一乘是方一里者十为一乘方一里者百为十乘开方之法方百里者一为十里者百每方十里者一为方一里者百其赋十乘方十里者百则赋千乘地与数适相当故曰适千乘也此乃夏之公侯殷之国也。
托胎灵瑞母氏梦香烟五彩轻若雾萦回在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又梦吞白鼠等也。
诞育征祥诞生之夜神光满室兼辉隣里。
髫齓髫音条始生发也齓音嚫毁齿也礼云男子八月而生齿八岁而毁齿也。
精诚甞于长沙像前发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精诚感通梦佛像授金色臂摩其顶焉。
从师访道始依慧旷律师兼通方等后寻南岳之时属陈齐边境兵刃所衡轻生重法涉险而去也。
临终示相见观音来迎言他方华整相望甚久缘毕应时吾等相送又自言吾位居五品。
灭后应验或见放光或闻弹指或跛者拜起足乃自伸。
叹恨不闻止观十境见境毕后分弗宣次第禅门开为十章一大章二释名三明门四诠次五心法六方便七修证八果报九起教十归趣果报等三亦不复说释净名经只至佛道品而已后诸品亦不复秉笔。
宫墙论语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也。
钻之弥觉其坚高论语颜渊爱孔子之道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弥益也谓孔子之道高坚不可穷尽恍惚不可形像仰而求之则益高钻研求之则益坚瞻之似若在前忽然又复在后耳。
如饮大河大品云如渴者饮河不过自足又庄子云偃鼠饮河但知饱腹。
【玄】或引经论诚言符此深妙如标体大师引一经二论毕章安又引身子同入法性名同及大经声闻但见于空等诚言以符深妙之旨。
【玄】或标诸师异解验彼非圆如下文释宗中有师用权智为宗权应明三三是今经所弃云何取所弃为宗又有师万善中取无漏为宗斥云此太局又滥小涅槃并非圆义之例。
中间迭废唯废无开如华严废二鹿苑废三之类。
具如下说文在位妙废位中明。
留逗后缘下玄文云四阿含经成前人事善逗后人事善释签云结集已留被末代。
如后如前如莲华前后也今废迹立本乃是约机华前而莲后耳。
若辨同异第七云通论本迹只是权实别论高下宜用本迹横论真伪宜用权实本迹约身约位权实约智约教等。
开废会三玄云开三显一正就约理傍论约教废三显一此正废教若不废教树想还生会三显一正就于行人法俱会耳。
三根互转得利钝名疏云先世值佛闻法自有转下中为上俱于法说得悟自有转下为中闻譬喻得解下者不转三周乃了。
【玄】发众圣之权巧记主合引涌出菩萨以释之如下方诸菩萨各带无数眷属说种种法心无所畏此权巧也又云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此名为发却不用此而指迹门富楼那等拂迹中弟子之迹谓之显本者寄昔迹而显今本耳更详。
𧂐聚𧂐应作积。
不论麤妙及以广狭不以迹中麤狭本中妙广以判二用。
接近废偏近远约喻偏圆约法二义同。
大师序意一往似局通于六尘局于音声。
章安一往似通局在音声称之为经。
诸法诸经等体诸法体者下文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不出四谛悉用实相为体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诸经异名或真善妙色或毕竟空或如来藏或中道等诸行体者有信行法行及十乘体。
别序具五集众现瑞疑念发问答问。
六瑞说法入定雨华地动众喜放光。
四种阿难欢喜贤典藏海。
以小准大亦应可知小者大论云道品开三脱三脱开涅槃涅槃是无漏又云声闻缘空修三脱菩萨缘诸法实相修三脱城有三门若入此即发真无漏伏道名三三昧断道名三解脱大者伏道空三昧即空观无相即假观无愿即中观断道三解脱即是三德耳。
以圆斥三如弥勒为兜率天王等说不退转行乃至为净名诃云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又云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疏云方便菩提无人有教若执不舍障入一实故大经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见是故须舍等。
以圆斥藏如舍利弗于林中宴坐净名诃云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疏云身子不以趣佛慧入上诸禅必静处端身敛念方得入定身如木石心如死灰等真宴坐者以趣佛慧于九大禅及三乘定随意即入是名不于三界现身意也经又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是为宴坐疏云不思议定有体有用故能不起灭定现十界威仪如阿修罗琴随人吐韵。
以三教斥藏如目连为居士说法净名诃云不当如仁者所说疏云是用衍门三教别破目连三不当一者外如法相说内如法相解是用通教即空斥不即空破说法不当道理二者外当了根缘内善知见得无罣碍是用别教破不当根缘不得四无碍也三者外慈念众生内念报佛恩是用圆教破不当佛心能用三教说法即是如法说也。
若历七重及以四教七重乃二谛也有通者是泛示谛耳随情者情性不同说随情异如顺盲情种种示乳随情智者情谓二谛二皆是俗若悟谛理乃可为真真则唯一世人所见名世谛圣人所见名真谛随智者圣人悟理非但见真亦乃了俗有别者以随情等三历四教成七二谛合二十一谛具如二谛境中所用。
礼记第七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五帝时也英俊选之光者逮及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公共也禅圣授圣〔不〕家之睦亲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慈孝之道广也)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皆有所养(无匮乏也)今大道既隐(隐犹去也)天下为家(传位于子传文专反)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俗狭啬为于伪反啬音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乱赋繁多为此以服人也大人诸侯也)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而兵由此起(以其违大道敦朴之本教令之稠其弊则然老子曰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玄】甚微智经云自体本来空有不二不尽又云离念及心道智起佛境界论云自体本来空智自空故此自体空有不二不尽如是取句显离三种空摄一离谤摄二离异摄三离尽灭谤摄又甚微义者经云自性常寂灭不灭亦不生论云常寂灭者自性离烦恼故非先有染后时离故不灭者非一往灭为不舍利益众生故不生者出世间故如是此智不住涅槃世间中故如是观行甚微依止甚微清净甚微功德甚微。
通简迹中一切因果横竖等因谓六度万行等之因果谓燃灯佛与记等果横谓十方分身等竖谓华台受职等。
【玄】自行二智如疏中云一切种智名实智道种智名权智又自行之权道前方便约诸法门是权智无若干者是实智。
掷象经云太子与弟难陀调达出园捔力已调达前行见一大象以手搏之而毙次难陀出见象当途拽之道旁后太子出见象用左手提起右手托而掷之象堕林外地为之作坑也。
见净如梵天净名经云螺髻梵王语舍利弗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坈坎荆棘砂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巨身经云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生恭敬围达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显于大海等。
细身偈云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也。
【玄】恐畏欢喜厌离断疑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疏云畏苦喜灭厌集断道又畏苦世界欢喜厌离为人对治断疑第一义也。
二处引楞伽经第三云经云无位唯此一文上下诸文尽明位次然多辨通别少明藏圆若论智行通其四教验知方等明矣又云楞伽人云此经开权若尔何故此斥二乘。
土圭周公居摄四年欲求地中而营王城于是建都用圭长尺有五寸夏至日中半立八尺之表北得影尺有五寸影与土圭等此为地中郑司农云凡日影于地千里而差一寸。
见土复秽得法眼净经中佛以足指按地即时大千世界珍宝严饰等舍利弗言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后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三万二千人得法眼净。
及俗众室外为说无常经云以方便故现身有疾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王子宰官等无数千人皆往问疾居士因以身疾广为说法云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贤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智者所不怙也。
【玄】三道四果三道三乘也四果三乘加佛如下文释。
【玄】寂场灵裕法师寺诰云祇园有莲华藏世界以七宝庄严谓之寂灭道场卢舍那佛说华严经于此。
此与方等恐畏等向引经及疏已注。
不定者即指胜鬘等古师谓别有经非渐顿摄而明佛性常住者胜鬘金光明是也此名偏方不定教玄文斥云殃掘之经六年所说列次第众委悉余经弹斥明常分明余教应同入次第今判作偏方不定净名亦弹斥那得引同次第。
举一以例前但云于此是显于彼是密若是后文一多为例亦可前文中云于一是密于多是显或于多是密于一是显。
问者加说名字咸同般若时十方问者悉名憍尸迦说者皆号须菩提。
大遒疾由切误也字应作猷猷者美也尚书云以阐大猷。
时世念过现未世初中后时前次后念再言之者谓多时多念。
即指法身地签下文云法身地者自本地真因初住已来远鉴今日乃至未来大小众机故云我本行菩萨道时又文句记云法身本意者若望十方无时不应今准此方未设化前乃至久远未结缘来并名法身地。
直述所解经云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等。
领所不及经又云如来复有无量无边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故互说之本时既有长久短近迹时亦有长久短近但迹中久近与本时有异耳玄文近近近须兼远此迹中近远也又云远远远须兼近此本中远近也故云互说。
自是一边或作途。
弥勒初以伏疑潜难疏云难因请生请云佛子文殊愿决众疑文殊难云若疑应问众既不疑我何所答弥勒释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今云弥勒难文殊释知是写误也本是文殊难耳。
文殊释云我见等疏云文殊广引先佛曾说法华弥勒疑云诸佛赴缘人时各异古佛虽名法华今佛何必如此文殊断云我见灯明佛乃至欲说法华经此文乃是弥勒疑文殊释。
正证多正。
十山雪山香山轲梨罗山乃至苏迷卢山。
【玄】开示悟入【玄】亦约行次第与前释不同者以开等四摄诸义故。
只由宗用名体教相大略是同唯宗与用于五双中一一各别。
新旧医如余文说旧医外道新医释迦文出涅槃具如笺难中具引。
父去留药是施权其父还来是显实此二句旧签元无越本中增加也况父之来去本喻圣人垂应生灭且非留药药必偏圆并留来须胜劣俱应又何甞留药唯权还来显实若喻权实者如疏云过未各有形声权实二益形二益者经云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大即胜应小即劣应声二益者经云种种方便说微妙法方便权也微妙实也若要句类当云形声劣小是施权形声胜妙是显实。
如前所用前文云既不会正体摄属何法乃至云并他经所说非今经体。
十界三道以下文分别约十界故玄引正法念云𦘕人分别五彩图一切形端正丑陋不可称计原其根本从𦘕手出六道差别非自在等作悉从一念无明心出无明与上品恶行业合即起地狱因缘如𦘕出黑色乃至无明与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缘如𦘕出白白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