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
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
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有八十亿大菩萨摩诃萨。七十二恒河沙大声闻众。佛寿四万二千劫。菩萨寿命亦等。
彼国无有女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及以诸难。地平如掌。瑠璃所成。宝树庄严。宝帐复上。垂宝华幡。宝瓶香𬬻。周徧国界。七宝为台。一树一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此诸宝树。皆有菩萨声闻。而坐其下。诸宝台上。各有百亿诸天。作天伎乐。歌叹于佛。以为供养。
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憙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
是一切众生憙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
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虗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虗空中。如云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以供养佛。
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薰陆。兜楼婆。毕力迦。沉水胶香。又饮薝卜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燃身。光明徧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
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
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幡葢。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默然。
一切众生憙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跏趺坐。忽然化生。即为其父。而说偈言。
大王今当知。我经行彼处。即时得一切。现诸身三昧。勤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
说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门@(脉-月)]婆等偈。
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白已。即坐七宝之台。上升虗空。高七多罗树。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近。
尔时一切众生憙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憙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勅一切众生憙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勅一切众生憙见菩萨已。于夜后分。入于涅槃。
尔时一切众生憙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𧂐。供养佛身。而以烧之。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幡葢。悬众宝铃。
尔时一切众生憙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燃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
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憙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于时一切众生憙见菩萨。于大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虗。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已。自然还复。由斯菩萨。福德智慧淳厚所致。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天人。得未曾有。
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憙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
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
又如日天子。能除诸暗。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
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
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苦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若书是经卷。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幡盖衣服。种种之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薝卜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妬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是人现世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身毛孔中。常出牛头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恶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槃荼等。得其便也。宿王华。汝当以神通之力。守护是经。所以者何。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宿王华。汝若见有受持是经者。应以青莲华。盛满抹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当取草坐于道场。破诸魔军。当吹法螺。击大法鼓。度脱一切众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见有受持是经典人。应当如是生恭敬心。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多宝如来。于宝塔中。赞宿王华菩萨言。善哉善哉。宿王华。汝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乃能问释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此品是灭后。随喜功德。格量初品功德。以劝流通。然此下诸品。竝是流通本迹二门。竝由闻长寿增益品秩。故须双述今昔二门。又是称扬五种法师。功用。能入六根。同于现在四信之位。不轻已下。既总云法华。岂独在迹耶。先释题。次消经。释题有因缘约教。因缘中。初世界悉檀有三。初略释。次广解。三结名。言随者。随顺事理。无二无别。当知事理秖是权实异名。了此权实即非权实。故无二无别。即随顺开权显实之事理也。喜是庆己庆人。庆己人者。还是迹中事理之力。理有事故。故能庆人。事有理故。故能自庆。又不二而二。故庆己他。二而不二。故了非己他。略释竟。广释者。闻深奥法。顺理有实功德。顺事有权功德。庆己有智慧。庆人有慈悲。以自闻经。复能教他故。悲智具足。方乃名喜。况闻经之始。行愿俱时。故一句一偈。自他俱益。今此初心。专立自行。亦以愿力。而庆彼耳。权实智断。合而说之。故言随喜功德品。此世界悉也。又顺理者。闻佛本地深远深远。信顺不逆。无一毫疑滞。若信长远。信必依理。理与迹中妙理不殊。但指在久本。功归实证。理深时远。于理闻久。岂敢窃疑。故无一毫疑于久理。顺事者。闻佛三世益物。横竖该互。徧一切处。亦无一毫疑滞。即广事而达深理。即深理而达广事。不二而二。不别而别。虽二虽别。无二无别。如此信解。名之为随。如来出世。四十余年。不显真实。七方便人。不语诚谛。庆我及人。以凡夫心。等佛所知。用所生眼。同如来见。如此知见。究竟法界。广无崖底。无等无等等。更无过上。佛今说此我得闻此。故名随喜功德品。此约对治释也。又第五十人。是初品之初。初但有一念理解。但有一念庆己庆他。未有事行。恩不及人。所获功德。如来巧喻。功葢无学。况复最初于会闻者。况复二三四五品者。况复入位十住十行。乃至后心者。谁闻如是深妙功德。而不景慕。如来说此。令物尚之。故言随喜功德品。此约为人释也。又上来称美持经功德。时众咸谓入真因位。乃致斯德。于初心之始。起轻弱想。世人谬解者。不测初心功德之大。而推功上位。蔑此初心。故今示彼行浅功深。以显经力。忽闻好坚处地。芽已百围。频伽在㲉。声胜众鸟。圣言亲赞。希有奇特。轻疑释然。显第一义。故名随喜功德品也。然外道得五通者。能移山竭海。而不伏见爱。不及煖法人。二乘无学。子果俱脱。犹被涅槃缚。不知其因果俱权。通教人修因虽巧。发心不识五百由旬。得果止除四住。别人虽胜二乘。修因则偏。其门又拙。非佛所赞。皆不及初随喜人。佛今举阿字门。况后荼。都胜诸教。故言随喜功德品。释品题竟。
△文有问答。各有长行偈颂。初弥勒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