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601

法华经要解科

妙法莲华经解科文

第一卷

  • 将释大经科文分(三)
    • 初所述经题(妙)
    • 二能述疏人(温)
    • 三开题正释(五)
      • 初通释经题(宽)
      • 二通述(饮)
      • 三通叙科判(释)
      • 四译经人时(姚)
      • 五正解文义(三)
        • 初序分(四)
          • 初说经时处(如)
          • 二法会听众(二)
            • 初标叙科义(二)
            • 二依科列众(三)
              • 初声闻众(二)
                • 初无学众(与)
                • 二有学众(复)
              • 二菩萨众(菩)
              • 三人天众(二)
                • 初天龙八部(六)
                  • 初诸天众(尔)
                  • 二诸龙众(有)
                  • 三紧那罗众(有)
                  • 四干闼婆众(有)
                  • 五阿修罗众(有)
                  • 六迦楼罗众(有)
                • 二人王等众(韦)
          • 三大觉圆发(六)
            • 初说法瑞(尔)
            • 二入定瑞(佛)
            • 三雨华瑞(是)
            • 四动地瑞(普)
            • 五众喜瑞(尔)
            • 六放光瑞(三)
              • 初光相周亘(尔)
              • 二圆现法界事相(下)
              • 三圆现生佛始终(并)
          • 四大士助发(二)
            • 初弥勒示问(二)
              • 初示疑发问(尔)
              • 二以偈重宣(二)
                • 初申疑问(二)
                  • 初总问六瑞所现(于)
                  • 二详问光中所现(二)
                    • 初问圆现法界事相(眉)
                    • 二问圆现生佛始终(我)
                • 二请答疑(佛)
            • 二文殊决疑(四)
              • 初忖答(尔)
              • 二引证(二)
                • 初引灯明本始(诸)
                • 二引瑞事同今(四)
                  • 初六瑞同(是)
                  • 二示疑同(弥)
                  • 三说证同(时)
                  • 四广引同(五)
                    • 初三昧同(六)
                    • 二唱灭同(日)
                    • 三授记同(时)
                    • 四助化传续同(佛)
                    • 五显益同(八)
              • 三结证所忖(弥)
              • 四以偈重颂(三)
                • 初颂引证(二)
                  • 颂灯明明本始(尔)
                  • 二颂瑞事同今(五)
                    • 初颂六瑞同(时)
                    • 二颂光相同(二)
                      • 初颂圆现法界事相(此)
                      • 二颂圆现生佛始终(或)
                    • 三颂疑问同(尔)
                    • 四颂说证同(天)
                    • 五颂广引同(五)
                      • 初颂三昧同(说)
                      • 二颂唱灭同(佛)
                      • 三颂授记同(圣)
                      • 四颂传化相续同(是)
                      • 五颂显益同(时)
                • 二颂结证所忖(彼)
                • 三颂总牒决疑(今)
        • 二正宗分○
        • 流通分○
  • ○二正宗分(二)
    • 初分科叙义(二)
    • 二依科解文(二)
      • 初三周开示(三)
        • 初说三周授三根记(三)
          • 初法说一周被上根(二)
            • 初科分叙义(妙)
            • 二科释正文(三)
              • 初出定叹德(二)
                • 初出定(尔)
                • 二称叹(三)
                  • 初叹诸佛二智(告)
                  • 二叹自行二智(舍)
                  • 三叹二智德用(五)
                    • 初叹实智证法(舍)
                    • 二叹权智说法(舍)
                    • 三重显深妙(止)
                    • 四陈诸法实相(所)
                    • 五以偈重颂(六)
                      • 初颂叹智德用(尔)
                      • 二颂叹法实相(如)
                      • 三颂广叹智(假)
                      • 四颂广叹法(又)
                      • 五颂正显今实(舍)
                      • 六斥权使悟(告)
              • 二众疑请问(六)
                • 初声闻疑念(尔)
                • 二身子发问(尔)
                • 三佛止不说(尔)
                • 四身子再请(舍)
                • 五世尊再止(佛)
                • 六身子三请(尔)
              • 三正说妙法(四)
                • 初佛许说(尔)
                • 二上慢退席(说)
                • 三众净诫听(尔)
                • 四正为开示(二)
                  • 初全提(舍)
                  • 二欵启(十四)
                    • 初令笃信(舍)
                    • 二明权显实(二)
                      • 初标(舍)
                      • 二释(所)
                    • 三示出世本怀(所)
                    • 四示无他道(佛)
                    • 五十方道同(舍)
                    • 六三世道同(舍)
                    • 七自行道同(舍)
                    • 八结显一乘(舍)
                    • 九原始要终(舍)
                    • 十斥名会实(舍)
                    • 十一拣邪劝信(又)
                    • 十二示作远因(除)
                    • 十三结劝(舍)
                    • 十四以偈重宣(三)
                      • 初颂退席(尔)
                      • 二颂诫听(此)
                      • 三颂正说(二)
                        • 初颂全提(诸)
                        • 二颂欵启(十四)
                          • 初颂明权(无)
                          • 二颂显实(有)
                          • 三颂出世本怀(诸)
                          • 四叙实通妨(佛)
                          • 五叙权通妨(若)
                          • 六会权归实(我)
                          • 七颂三世道同(三)
                            • 初颂过去道同(二)
                              • 初诸佛等同(过)
                              • 二菩萨等同(三)
                                • 初颂菩萨行(若)
                                • 二颂声闻行(诸)
                                • 三颂人天行(四)
                                  • 初造塔善行(诸)
                                  • 二造像善行(若)
                                  • 三供佛善行(若)
                                  • 四散乱善行(若)
                            • 二颂未来道同(未)
                            • 三颂现在道同(天)
                          • 八颂自行道同(今)
                          • 九颂原始开权(舍)
                          • 十颂要终显实(舍)
                          • 十一广赞一乘(诸)
                          • 十二慰喻劝信(汝)
                          • 十三流通说法(汝)
                          • 十四总结说法(舍)
          • 二喻说一周被中根○
          • 三因缘一周被下根○
        • 二授广记圆该前记○
        • 三会诸佛圆证前法○
      • 二显妙劝持○

第二卷

  • ○二喻说一周被中根(二)
    • 初标叙科义(譬)
    • 二依科解文(二)
      • 初法说诸余(四)
        • 初身子领悟(四)
          • 初悟喜(尔)
          • 二悔责(世)
          • 三自庆(世)
          • 四重颂(四)
            • 初颂悟喜(尔)
            • 二颂悔责(我)
            • 三颂自庆(今)
            • 四别自释疑(二)
              • 初征疑自释(初)
              • 二引证释疑(佛)
        • 二如来述成(尔)
        • 三上根得记(二)
          • 初与记(舍)
          • 二重颂(尔)
        • 四天人赞喜(四)
          • 初踊喜(尔)
          • 二供佛(各)
          • 三称赞(而)
          • 四重颂(三)
            • 初颂称赞(尔)
            • 二颂喜意(我)
            • 三结赞回向(佛)
      • 二喻说正文(四)
        • 初正说喻文(四)
          • 初发起喻说(四)
            • 初身子自庆(尔)
            • 二为机起疑(是)
            • 三请佛决疑(善)
            • 四佛与开喻(尔)
          • 二正引火宅(十)
            • 初宅主财力(舍)
            • 二家广人众(其)
            • 三宅币火逼(堂)
            • 四长者悲救(长)
            • 五诸子痴迷(父)
            • 六长者方便(尔)
            • 七诸子出宅(尔)
            • 八长者赐车(舍)
            • 九核审诞信(舍)
            • 十结答不妄(世)
          • 三以法合显(十)
            • 初合宅主财力(舍)
            • 二合家广人众(而)
            • 三合宅弊火逼(见)
            • 四合长者悲救(舍)
            • 五合诸子痴迷(所)
            • 六合长者方便(舍)
            • 七合诸子出宅(三)
              • 初合声闻乘(舍)
              • 二合缘觉乘(若)
              • 三合菩萨乘(若)
            • 八合长者赐车(二)
              • 初牒(合)
              • 二合(如)
            • 九合核审诞信(舍)
            • 十合结答不妄(如)
          • 四重以偈颂(五)
            • 初颂引喻(十)
              • 初颂喻本(尔)
              • 二颂宅币人众(其)
              • 三颂怖畏相(四)
                • 初喻三毒相(鸱)
                • 二喻四倒相(屎)
                • 三喻六识相(由)
                • 四结成诸相(其)
              • 四颂怖回难(五)
                • 初颂罔昧难(处)
                • 二无明三毒难(由)
                • 三颂无常难(鸠)
                • 四颂三恶难(复)
                • 五结成难相(夜)
              • 五颂火逼轮转(五)
                • 初火宅坏灭(是)
                • 二业识不亡(恶)
                • 三生死相续(悮)
                • 四轮回根本(又)
                • 五总结前譬(其)
              • 六颂长者悲救(是)
              • 七颂诸子痴迷(诸)
              • 八颂长者方便(是)
              • 九颂诸子出宅(诸)
              • 十颂长者赐车(长)
            • 二颂法合(十)
              • 初颂合譬本(告)
              • 二合宅币人众(一)
              • 三合怖畏相(众)
              • 四合怖畏难(常)
              • 五合火逼轮转(如)
              • 六合长者悲救(如)
              • 七合诸子痴迷(虽)
              • 八合长者方便(以)
              • 九合诸子出宅(是)
              • 十合长者赐车(汝)
            • 三颂牒明(三)
              • 初牒喻警众(告)
              • 二牒明权实(我)
              • 三牒明四谛(若)
            • 四颂结告(我)
            • 五择择宣传(三)
              • 初大机(在)
              • 二信机(若)
              • 三非机(三)
                • 初非权人(又)
                • 二非机业(若)
                • 三非机报(二)
                  • 初总标(汝)
                  • 二别释(四)
                    • 初地狱报(其)
                    • 二畜生报(从)
                    • 三人间报(若)
                    • 四通结(三)
                      • 初非机(告)
                      • 二正机(若)
                      • 三结正机(告)
        • 二中根领悟○
        • 三如来述成○
        • 四中根得记○
  • ○二中根领悟(二)
    • 初分叙科义(信)
    • 二依文释义(五)
      • 初闻法喜踊(尔)
      • 二叙信解情(二)
        • 初叙昔失(即)
        • 二庆今得(我)
      • 三说喻自庆(二)
        • 初喻昔失(四)
          • 初喻迷沦(世)
          • 二喻乐小(世)
          • 三喻怯顿(遥)
          • 四喻滞权(尔)
        • 二喻今得(复)
      • 四通合前喻(二)
        • 初合昔失(三)
          • 初合喻本(世)
          • 二合迷沦乐小(世)
          • 三合怯顿滞权(今)
        • 二合今得(令)
      • 五重颂前义(五)
        • 初颂闻法喜踊(尔)
        • 二颂叙信解情(佛)
        • 三颂说喻(二)
          • 初颂喻昔失(四)
            • 初颂喻迷沦(譬)
            • 二颂喻乐小(尔)
            • 三颂喻怯顿(尔)
            • 四颂喻滞权(长)
          • 二颂前今得(父)
        • 四颂通合(二)
          • 初颂合昔失(二)
            • 初颂合乐小(佛)
            • 二颂合滞权(佛)
          • 二颂合今得(我)
        • 五念报佛恩(三)
          • 初念报不能(世)
          • 二感慈悲恩(诸)
          • 三感方便恩(诸)

第三卷

  • ○三如来述成(二)
    • 初科分叙义(此)
    • 二依文正释(六)
      • 初述成前义(尔)
      • 二示所未及(二)
        • 初标不尽(如)
        • 二释所以(二)
          • 初示一音密阐(迦)
          • 二示真知冥化(如)
      • 三喻明所示(四)
        • 初立譬之本(迦)
        • 二喻一音密阐(密)
        • 三喻真知冥化(卉)
        • 四喻作成不同(虽)
      • 四以法合喻(四)
        • 初合譬之本(迦)
        • 二合一音密阐(于)
        • 三合真知冥化(如)
        • 四合作成不同(是)
      • 五结叹迦叶(如)
      • 六以偈重伸(七)
        • 初颂述成前义(尔)
        • 二颂示所未及(如)
        • 三颂喻明(四)
          • 初颂譬之本(迦)
          • 二颂喻密阐(慧)
          • 三颂喻冥化(山)
          • 四颂喻不同(其)
        • 四颂法合(四)
          • 初颂合喻本(佛)
          • 二颂合密阐(既)
          • 三颂合冥化(我)
          • 四颂合不同(一)
        • 五明随机增进(我)
        • 六明诸佛道同(迦)
        • 七结前开后(今)
  • ○四中根得记(二)
    • 初略叙科义(大)
    • 二正依释文(三)
      • 初迦叶得记(尔)
      • 二三圣请记(尔)
      • 三三圣得记(三)
        • 初善吉得记(尔)
        • 二旃延得记(尔)
        • 三目连得记(尔)
  • ○三因缘一周被下根(二)
    • 初略叙科义(化)
    • 二依科释文(二)
      • 初正说因缘(六)
        • 初标本始(佛)
        • 二叙昔因(十二)
          • 初大通成道(佛)
          • 二王子随佛(其)
          • 三王子赞佛(三)
            • 初赞满愿成道(大)
            • 二赞定慧功圆(世)
            • 三庆值遇(今)
          • 四请转法轮(尔)
          • 五瑞动诸天(沸)
          • 六诸天请法(五)
            • 初东方五百梵王(四)
              • 初佛光感动(尔)
              • 二寻光诣佛(尔)
              • 三礼佛献供(即)
              • 四请转法轮(尔)
            • 二东南方五百梵王(四)
              • 初佛光感动(又)
              • 二寻光诣佛(尔)
              • 三礼佛献供(时)
              • 四请转法轮(尔)
            • 三南方五百梵王(四)
              • 初佛光感动(又)
              • 二寻光诣佛(尔)
              • 三礼佛献供(时)
              • 四请转法轮(尔)
            • 四例余方梵天(西)
            • 五且约上方五百(四)
              • 初佛光感动(尔)
              • 二寻光诣佛(尔)
              • 三礼佛献供(时)
              • 四请转法轮(尔)
          • 七受请开渐(尔)
          • 八因小请大(此)
          • 九受请说顿(尔)
          • 十闻根不等(说)
          • 十一沙弥演妙(是)
          • 十二大通印证(大)
        • 三示今缘(五)
          • 初征昔会今(佛)
          • 二历陈名迹(诸)
          • 三成就所化(诸)
          • 四广无遗余(我)
          • 五结会终实(诸)
        • 四喻明权实(六)
          • 初立譬之本(比)
          • 二正引喻(譬)
          • 三善知方宜(有)
          • 四众心懈退(所)
          • 五说化权济(导)
          • 六废权立实(尔)
        • 五合显权实(五)
          • 初合引喻(诸)
          • 二合知方宜(知)
          • 三合众懈退(若)
          • 四合权济(佛)
          • 五合废权立实(若)
        • 六以偈重宣(五)
          • 初颂昔因(八)
            • 初颂大通成道(尔)
            • 二颂王子随佛(彼)
            • 三颂王子赞佛(头)
            • 四颂诸天请法(束)
            • 五颂受请开渐(无)
            • 六颂因小请大(时)
            • 七颂受请说顿(佛)
            • 八颂沙弥演妙(彼)
          • 二颂今缘(四)
            • 初颂征昔会今(彼)
            • 二颂历陈名迹(是)
            • 三颂成就所化(尔)
            • 四颂结会终实(以)
          • 三颂喻权实(五)
            • 初颂譬之本(譬)
            • 二颂善知方宜(时)
            • 三颂众心懈退(众)
            • 四颂设化权济(导)
            • 五颂废权立实(诸)
          • 四颂合显权实(四)
            • 初颂合譬本(我)
            • 二颂合知方(见)
            • 三颂合权济(故)
            • 四颂合废权立实(既)
          • 五颂总结(诸)
      • 二领悟得记○

第四卷

  • ○二下根领悟得记(二)
    • 初无学领悟得记(二)
      • 初略叙标科(三)
      • 二依文正解(五)
        • 初满慈领悟(尔)
        • 二如来述成(尔)
        • 三满慈得记(二)
          • 初正记(过)
          • 二重颂(三)
            • 初颂述成(二)
              • 初述权应(尔)
              • 二述护法(今)
            • 二颂正记(其)
            • 三颂结前(富)
        • 四千二百得记(四)
          • 初请记(尔)
          • 二通许(佛)
          • 三别授(二)
            • 初记陈如(于)
            • 二记五百(其)
          • 四重颂(三)
            • 初颂记陈如(尔)
            • 二颂记五百(法)
            • 三颂通记余众(迦)
        • 五五百自庆(四)
          • 初陈情(尔)
          • 二设喻(二)
            • 初喻昔因(世)
            • 二喻今缘(于)
          • 三合显(二)
            • 初合昔因(佛)
            • 二合今缘(今)
          • 四重颂(四)
            • 初颂陈情(我)
            • 二颂设喻(二)
              • 初颂喻昔因(譬)
              • 二颂喻今缘(与)
            • 三颂合显(二)
              • 初颂合昔因(我)
              • 二颂合今缘(今)
            • 四颂总庆(我)
    • 二有学众得记(二)
      • 初略叙科名(此)
      • 二依科释文(二)
        • 初请佛授记(二)
          • 初二师请记(尔)
          • 二学众请记(尔)
        • 二大众获记(七)
          • 初阿难得记(尔)
          • 二初心决疑(尔)
          • 三佛为决疑(尔)
          • 四诃难获益(阿)
          • 五罗云得记(尔)
          • 六二千得记(尔)
          • 七学众赞谢(尔)
  • ○二授广记圆该前记(二)
    • 初分科略叙(能)
    • 二依科释文(二)
      • 初广记推尊(五)
        • 初授广记(二)
          • 初现前广记(尔)
          • 二后世广记(佛)
        • 二推尊其人(若)
        • 三诫勿轻毁(药)
        • 四勉人信向(药)
        • 五重偈颂(二)
          • 初颂教师承人法(尔)
          • 二颂推尊其人(若)
          • 三颂诫勿轻毁(若)
          • 四颂勉信向(于)
          • 五结告显胜(药)
      • 二显胜劝持(十一)
        • 初深妙难解(尔)
        • 二非机勿授(药)
        • 三能持为胜(药)
        • 四在处应敬(药)
        • 五为道要津(药)
        • 六设譬津要(药)
        • 七合显所譬(菩)
        • 八辨明非机(药)
        • 九具体乃说(药)
        • 十佛化护助(药)
        • 十一以偈重宣(六)
          • 初颂显胜劝持(尔)
          • 二颂譬津要(如)
          • 三颂合显(药)
          • 四颂具体乃说(若)
          • 五颂佛化护助(我)
          • 六颂结劝师承(若)
  • ○三会诸佛圆证前法(二)
    • 初标科叙义(自)
    • 二依科释文(廿三)
      • 初宝塔踊现(尔)
      • 二诸天供塔(三)
      • 三印赞释迦(尔)
      • 四四众喜怪(尔)
      • 五乐说问缘(尔)
      • 六释迦明告(尔)
      • 七愿见多宝(是)
      • 八当集分身(佛)
      • 九愿见分身(大)
      • 十释迦光召(尔)
      • 十一因召将至(尔)
      • 十二初变净土(时)
      • 十三东方来集(是)
      • 十四再变净土(时)
      • 十五复变净土(释)
      • 十六分身毕集(尔)
      • 十七问讯咨请(是)
      • 十八开塔见佛(尔)
      • 十九众喜修华(尔)
      • 二十多宝分座(尔)
      • 廿一众获亲近(尔)
      • 廿二释迦宣传(以)
      • 廿三以偈重颂(八)
        • 初颂多宝作证(尔)
        • 二颂多宝本愿(彼)
        • 三颂分身来意(又)
        • 四颂三变净土(为)
        • 五颂分身毕集(诸)
        • 六颂释迦宣传(告)
        • 七颂显难劝持(二)
          • 初令众谛思(诸)
          • 二引喻显难(六)
            • 初说难(若)
            • 二书难(假)
            • 三读难(若)
            • 四持难(假)
            • 五听难(若)
            • 六奉难(若)
        • 八颂结劝持(我)
  • ○二显妙劝持(二)
    • 初分科略叙(显)
    • 二依科释文(七)
      • 初显法妙利(二)
        • 初释尊获因(二)
          • 初略叙科名(提)
          • 二正解文义(七)
            • 初叙昔求法(尔)
            • 二仙人应求(时)
            • 三屈尊道(王)
            • 四以偈重宣(尔)
            • 五结成因行(佛)
            • 六转记提婆(告)
            • 七闻品获益(佛)
        • 二龙女获果(二)
          • 初略叙科名(前)
          • 二正解文义(十七)
            • 初智积发起(于)
            • 二释迦开端(释)
            • 三文殊来仪(尔)
            • 四智积问化(智)
            • 五海众涌出(所)
            • 六文殊指答(文)
            • 七智积偈赞(大)
            • 八文殊再告(文)
            • 九智积重问(智)
            • 十文殊显示(文)
            • 十一束教疑难(智)
            • 十二龙女赞显(言)
            • 十三小乘对辨(时)
            • 十四龙女变现(尔)
            • 十五四众具瞻(尔)
            • 十六彼此蒙益(无)
            • 十七结显劝信(智)
      • 二圣众愿持(二)
        • 初分科略叙(因)
        • 二依科解文(三)
          • 初誓此方持(尔)
          • 二誓他方持(二)
            • 初声闻僧众(尔)
            • 二声闻尼众(尔)
          • 三十方誓持(三)
            • 初顾盻付记(尔)
            • 二利智默从(是)
            • 三同声说偈(四)
              • 初勇敢发愿(唯)
              • 二广陈忍力(四)
                • 初誓忍无智(有)
                • 二誓忍邪慢(恶)
                • 三誓忍怖恶(浊)
                • 四誓忍摈逐(世)
              • 三触处流布(诸)
              • 四结誓尽诚(我)
      • 三持经妙行○
      • 四显迹劝持○
      • 五显本劝持○
      • 六闻法获益○
      • 七广显持功○

第五卷

  • ○三持经妙行(二)
    • 初标叙科义(万)
    • 二依科释文(二)
      • 初文殊赞请(二)
        • 初赞前(尔)
        • 二请后(世)
      • 二佛示四法(二)
        • 初总标行法(佛)
        • 二别开科释(四)
          • 初正身行(三)
            • 初总标二处(二)
            • 二别释二处(二)
              • 初释行处(二)
                • 初事行(文)
                • 二理行(又)
              • 二释近处(二)
                • 初征(云)
                • 二释(二)
                  • 初事行之体(二)
                    • 初戒(八)
                      • 初戒近权势(菩)
                      • 二戒近外道(不)
                      • 三戒近凶戏(亦)
                      • 四戒近恶律(又)
                      • 五戒近小乘(又)
                      • 六戒近妇女(文)
                      • 七戒近不男(亦)
                      • 八洁正身心(不)
                    • 二定(常)
                  • 二理行之体(二)
                    • 初正观(复)
                    • 二喻明(如)
            • 三以偈重宣(四)
              • 初通颂二处事行(尔)
              • 二别颂二行理行(二)
                • 初颂行处(又)
                • 二颂近处(二)
                  • 初颂正观(一)
                  • 二颂喻明(观)
              • 三结颂二处(若)
              • 四结颂正身行(文)
          • 二正语行(二)
            • 初正说长行(又)
            • 二重以偈说(二)
              • 初颂语行相(尔)
              • 二颂结显益(智)
          • 三正意行(四)
            • 初息业(又)
            • 二起行(当)
            • 三显益(文)
            • 四重颂(三)
              • 初颂息业(尔)
              • 二颂起行(是)
              • 三颂显益(弟)
          • 四大悲行(六)
            • 初起行(又)
            • 二愍济(应)
            • 三离过(文)
            • 四获益(常)
            • 五叹法(四)
              • 初叹难遇(文)
              • 二喻难得(二)
                • 初喻(文)
                • 二合(文)
              • 三喻今得(二)
                • 初牒喻(文)
                • 二牒合(如)
              • 四显最胜(二)
                • 初再牒(文)
                • 二结牒(文)
            • 六重颂(六)
              • 初颂行本(尔)
              • 二颂起悲(后)
              • 三颂愍济(斯)
              • 四颂叹法(三)
                • 初颂喻难得(譬)
                • 二颂法合(如)
                • 三颂最胜(此)
              • 五颂结答(我)
              • 六由行得果(三)
                • 初转障乐果(读)
                • 二先见妙果(二)
                  • 初标(若)
                  • 二释(四)
                    • 初见佛说法(见)
                    • 二蒙佛授记(佛)
                    • 三修证实相(又)
                    • 四圆成佛道(又)
                • 三结显前文(若)
  • ○四显迹劝持(二)
    • 初略叙科名(此)
    • 二依科解文(三)
      • 初叙发起(二)
        • 初他方请持(尔)
        • 二如来不许(尔)
      • 二正显迹(六)
        • 初来仪显妙(二)
          • 初来仪(佛)
          • 二显妙(三)
            • 初一多互陈(一)
            • 二延促互现(是)
            • 三通碍互用(尔)
        • 二众首问讯(是)
        • 三释尊叙告(尔)
        • 四闻风随喜(尔)
        • 五时众疑问(二)
          • 初此众疑问(三)
            • 初示疑(尔)
            • 二请问(二)
              • 初总问(时)
              • 二详问(二)
                • 初问何来(巨)
                • 二问何集(我)
            • 三请决(今)
          • 二他众疑问(尔)
        • 六释尊显答(三)
          • 初开许(尔)
          • 二正答(尔)
          • 三颂答(尔)
      • 三执迹生疑(五)
        • 初叙疑(尔)
        • 二设喻(譬)
        • 三合显(佛)
        • 四请决(我)
        • 五偈讽(四)
          • 初颂叙疑(尔)
          • 二颂设喻(譬)
          • 三颂合显(是)
          • 四颂请决(我)
  • ○五显本劝持(二)
    • 初略释科名(前)
    • 二依文正释(三)
      • 初叙发起(二)
        • 初告众发信(尔)
        • 二深信勤请(是)
      • 二正显本(三)
        • 初正说寿量(三)
          • 初正说(尔)
          • 二喻明(譬)
          • 三显常(自)
        • 二释疑显本(三)
          • 初征古释疑(二)
            • 初征授记入灭(诸)
            • 二征随应示迹(诸)
          • 二征今释疑(二)
            • 初征本迹(诸)
            • 二征教说(诸)
          • 三结显(如)
        • 三明权显本(四)
          • 初唱灭善权(诸)
          • 二深慈警策(此)
          • 三喻明权意(八)
            • 初立喻之本(譬)
            • 二喻背觉合尘(以)
            • 三喻佛慈垂化(是)
            • 四喻化有易难(其)
            • 五喻权巧示灭(父)
            • 六喻感悟从化(是)
            • 七喻障尽见佛(其)
            • 八颂核审诞信(诸)
          • 四以法合显(佛)
      • 三以偈宣(二)
        • 初颂正说显本(二)
          • 初颂寿量无量(尔)
          • 二颂真化常住(常)
        • 二颂明权显本(五)
          • 初颂唱灭善权(为)
          • 二颂隐显常化(五)
            • 初颂隐显之意(我)
            • 二颂所依净土(神)
            • 三颂即境而成(众)
            • 四随缘感变(我)
            • 五结上劝信(我)
          • 三颂喻明(如)
          • 四颂合显(我)
          • 五总结前义(每)
  • ○六闻法获益(二)
    • 初略叙科名(时)
    • 二依科随释(五)
      • 初经家标叙(尔)
      • 二如来分别(三)
        • 初入道功德(于)
        • 二得果功德(复)
        • 三发心功德(复)
      • 三妙瑞助显(佛)
      • 四弥勒偈赞(四)
        • 初叙赞法利(尔)
        • 二颂别功德(三)
          • 初颂入道功德(或)
          • 二颂得果功德(复)
          • 三颂发心功德(复)
        • 三颂妙瑞助显(世)
        • 四颂结赞所显(如)
      • 五校量后益(五)
        • 初生信益(二)
          • 初宣扬信福(尔)
          • 二重颂信福(五)
            • 初标颂五度(若)
            • 二别颂五度(六)
              • 初施(于)
              • 二戒(若)
              • 三忍(若)
              • 四进(若)
              • 五禅(又)
              • 六结(是)
            • 三颂校信福(有)
            • 四上士必信(其)
            • 五通结不疑(若)
        • 二解趣益(又)
        • 三广持益(何)
        • 四深信解相(阿)
        • 五广显妙功(五)
          • 初如亲戴佛(又)
          • 二为供佛僧(阿)
          • 三牒前结胜(是)
          • 四理行相济(四)
            • 初兼行诸度(况)
            • 二复能供养(若)
            • 三备具众善(又)
            • 四结显前相(阿)
          • 五以偈重宣(四)
            • 初总颂胜福(若)
            • 二颂供佛僧(是)
            • 三颂理行相济(三)
              • 初引持经之福(若)
              • 二颂兼行诸度(况)
              • 三颂备具众善(恭)
            • 四颂结显之文(若)

第六卷

  • ○七广显持功(二)
    • 初略标科叙(前)
    • 二依文正释(三)
      • 初暂持功德(三)
        • 初弥勒请问(尔)
        • 二释尊垂答(三)
          • 初明随喜福(四)
            • 初自闻喜说(尔)
            • 二展转闻教(是)
            • 三校最后福(五)
              • 初且标叙(阿)
              • 二举财施(若)
              • 三举法施(是)
              • 四征明(于)
              • 五正校(佛)
            • 四校最初福(阿)
          • 二明随喜报(三)
            • 初专闻报(又)
            • 二分座报(若)
            • 三转教报(三)
              • 初生处报(阿)
              • 二六根报(利)
              • 三生善报(世)
          • 三以劣显胜(阿)
        • 三以偈重宣(三)
          • 初颂随喜福(四)
            • 初颂自闻随喜(尔)
            • 二颂展转闻教(如)
            • 三颂最初福(四)
              • 初颂标叙(最)
              • 二颂财施(如)
              • 三颂法施(见)
              • 四颂正校(最)
            • 四颂最初福(如)
          • 二颂随喜报(三)
            • 初颂转教报(若)
            • 二颂专闻报(若)
            • 三颂分座报(若)
          • 三颂以劣显胜(何)
      • 二圆持功德○
      • 三精持功德○
  • ○二圆持功德(二)
    • 初叙意分科(前)
    • 二依科释文(二)
      • 初总标(尔)
      • 二别释(六)
        • 初眼根(二)
          • 初标叙(是)
          • 二重宣(五)
            • 初敕听(尔)
            • 二颂德(是)
            • 三颂功(父)
            • 四结显(虽)
        • 二耳根(四)
          • 初标德(复)
          • 二叙功(二)
            • 初总举(以)
            • 二别明(七)
              • 初杂类(象)
              • 二六对(男)
              • 三八部(天)
              • 四三灾(火)
              • 五三恶(地)
              • 六二众(比)
              • 七四圣(声)
          • 三结胜(以)
          • 四重颂(三)
            • 初颂德(父)
            • 二叙功(以)
            • 三结胜(三)
        • 三鼻根(三)
          • 初标德(复)
          • 二叙功(三)
            • 初总举(以)
            • 二别明(三)
              • 初人间香(二)
                • 初妙(须)
                • 二麤(又)
              • 二天上香(二)
                • 初外香(持)
                • 二身香(又)
              • 三四圣香(及)
            • 三结胜(虽)
          • 三重颂(四)
            • 初总颂(尔)
            • 二别明(二)
              • 初人间香(须)
              • 二天上香(诸)
            • 三广明(三)
              • 初广人间香(诸)
              • 二广天上香(天)
              • 三广四圣香(诸)
            • 四结颂(虽)
        • 四舌根(三)
          • 初总标(复)
          • 二别明(二)
            • 初辨味(若)
            • 二说法(二)
              • 初能说(若)
              • 二感致(四)
                • 初诸天(又)
                • 二八部(及)
                • 三五众(及)
                • 四四圣(又)
          • 三重颂(二)
            • 初颂辨味(尔)
            • 二颂说法(二)
              • 初颂能说(以)
              • 二颂感致(诸)
        • 五身根(三)
          • 初总标(复)
          • 二别明(二)
            • 初莹净(得)
            • 二应现(三)
              • 初生死报应(其)
              • 二三界形色(及)
              • 三四圣体用(若)
          • 三重颂(三)
            • 初颂莹净(尔)
            • 二颂应现(四)
              • 初颂总相(又)
              • 二颂生死报应(三)
              • 三颂三界形色(诸)
              • 四颂四圣体用(诸)
            • 三颂结前(虽)
        • 六意根(四)
          • 初总标(复)
          • 二别明(三)
            • 初深达(以)
            • 二圆说(解)
            • 三知机(三)
          • 三结显(虽)
          • 四重颂(三)
            • 初颂总标(是)
            • 二颂别明(三)
              • 初颂深达(乃)
              • 二颂圆说(次)
              • 三颂知机(是)
            • 三颂结显(十)
  • ○三精持广利(二)
    • 初略叙标举(常)
    • 二依文正释(五)
      • 初牒前持毁(尔)
      • 二精持远因(六)
        • 初所师之佛(得)
        • 二发迹之时(最)
        • 三释名彰行(四)
          • 初平等行(得)
          • 二无相行(而)
          • 三无我行(四)
          • 四双结名行(以)
        • 四闻持(是)
        • 五利导(于)
        • 六积德(命)
      • 三显示今缘(二)
        • 初不轻(得)
        • 二众会(得)
      • 四结显劝持(得)
      • 五以偈重宣(三)
        • 初颂精持远因(尔)
        • 二颂显示今缘(彼)
        • 三颂结显劝持(我)
  • ○三流通分(二)
    • 初叙义分科(自)
    • 二依科别释(八)
      • 初发起流通(二)
        • 初叙义(正)
        • 二释文(四)
          • 初菩萨伸请(尔)
          • 二神力嘉赞(二)
            • 初神力显胜(六)
              • 初现舌放光(尔)
              • 二现声震动(一)
              • 三假彼通力(其)
              • 四诸天归依(即)
              • 五合异达碍(所)
              • 六结显经德(尔)
            • 二嘉赞秘妙(以)
          • 三正发流通(是)
          • 四以偈重宣(三)
            • 初颂神力显胜(尔)
            • 二颂嘉赞秘妙(能)
            • 三颂正发流通(能)
      • 二付授流通(二)
        • 初标叙(以)
        • 二释文(六)
          • 初世尊嘱累(尔)
          • 二示流通行(所)
          • 三结劝成行(汝)
          • 四时众禀命(时)
          • 五遣化留塔(尔)
          • 六众得法喜(说)
      • 三苦行流通(二)
        • 初标叙(药)
        • 二释文(十二)
          • 初宿王发问(尔)
          • 二佛示待因(三)
            • 初所师之佛(尔)
            • 二因经得道(是)
            • 三苦行遵奉(三)
              • 初神力供养(得)
              • 二然身供养(作)
              • 三后身供养(四)
                • 初生处(一)
                • 二再观(白)
                • 三供养涅槃(尔)
                • 四供养舍利(尔)
          • 三结指今缘(佛)
          • 四劝希法行(宿)
          • 五广令尊奉(若)
          • 六广显胜德(十)
            • 初深大(宿)
            • 二最上(又)
            • 三照明(又)
            • 四除暗(又)
            • 五最尊(又)
            • 六统摄(又)
            • 七作怗(又)
            • 八乘胜(又)
            • 九增进(一)
            • 十图显(如)
          • 七广显胜功(三)
            • 初总标(宿)
            • 二喻明(如)
            • 三合显(此)
          • 八广显胜益(五)
            • 初书持益(若)
            • 二供养益(若)
            • 三闻品益(宿)
            • 四勤修益(若)
            • 五随喜益(若)
          • 九结显流布(是)
          • 十令敬持人(宿)
          • 十一闻品成行(说)
          • 十二多宝结赞(多)
      • 四妙行流通○
      • 五圆行流通○
      • 六弘护流通○
      • 七转邪流通○
      • 八常行流通○

第七卷

  • ○四妙行流通(二)
    • 初标叙科名(妙)
    • 二释其文义(九)
      • 初释尊光召(尔)
      • 二妙音玄应(七)
        • 初经家叙德(尔)
        • 二妙音发迹(二)
          • 初白彼佛(释)
          • 二现此瑞(于)
        • 三文殊问端(尔)
        • 四释尊垂答(尔)
        • 五文殊愿见(文)
        • 六多宝为现(尔)
        • 七妙音来觐(于)
      • 三华德问因(尔)
      • 四释尊答示(五)
        • 初叙往因(佛)
        • 二颂今迹(华)
        • 三明德本(华)
        • 四明应化(二)
          • 初总举(华)
          • 二别明(二)
            • 初略叙(妙)
            • 二随释(二)
              • 初应六凡众(八)
                • 初应诸天众(或)
                • 二应王臣士庶(或)
                • 三应入道四众(或)
                • 四应主妇童女(或)
                • 五应八部类(或)
                • 六应三恶趣(诸)
                • 七应宫禁等(乃)
                • 八牒前广显(华)
              • 二应四圣众(若)
        • 五总结答(华)
      • 五请问三昧(尔)
      • 六佛答所问(佛)
      • 七大根同证(说)
      • 八妙音还归(尔)
      • 九闻品成行(说)
  • ○五圆行流通(二)
    • 初略叙科仪(单)
    • 二依科正解(十)
      • 初无尽发问(尔)
      • 二佛答名缘(二)
        • 初答总相(佛)
        • 二答别相(三)
          • 初脱外业(五)
            • 初脱三灾(若)
            • 二脱刑戮(若)
            • 三脱鬼害(若)
            • 四脱囚系(设)
            • 五脱怨贼(若)
          • 二脱内业(三)
            • 初婬(若)
            • 二恚(若)
            • 三痴(若)
          • 三示福应(若)
      • 三问现形说法(无)
      • 四佛答所现(二)
        • 初且略叙(即)
        • 二正科释(三)
          • 初现四圣(佛)
          • 二现六凡(三)
            • 二现天(应)
            • 二现人(三)
              • 初王臣士庶(应)
              • 二入道四众(应)
              • 三主妇童真(应)
            • 三现神(应)
          • 三结显现(无)
      • 五劝兴供养(是)
      • 六无尽兴供(无)
      • 七总结前文(无)
      • 八以偈重颂(二)
        • 初无尽重问(尔)
        • 二世尊偈答(二)
          • 初总叙(具)
          • 二别答(八)
            • 初颂脱外业(五)
              • 初颂三灾(假)
              • 二颂怨贼(或)
              • 三颂刑戮(或)
              • 四颂囚系(或)
              • 五颂鬼害(或)
            • 二颂脱内业(众)
            • 三颂现形说法(具)
            • 四结显观智(真)
            • 五重叹观智(无)
            • 六总叹说法(悲)
            • 七颂名劝念(妙)
            • 八颂德劝归(观)
      • 九时地赞显(尔)
      • 十闻品成行(佛)
  • ○六弘护流通(二)
    • 初且略叙科(前)
    • 二依文正释(七)
      • 初药王问福(尔)
      • 二药王说呪(尔)
      • 三勇施说呪(尔)
      • 四毗沙天说呪(尔)
      • 五持国天说呪(尔)
      • 六十神说呪(尔)
      • 七闻品成行(说)
  • ○七转邪流通(二)
    • 初且略叙科(妙)
    • 二依文正释(四)
      • 初叙本事(廿五)
        • 初化道之佛(尔)
        • 二父子之名(彼)
        • 三二子之德(是)
        • 四宿王说经(尔)
        • 五二子劝母(时)
        • 六母遣化父(母)
        • 七二子设悔(净)
        • 八净德再勉(母)
        • 九二子现变(于)
        • 十父发净信(时)
        • 十一子喜报母(于)
        • 十二子请出家(我)
        • 十三母即听许(母)
        • 十四劝亲觐佛(于)
        • 十五叙合宫德(彼)
        • 十六合宫从化(二)
        • 十七佛为说法(尔)
        • 十八舍爱回心(尔)
        • 十九佛力示现(于)
        • 二十邪心顿绝(尔)
        • 廿一佛与授记(时)
        • 廿二舍国得道(其)
        • 廿三感善知识(即)
        • 廿四宿王印证(尔)
        • 廿五妙严赞谢(妙)
      • 二示今缘(佛)
      • 三赞二子德(是)
      • 四闻品成行(佛)
  • ○八常行流通(二)
    • 初略叙科名(穷)
    • 二依科略释(四)
      • 初普贤劝发(八)
        • 初来仪轨范(尔)
        • 二请问显法(白)
        • 三示普贤行(佛)
        • 四发行流通(尔)
        • 五说呪护持(世)
        • 六自述愿力(世)
        • 七劝正忆念(若)
        • 八总结流通(世)
      • 二世尊助扬(四)
        • 初嘉赞普贤(尔)
        • 二助扬正福(四)
          • 初冥证妙利(普)
          • 二自具妙乐(如)
          • 三当成妙果(普)
          • 四得清净生(普)
        • 三明赞毁业(若)
        • 四结劝崇尚(是)
      • 三闻品成行(说)
      • 四总结法会(佛)

妙法莲华经解科文(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