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胜眼。以是庄严故。其目甚清净。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并诸余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处。其中诸众生。一切皆悉见。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干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父母所生耳。清净无浊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象马车牛声。钟铃螺鼓鼓。琴瑟箜篌声。箫笛之音声。清净好歌声。听之而不着。无数种人声。闻悉能解了。又闻诸天声。微妙之歌音。及闻男女声。童子童女声。山川险谷中。迦陵频伽声。命命等诸鸟。悉闻其音声。地狱众苦痛。种种楚毒声。饿鬼饥渴逼。求索饮食声。诸阿修罗等。居在大海边。自共言语时。出于大音声。如是说法者。安住于此间。遥闻是众声。而不坏耳根。十方世界中。禽兽鸣相呼。其说法之人。于此悉闻之。其诸梵天上。光音及徧净。乃至有顶天。言语之音声。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一切比丘众。及诸比丘尼。若读诵经典。若为他人说。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复有诸菩萨。读诵于经法。若为他人说。撰集解其义。如是诸音声。悉皆得闻之。诸佛大圣尊。教化众生者。于诸大会中。演说微妙法。持此法华者。悉皆得闻之。三千大千界。内外诸音声。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天。皆闻其音声。而不坏耳根。其耳聪利故。悉能分别知。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瞻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罗䟦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丸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又复别知众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丛林香。若近若远。所有诸香。悉皆得闻。分别不错。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皮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栴檀沉水。种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闻知。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于诸园游戏时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能悉遥闻。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闻知。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栴檀。沉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及知众生香。男子女人香。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大势转轮王。小转轮及子。群臣诸宫人。闻香知所在。身所著珍宝。及地中宝藏。转轮王宝女。闻香知所在。诸人严身具。衣服及璎珞。种种所涂香。闻香知其身。诸天若行坐。游戏及神变。持是法华者。闻香悉能知。诸树华果实。及酥油香气。持经者住此。悉知其所在。诸山深险处。栴檀树华敷。众生在中者。闻香悉能知。铁围山大海。地中诸众生。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阿修罗男女。及其诸眷属。鬬诤游戏时。闻香皆能知。旷野险隘处。师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闻香知所在。若有怀妊任者。未辩其男女。无根及非人。闻香悉能知。以闻香力故。知其初怀妊。成就不成就。安乐产福子。以闻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痴恚惠心。亦知修善者。地中众伏藏。金银诸珍宝。铜器之所盛。闻香悉能知。种种诸璎珞。无能识其价。闻香知贵贱。出处及所在。天上诸华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质多树。闻香悉能知。天上诸宫殿。上中下差别。众宝华庄严。闻香悉能知。天园林胜殿。诸观妙法堂。在中而娱乐。闻香悉能知。诸天若听法。或受五欲时。来往行坐卧。闻香悉能知。天女所著衣。好华香庄严。周旋游戏时。闻香悉能知。如是展转上。乃至于梵世。入禅出禅者。闻香悉能知。光音徧净天。乃至于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诸比丘众等。于法常精进。若坐若经行。及读诵经典。或在林树下。专精而坐禅。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菩萨志坚固。坐禅若读诵。或为人说法。闻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众而说法。闻香悉能知。众生在佛前。闻经皆欢喜。如法而修行。闻香悉能知。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而是持经者。先得此鼻相。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澁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闻是深妙音声。有所演说言论。次第皆悉来听。及诸龙龙女。夜叉夜叉女。干闼婆干闼婆女。阿修罗阿修罗女。迦楼罗迦楼罗女。紧那罗紧那罗女。摩睺罗伽摩睺罗伽女。为听法故。皆来亲近。恭敬供养。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转轮王。大转轮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乘其宫殿。俱来听法。以是菩萨善说法故。婆罗门居士。国内人民。尽其形寿。随侍供养。又诸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常乐见之。是人所在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于深妙法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其有所食噉。悉皆成甘露。以深净妙声。于大众说法。以诸因缘喻。引导众生心。闻者皆欢喜。设诸上供养。诸天龙夜叉。及阿修罗等。皆以恭敬心。而共来听法。是说法之人。若欲以妙音。徧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大小转轮王。及千子眷属。合掌恭敬心。常来听受法。诸天龙夜叉。罗刹毗舍阇。亦以懽喜心。常乐来供养。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如是诸天众。常来至其所。诸佛及弟子。闻其说法音。常念而守护。或时为现身。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及其中众生。悉于中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所有及众生。悉于中现。若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说法。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持法华者。其身甚清净。如彼净琉璃。众生皆喜见。又如净明镜。悉见诸色像。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三千世界中。一切诸群萌。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如是诸色像。皆于身中现。诸天等宫殿。乃至于有顶。铁围及弥楼。摩诃弥楼山。诸大海水等。皆于身中现。诸佛及声闻。佛子菩萨等。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悉皆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意清净。明利无浊秽。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法。乃至闻一偈。通达无量义。次第如法说。月四月至岁。是世界内外。一切诸众生。若天龙及人。夜叉鬼神等。其在六趣中。所念若干种。持法华之报。一时皆悉知。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思惟无量义。说法亦无量。终始不忘错。以持法华故。悉知诸法相。随义识次第。达名字语言。如所知演说。此人有所说。皆是先佛法。以演此法故。于众无所畏。持法华经者。意根净若斯。虽未得无漏。先有如是相。是人持此经。安住希有地。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能以千万种。善巧之语言。分别而说法。持法华经故。
颂云。
前以受持读诵者校量。次以受持书写者校量。三以受持兼行六度者校量。四以五种俱作六度齐修者校量。此品将前一念随喜者校量功德也。言随喜者。谓如来灭后。有人偶至法会见人说法。一入耳根。毫无违逆。不生毁訾。随顺于心。能生欢喜。故名随喜。前八部见鹙子授记。生随喜心即得授记。地涌菩萨闻如来度生事。亦生随喜即得嘱累。此由如来在世能说之人。色心圆胜。故闻经而易生随喜。至乎如来灭度后五百岁。道法陵迟。鬪诤坚固。虽有说法之人。易生毁訾。随喜实难。此随喜功德。所以必欲校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