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
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释迦牟尼佛。白毫光明。徧照其国。
久已植众德本。供养亲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
即白净华宿王智佛言世尊。我当往诣娑婆世界。礼拜亲近供养。释迦牟尼佛。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宿王华菩萨。上行意菩萨。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
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佛身卑小。诸菩萨众。其形亦小。而汝身四万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万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轻彼国。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
妙音菩萨。白其佛言世尊。我今诣者婆世界。皆是如来之力。如来神通游戏。如来功德智慧庄严。
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身不动摇。而入三昧。以三昧力。于耆阇崛山。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众宝莲华。阎浮檀金为茎。白银为叶。金刚为须。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见是莲华。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缘。先现此瑞。有若干千万莲华。阎浮檀金为茎。白银为叶。金刚为须。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是妙音菩萨摩诃萨。欲从净华宿王智佛国。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而来至此娑婆世界。供养亲近礼拜于我。亦欲供养听法华经。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萨种何善根。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何三昧。愿为我等。说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见是菩萨色相大小。威仪进止。惟愿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萨来。令我得见。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此久灭度。多宝如来。当为汝等。而现其相。
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
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乐。不皷自鸣。
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正使和合。百千万月。其面貌端正。复过于此。身真金色。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威德炽盛。光明照曜。诸相具足。如那罗延坚固之身。入七宝台。上升虗空。去地七多罗树。诸菩萨众。恭敬围绕。而来诣此娑婆世界。耆阇崛山。
到已下七宝台。以价直百千璎珞。持至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奉上璎珞。
而白佛言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四大调和不。世事可忍不。
众生易度不。无多贪欲瞋恚。愚痴嫉妒悭慢不。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邪见不。善心不。摄五情不。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不。
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不。又问讯多宝如来。安隐少恼。堪忍久住不。
时多宝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为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听法华经。并见文殊师利等。故来至此。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萨。种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佛告华德菩萨。过去有佛。名云雷音王。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现一切世间。劫名喜见。妙音菩萨。于万二千岁。以十万种伎乐。供养云雷音王佛。并奉上八万四千七宝钵。以是因缘果报。今生净华宿王智佛国。有是神力。
华德。于汝意云何。尔时云雷音王佛所。妙音菩萨。伎乐供养。奉上宝器者。岂异人乎。今此妙音菩萨摩诃萨是。
华德。是妙音菩萨。已曾供养亲近。无量诸佛。久植德本。又值恒河沙。等百千万亿。那由他佛。
华德。汝但见妙音菩萨。其身在此。而是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
或现梵王身。或现帝释身。或现自在天身。或现大自在天身。或现天大将军身。或现毗沙门天王身。或现转轮圣王身。或现诸小王身。或现长者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宰官身。或现婆罗门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或现长者居士妇女身。或现宰官妇女身。或现婆罗门妇女身。或现童男童女身。或现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而说是经。诸有地狱饿鬼畜生。及众难处。皆能救济。乃至于王后宫。变为女身。而说是经。
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是妙音菩萨。如是种种变化现身。在此娑婆国土。为诸众生。说是经典。于神通娈化智慧。无所损减。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
若应以声闻形得度者。现声闻形。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现辟支佛形。而为说法。应以菩萨形得度者。现菩萨形。而为说法。应以佛形得度者。即现佛形。而为说法。如是种种随所应度。而为现形。
华德妙音菩萨摩诃萨。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萨。深种善根。世尊是菩萨。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变现。度脱众生。
佛告华德菩萨。善男子。其三昧。名现一切色身。妙音菩萨。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饶益。无量众生。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尔时妙音菩萨摩诃萨。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多宝佛塔已。还归本土。所经诸国。六种震动。雨宝莲华。作百千万亿。种种伎乐。既到本国。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至净华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塔。礼拜供养。又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及见药王菩萨。得勤精进力菩萨。勇施菩萨等。亦令是八万四千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若论此品之来源。总由世尊。上来因菩萨之受命弘经。乃即现乎十种神力。结于五种纲要。以为付嘱流通此经。以一手同时三摩无量菩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菩提之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一心流布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所谓学于苦行。学于神力。若苦行则已如上所明。今欲发明神力。故有此妙音神力弘经一品之文也。言妙音者。约其所见之理。所修之行。所通之教。皆可名为妙音。所见之理者。以其能达诸法实相。则法法俱真。相相皆实。即其所有音声。了达全体。便是法界。故就其所见之理。名之为妙音也。所修之行者。由其过去因中。以十万种伎乐。八万四千宝钵。奉供云雷音王如来。故感今日流通此经。则多诸眷属。以为围绕。有诸道器。以为侍从。故就其所修之行。亦得名为妙音也。所通之教者。由其能以神通之力。在于此界他方。现十界身。弘此妙经。令一切众生闻其所说。各得解知如来知见长远寿命。故约其所通之教。又得名为妙音也。菩萨者。自既能依理起行。而通于教。亦令一切众生依理起行通教。则是自利利他。故称菩萨也。
△品分文为六。初释迦光照。二妙音远来。三神力通经。四彼此得益。五还归本国。六闻品增道。初二。初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