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671-C 佛说四十二章经
初序分
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当转法轮度脱众生。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诏。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勅。
三教义者。分别分齐。开为二门。一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教类有五。
一小教。唯谈人空故。二始教。但明法空故。亦名分教。但说法相故。三终教。复说中道故。亦名实教。多谈法性故。四顿教。唯辨真性故。五圆教。直谈法界故。初一小乘。二三大乘。四五一乘。
若将此经显分齐者。正属小乘教。下云。世界非常。四大无我。为四真道。成四向果。亦可兼通余四教。发菩提心。随化度人。分教义也。无修无行。会者近尔。始教义也。觉即菩提。得道甚疾。终实义也。识自心源。不历诸位。顿教义也。经如食蜜边中皆甜。圆教义也。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法相亦五。
初唯一心为本源。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华严明一真法界心也。圆教齐此。
二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即顿教分齐也。始教中空义。亦是密说此门。以空宗人不知如来遣相处以为显真性。故非彼分。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即终教分齐也。分教中识义。亦是密说此门。以相宗人不知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故非彼分。三依后生灭门明二义。一者觉义。谓心体离念。等虗空界。二者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即破相宗。齐此觉义。以为返本还源之地。以彼宗未明真空相即真如心性。故说诸法无不是空。纵有一法胜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如梦。凡所有相皆是虗妄。离念相者即是法身。依此法身说名为觉。故空宗诠法。唯齐觉义。
四依后不觉义生三细。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即唯识宗齐此业相。以为诸法生起之本。以彼宗未明此三细等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故说真如无知无觉。凝然不变。不许随缘。但说八识生灭。纵转成四智。亦唯是有为。不得即理。故相宗诠法唯齐业识。
五依后现相生六麤。一智相。二相续相。法执也。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我执也。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小乘教明唯齐第三。但断我执。未证法空故。人天乘教唯齐第五。但知善恶业相。不识二执惑故。下云。识心达本。无上一真。即一心也。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即真如也。心中浊兴。心如功曹。即生灭也。言语道断非物所拘。会者近尔迷者远乎。即觉不觉义也。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即三细也。邪心不止断阴何益。智相续义。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取名字义。勿与色会会即祸生。业苦相义。即六麤也。是知此经。具诠本末矣。
△释此一经。大分为二。初叙义门二。先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