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处 耳鼻舌身意处。
色处 声香味触法处。
眼界 色界(乃)眼识界及眼触(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
耳界 声界(乃)耳识界及耳触(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
鼻界 香界(乃)鼻识界及鼻触(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
舌界 味界(乃)舌识界及舌触(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
身界 触界(乃)身识界及身触(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
意界 法界(乃)意识界及意触(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地界 水火风空识界。
无明 行(乃)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至)老死愁叹苦忧恼。
布施波罗蜜多 净戒(乃)安忍。精进。静虑(至)般若波罗蜜多。
内空 外空(乃)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至)无性自性空。
真如 法界(乃)法性。不虗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虗空界(至)不思议界。
苦圣谛 集。灭。道圣谛。
四静虑 四无量。四无色定。
八解脱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徧处。
四念住 四正断(乃)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至)八圣道支。
空解脱门 无相。无愿解脱门。
菩萨十地。
五眼 六神通。
佛十力 四无所畏(乃)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至)十八佛不共法。
无忘失法 恒住舍性。
一切智 道相智。一切相智。
一切陀罗尼门 一切三摩地门。
预流果 一来。不还。阿罗汉果。
独觉菩提。
一切菩萨摩诃萨行。
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初分赞清净品第三十五之一
『敷』
(尔时具寿舍利子) | 白佛言。世尊。如是清净 | (最为甚深)。 |
(时舍利子复) |
佛言。如是。毕竟净故。舍利子言。何法毕竟净故说是清净(最为甚深)。佛言。舍利子。(色)毕竟净故。说是清净(最为甚深)。
(最为甚深尔时起。极为明了至无生无显并从时舍利子起。上界呼舍利子。下界不呼色。至菩提内极为明了。般若起逆呼五度。至菩提终)。
- 极为明了
- 不转不续
- 本无杂染
- 本性光洁
- 无得无观
- 无生无显
『逾』
(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 | 如是清净不生 | (欲界)。 |
(舍利子言) |
佛言。如是。毕竟净故。舍利子言。云何如是清净不生(欲界)。佛言(欲界)自性不可得故。如是清净不生(欲界)。
(换色界无色界。各从小书。舍利子言起。方入正经了。入关上下界。各呼舍利子。言色起。至菩提终)。
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如是清净本性无知。佛言。如是。毕竟净故。舍利子言。云何如是清净本性无知。佛言。以一切法本性钝故。如是清净本性无知。(入)
舍利子言(色)(广)性无知即是清净。佛言。如是。毕竟净故。舍利子言。云何(色)(略)性无知即是清净。佛言。自性空故。(色)(略)性无知即是清净。
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智智无益无损。佛言。如是。毕竟净故。舍利子言。云何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智智无益无损。佛言。舍利子。法界常住故。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智智无益无损。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清净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所执受。佛言。如是。毕竟净故。舍利子言。云何清净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所执受。佛言。舍利子。法界不动故。清净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所执受。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入)
△初分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无方便善巧。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起般若波罗蜜多想。以有所得为方便故。弃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著名著相。是故于此弃舍远离。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著名著相。佛言。善现。彼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取名取相。取名相已。耽著般若波罗蜜多。不能证得实相般若。是故彼类。弃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无方便善巧。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取名取相。取名相已。恃此般若波罗蜜多而生憍慢。不能证得实相般若。由斯彼类弃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有方便善巧。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不取名相。不起耽著。不生憍慢。便能证得实相般若。当知此类。名不弃舍远离般若波罗蜜多。具寿善现。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为菩萨摩诃萨众。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开示分别著不著相。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云何为著及不著相。善现答言。舍利子。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无方便善巧。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循』
若于 | (色) | (广)谓空起空想著。 |
(受想行识) |
(五蕴上下界。不呼若字。换眼处。上界有若。余同正经)。
若于过去法。谓空起空想著。于未来现在法。谓空起空想著。复次舍利子。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无方便善巧。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环』
若于 | (色) | (广) | 谓 | (色) | (略) | 起 | (色) | (略) | 想著。 |
(受想行识) | (受想行识) | (受想行识) |
过去法 未来现在法。
(五蕴上下界。不呼若字。换眼处。至菩提了。入三世分上下界。上界有若。向下同。后入妙关)。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应云何行般若波罗蜜多。佛言。(入)
『妙』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
不行 | (色) | (广) | 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
(受想行识) |
不行 | (色) | (略) | 若 | 常 | 若 | 无常 | 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
乐 | 苦 | ||||||
(受想行识) | 我 | 无我 | |||||
净 | 不净 |
何以故。善现 | (色) | (略) | 性尚无所有。况有 | (色) | (略) | 若常若无常。 |
(受想行识) | (受想行识) | |||||
若乐若苦。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 |
(上界从善现起。下界不行入。至常等四法。逐界一法。至蜜多后入乐苦。内上界呼何以故善现。结至不净。下界不呼何以故善现。逐界依此)。
『严』
(复次) | 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 (入) | |
若不行 | (色) | (广) | 圆满及不圆满。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
(受想行识) | |||
何以故。善现。若 | (色) | (略) | 圆满及不圆满。 |
(受想行识) | |||
俱不名 | (色) | (略) | 亦不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
(受想行识) |
(色呼复次眼处等。上界呼善现一行。下界从若不行入。至菩提终。入正经一段)。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甚奇如来应正等觉。善为大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宣说种种著不著相。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善为大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宣说种种著不著相。令学般若波罗蜜多。离诸染著。速得究竟。(入)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三十七之二
『转』
(佛言善现) | (色) | (广)(略) | 清净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
(世尊云何) | (受想行识) |
(再读世尊云何)。
善现(色)(略)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故清净。(色)(略)清净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此三得上界佛言善现。下界受想入次世尊云何一行。五蕴准初三善现一行。上界至蜜多清净下界同。一广三略。色至菩提。入虗空一法。改佛言为复次。布施广。般若避本位)。
『光』
(复次) | 善现 | (色) | (广) | 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 (入) |
(佛言) | (受想行识) | ||||
世尊云何 | (色) | (略) | |||
(受想行识) |
善现(色)(略)不可取故无染污。(色)(略)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色一法呼复次眼处。下去并呼佛言。上界呼世尊云何。下界不呼。第三行。上界呼善现。下界不呼。色至虚空。同转字关法)。
『明』
(复次) | 善现 | (色) | (广) | 唯假说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 (入) |
(佛言) | (受想行识) | ||||
世尊云何 | (色) | (略) | |||
(受想行识) |
善现。如依虗空二事响现。(色)乃至(识)亦复如是。唯有假说。(色)乃至(识)唯假说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预流合略时。除上乘字)(此遇色呼复次。下去并佛言中行。上界呼世尊云何。至后善现一行。换眼处云眼处。乃至意处。向下但取逐界末一法。色至虗空终。例同)。
『轮』
(复次) | 善现 | (色) | (广) | 不可 | 说 | 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 (入) |
(佛言) | (受想行识) | ||||||
世尊云何 | (色) | (略) | 得 | ||||
(受想行识) |
善现 | (色) | (略) | 无可 | (说) | 事故不可 | (说) | 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
(受想行识) | (得) | (得) |
(此关二徧。色至虗空。先不可说。次不可得。俱至虚空。逐界呼。由此十字结。遇色呼复次善现。上界呼世尊云何。下界不呼。如换眼处。下去逐界并呼佛言)。
『重』
(复次) | 善现 | (色) | (广) | 不生不灭不染不净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 (入) |
(佛言) | (受想行识) | ||||
世尊云何 | (色) | (略) | |||
(受想行识) |
善现 | (色) | (略) | 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 |
(受想行识) |
(呼轮字关。由此至清净十字。逐界结。遇色呼复次。换眼处呼佛言。上界第二行。呼世尊云何。末行善现。却呼轮字关。由此十字。逐界结色。至菩萨十地终。一广二略。改品)。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二
『网』
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入)
若于 | (真如) | (广) | 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是为住习 | (真如) | (略) |
(法界等) | (法界等) |
何以故。憍尸迦。是菩萨摩诃萨。观(真如)乃至(不思议界)前后中际不可得故。
(上界呼憍尸迦。下界若于入。至观乃至时。逐界本法末句言一广一略。四谛四静虑。三解脱门。一切智四果。并广。八解脱有略。云乃至十遍处)。
『影』
(尔时舍利子) | 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 (最为甚深) | ||||
(难可测量) | ||||||
(时舍利子复) | ||||||
(最为无量) | ||||||
佛言。如是。舍利子 | (色) | (广) | 真如 | (甚深) | 故般若波罗蜜多 | (甚深) |
(难测量) | (难可测量) | |||||
(受想行识) | ||||||
(无量) | (无量) |
(此关三徧。初甚深呼尔时。次难测无量。二徧并呼时舍利子。至入色并。至菩提终。上界呼舍利子。三徧并有前入经。一行一向广。真如不避本位)。
『森』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佛言。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行 | (色) | (广) | (甚深) | 性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 |||
(难测量) | |||||||
(受想行识) | |||||||
(无量) | |||||||
何以故。舍利子 | (色) | (略) | (甚深) | 性则非 | (色) | (略) | |
(难测量) | |||||||
(受想行识) | (受想行识) | (故) | |||||
(无量) |
(此关三徧。上界呼舍利子。下界不行。入下界了。呼何以故一行。内下界无何以故舍利子六字。换眼处至菩提。一广二略。再从复次起。换难测量。色至菩提。一依甚深。后换无量色至菩提。遇色呼复次。下界 有故字。后入正经)。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既最甚深难测无量。难可信解。不应在彼新学大乘菩萨前说。忽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惊惶。恐怖疑惑。不能信解。但应在彼不退转位菩萨前说。彼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心不惊惶。不恐不怖。亦无疑惑。闻已信解。受持读诵。如理思惟。为他演说。时天帝释。问舍利子言。大德。若在新学大乘菩萨前。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有何过失。舍利子言。憍尸迦。若在新学大乘菩萨前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彼闻惊惶。恐怖疑惑。不能信解。或生毁谤。由斯造作增长。能感堕恶趣业。没三恶趣。久处生死。难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不应在彼新学大乘菩萨前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天帝释。复问具寿舍利子言。大德。颇有未受记菩萨摩诃萨。问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惊不恐不怖者不。舍利子言有。憍尸迦。是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受大菩提记。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不惊不恐不怖。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已受无上大菩提记。设未受者。不过一佛或二佛所。定当得受大菩提记。尔时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久学大乘。久发大愿。久修六种波罗蜜多。久供养诸佛。久事诸善友。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不惊不恐不怖。闻已信解。受持读诵。如理思惟。为他演说。或如所说随力修行。(入)
『行』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甚深。谁能信解。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已久修六波罗蜜多。已久种善根。已供养多佛。已事多善友。是菩萨摩诃萨。能信解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齐何应知。是菩萨摩诃萨。已久修六波罗蜜多。已久种善根。已供养多佛。已事多善友。佛言。(入)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思惟分别 | (色) | (一广二略) | (单) |
(相) | |||
(受想行识) | |||
(性) |
何以故。(色)乃至(识)不可思议故。善现。齐此应知。是菩萨摩诃萨。已久修六波罗蜜多。已久种善根。已供养多佛。已事多善友。
(上界呼善现。下从不思惟入单相性了。结何以故。逐界本法。末句地界有略。从内空去。若有略处结。内有乃至二字。若不略。便连念上下界内无明。后入二界。分上下欲界色无色界)。
『树』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佛言如是。(入)
善现 | (色) | (广) | 甚深故。般若波罗蜜多甚深。 |
(受想行识) |
是故般若波罗蜜多。名极甚深。
(下界不呼善现。色至菩提。般若避本位)。
『音』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宝聚。佛言。如是。能与有情功德宝故。(入)
(预流除上果字)。
善现。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大珍宝聚。能与有情 | (十善业道。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五神通) | (广) | 宝 |
(布施净戒等) |
(逐界并从善现起。下界了呼宝字。自十善业道。并布施净戒等。入内空真如。改四谛作诸圣谛宝。便入八解脱。去内三解脱门。云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至菩提云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转法轮宝入。是故一行。结经并广)。
是故般若波罗蜜多名大宝聚。
△初分佛母品第四十一之三
『交』
佛言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入)
由不缘(色)(广)而生于识。是为不见(色)(略)。故名字(色)(略)相。善现。由如是义。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示诸佛世间实相。名诸佛母。
(上界由字起。下界不缘入。下准上。一广二略。至菩提呼前善现结)。
(前一行结。向下至错破字关。同用此结。请细详入)。
『错』
复次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为诸佛显世间空。故名佛母。能示诸佛世间实相。世尊。云何般若波罗蜜多能为诸佛显世间空。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为诸佛。
显 | (色) | (广) | 世间空 |
(受想行识) |
(上下界同至菩提了结用交字关结同)。
复次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使如来应正等觉。令诸世间受世间空。想世间空。思世间空。了世间空。
(又结同交字。关入破字)。
『破』
复次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示诸佛世间(空)想。名诸佛母。能示诸佛世间实相。世尊。云何般若波罗蜜多。能示诸佛世间(空)相。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能示诸佛 | (色) | (广) | 世间 | (空) | 相 |
(受想行识) |
(上界能示。起下受想入色。至菩提了。用交字结换下十段准空)。
- 不可思议
- 远离
- 寂静
- 毕竟空
- 无性空
- 自性空
- 无性自性空
- 纯空
- 纯无相无愿
(此十段。并从色至菩提。并用交字结。至纯无愿了。呼复次都结)。
复次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示诸佛世间相者。谓令不起此世间想他世间想。所以者何。以实无法可起此世他世想故。
△初分不思议等品第四十二
(尔时起。初从世尊入甚深。至为大事故而现于世五段内。后四段并世尊入第二行。从佛言至甚深。五段内。后四段不呼佛言。便呼甚深。去第三行。世尊云何入甚深。都关三节。逐段关至事故而现于世了。入正经)。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 |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 | (大事) | 故而现于世。 |
(世尊) | (不可思议事) | ||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 (不可称量事) | ||
(无数量事) | |||
(世尊。云何) | (无等等事) |
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 (以普救拔一切有情无时𫏐舍而为大事) | ||
(所有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皆是不可思议事) | |||
(所有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无有情类而能称量) | |||
(所有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无有如实知其数量) | |||
(所有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无与等者况有能过) | |||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此 | (大) | 事故而现于世 | |
(不可思议) | |||
(不可称量) | |||
(无数量) | |||
(无等等) |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为但如来应正等觉所有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为更有余法耶。佛言。善现。非但如来应正等觉所有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入)
『此』
善现 | (色) | (广) | 亦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 |
(受想行识) |
(上界呼善现。下界不呼。色至菩提了。呼后善现。都结入微)。
善现。一切法亦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善现。于一切法真法性中。心及心所。皆不可得。
『微』
(复次) | 善现 | (色) | (广) | 不可施设。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性 | |
(受想行识) | (亦) |
(遇色呼复次。上界善现入。下界不呼。色至菩提终。一向广也。外尘字关。上界呼世尊何因缘。下受想入色。至菩提一向广)。
『尘』
(具寿善现。白佛言) | 世尊。何因缘故 | (色) | (广) |
(受想行识) | |||
不可施设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性 | |||
(亦) |
『内』
(佛言) | (色) | (广) | 不可施设思议称量数量。平等不平等性 | (故) | |
(善现) | |||||
(具寿善现白佛言) | (受想行识) | (亦) | |||
(世尊何因缘故) |
(此二徧。初色呼佛言。上界呼善现。下受想入。至菩提上下并有故字。一向广。后徧色呼具寿。上界世尊何因缘故。下受想入。至菩提无故字。入流字)。
△初分坚等赞品第五十七之二
(从致字函。至雨字。例改本法。从色处。后十八界是总节。为五行。亦分上下界。然后入地界至菩提。内致字函。改菩萨十地。呼极喜十地。分上下界。后同雨字函。无十地)。
眼界 耳鼻舌身意界。
色界 声香味触法界。
眼识界 耳鼻舌身意识界。
眼触 耳鼻舌身意触。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 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出』
(何以故) | 诸天子 | (色) | (广) | 离故。有情离 |
(受想行识) |
(上界呼诸天子。下界受想起色至菩提。外添一切智智界。终前三智。本法不动无明。除愁叹忧恼。只致字函。入大字。布施至智智号。二界关多界)。
『大』
(复次) | 诸天子 | (色) | (广) | 离故 |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 (广)(略) | 离 |
(受想行识) |
(换使呼复次。上界诸天子起。下界受想入。是二界关多界。如五蕴关。布施至智智。换眼处为使。例同。一广一略。为使则上下历然。本法乃统成一贯。须避位。从内空起。至内空为使时一广。后一向略。真如界向下例同。至一切智智为使了。至菩提终。有都结经一段。无明除愁叹苦忧恼。布施广。苦除圣谛。空除解脱门。陀罗尼门。下界行法。无一切字为使。则有预流行法。无果字。为使则有)。
(改品)。
诸天子。若菩萨摩诃萨。闻说诸法无不远离。心不沉没。不惊不怖。亦不忧悔。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二
『经』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 |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不思惟 | (色) | 亦不思惟 | (受想行识) | (广) |
云何增长所种善根。若不增长所种善根。云何圆满波罗蜜多。若不圆满波罗蜜多。云何能得一切智智。
(换眼处至菩提。并从世尊起)。
『能』
(佛言) | 善现。若时菩萨摩诃萨。不思惟 | (色)。亦不思惟 | (受想行识) | (广) |
是时菩萨摩诃萨。便能增长所种善根。所种善根得增长故。便能圆满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得圆满故。便能证得一切智智。
(上界从善现入)。
『于』
(所以者何) | (善现) | 诸菩萨摩诃萨。要不思惟 | (色) | 亦不思惟 | (受想行识) | (广) |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 | (世尊何缘) |
乃能具足修诸菩萨摩诃萨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此关二徧。初所以者何只色。上界呼。善现至菩提。次具寿去色。上界呼世尊何缘。亦至菩提终)。
『一』
(佛言) |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思惟 | (色) | 思惟 | (受想行识) | (广) |
则染著欲界色无色界。若染著欲界色无色界。不能具足修诸菩萨摩诃萨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不思惟(色)不思惟(受想行识)(略)则不染著欲界色无色界。若不染著欲界色无色界。则能具足修诸菩萨摩诃萨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修菩萨摩诃萨行。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当勤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应思惟染著诸法。
(上下界齐行。色至菩提终)。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 |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精勤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于何住。佛言) | (入) |
『念』
(善现若) | 菩萨摩诃萨。精勤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 |||
(世尊何缘) | ||||
不应住 | (色) | 亦不应住 | (受想行识) | (广) |
(此二徧并色起。俱至菩提。初具寿入小书。世尊一行正经。次徧亦呼具寿至佛言。直入世尊何缘。初善现若起。次上并世尊何缘起)。
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精勤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执著故。
『徧』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
若能如是无所执著无所安住 | (行) | 深般若波罗蜜多。 | |
(修) | |||
是 | (行) | 般若波罗蜜多 | (再读)。 |
(修) | |||
我应如是 | (行) | 深般若波罗蜜多 | (悬处皆再读) |
(修) |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如是念。取相执著。远离般若波罗蜜多。若远离般若波罗蜜多。则远离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入)
亦远离(内空外空)(广)。
(上下同行。内空至菩提入。结经一段。内无四果。及独觉位。本法游字同)。
何以故。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所执著。非深般若波罗蜜多有执著性。所以者何。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都无自性可于诸法有所执著。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及深般若波罗蜜多。皆无执著。
『无』
善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以 | (四念住) | (广) | 故护念是菩萨摩诃萨 |
(四正断等) |
(上界呼善现。下界不以入。至菩提终。入正经)。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虽多处学。而无所学。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虽多处学。而无所学。何以故。善现。实无有法可令菩萨摩诃萨于中学故。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为诸菩萨摩诃萨。或略或广。宣说六种波罗蜜多相应之法。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于此六种波罗蜜多相应法教。若略若广。皆应听闻受持读诵令其通利。既通利已如理思惟。既思惟已审正观察。正观察时。心心所法。于所缘相皆不复转。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于诸如来所说六种波罗蜜多相应法教。若略若广。勤修学时。应于诸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如实了知广略之相。佛言。
『劫』
世尊。云何 | (色) | (广) | 真如相 | (真如不避位) |
(受想行识) |
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而于中学。于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
(佛言) | 善现 | (色) | (略) | 真如无生无灭。亦无住异。而可施设。是名 | (色) | (略) | 真如相 |
(受想行识) | (受想行识) |
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当于中学。于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
(此关只色一法有。尔时至佛言。及中间小书。佛言眼处。上界并呼世尊。下界云何入。中诸菩萨一行。只一徧念。次善现一行。上界有。下无。直读至真如相。受想了。诸菩萨一行。逐界结)。
『修』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 | 世尊。云何 | (色) | (广) | 实际相 | ||
(受相行识) | ||||||
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 | (而) | 于中学。于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 | (佛言) | |||
(当) | ||||||
善现。无 | (色) | (略) | 际是名 | (色) | (略) | 实际相 |
(受想行识) | (受想行识) |
(此色起呼尔时。眼处呼上界。世尊起下界云何。入第二行中呼而于中学。只色有小书。佛言上呼善现。下无字入。倒转再读。诸菩萨一行。言当于中学除下佛言。至菩提终)。
『觉』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 | 世尊。云何 | (色) | (广) | 法界相 | |||
(受想行识) | |||||||
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 | (而) | 于中学。于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 | |||||
(当) | |||||||
(佛言) | 善现 | (色) | (略) | 界。虗空界。是名 | (色) | (略) | 法界 |
(再读) | (受想行识) | (受想行识) | |||||
此 | (色略) | 法界 | 无断无别。而可施设。是名 | (色略) | 法界相 | ||
(亦) |
(下界不呼善现。略字处入。至法界相了。再转念诸菩萨一行。言当于中学。色换眼处。例同至菩提终。下界有小书。亦字第三行。善现下有下项逐法。不一开摆如后余法。依经若关。逐法时。请依此入地关)。
眼界至眼识界(上下界各添法字)。
眼触界 耳鼻舌身意触界(上下无法字)。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法界 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界(无法字)。
地界(不言法界下界同) 水火风空识界。
真如(不言法界下界同)。
无忘失法法界 恒住舍性界(无法字)。
『地』
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应于 | (色) | (广) | (学不增不减) | ||
(不生不灭故学) | |||||
(亦) | (受想行识) | (亦) | |||
(不起作诸行。若有若无故学) |
(前两法用上亦字。后一法用下亦字)(遇色呼佛言。上界呼善现。眼处至菩提。下界有亦字。此关三徧。初不增减。至菩提。次却入书字关。至菩提了。再于地字入。不生不灭。又入书关。再于地关不起作。又入书关内。苦圣谛了便。入八解脱。至一切三摩地门为上界。一切陀罗尼门为下界)(书字同)。
『书』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连上关)。
云何应于 | (色) | (广) | (学不增不减) | |
(不生不灭故学) | ||||
(受想行识) | (亦) | |||
(不起作诸行。若有若无故学) |
(相拣连地字关。上界呼世尊。下界云何入。遇色呼具寿三徧。例前至菩提终)。
〔律〕第二百八十五(之一) 『敷』(最为甚深 极为明了 不转不续 本无杂染 本性光洁 无得无观(并色起同至菩提终) 无生无显(色起至无明终))。
第二百八十六(之二) (无生无显)(布施起菩提终)『逾』性无知(色起至菩提终)『半』我清净(色起至菩萨十地终)。
第二百八十七(之三) 『半』(五眼起菩提终)『部循』(同色起并至菩提终)(各有正经)『环』(色起至三世终)。
第二百八十九(之三) 『妙』(色起至无忘失法终) 改品。
第二百九十(之四) 『妙』(一切智起菩提终)『严』(色起至菩提终)『偈』(色起菩萨十地终)。
〔吕〕第二百九十三(之二) 『宛』(布施起菩提终)『转』(色起至虚空终)『光』(色起至四静虑终)。
第二百九十四(之三) 『光』(八解脱起至虚空终)『明』(色起至虚空终)『轮』(色起至菩萨十地终)。
第二百九十五(之四) 『轮』(五眼起虚空终)『轮』不可得(色起至虚空终)『重』(色起至菩萨十地终) 改品。
第二百九十八(之二) 『网』(真如起菩提终)『影』(色起至菩提终)『森』甚深(色起至五眼终)。
第二百九十九(之三) 『森』甚深(佛十力起至菩提终)难测量无量(同色起俱至菩提终)(入正经)。
〔调〕第三百一(之五) 『罗』(布施起菩提终)『行树』(同色起并菩提终)『音』(十善业起至菩提终) 改品。
第三百七(之三) 『交错』(同色起并菩提终)『破』(空 不可思议 远离 寂静 毕竟空 无性空)(六段并色起菩提终)。
第三百八(之四) 『破』(自性空纯空)(无性自性空纯无相无愿)并(色起俱菩提终)『此微』(同色起俱至菩提终)改品。
第三百九(之二) 『尘内流』(同色起俱至菩提终) 改品。
〔致〕第三百四十三(之二) 『出』(色起至一切智智终)『大』(二界关多界使 色 眼处 色处 眼界 色界 眼识界 眼触 眼触为缘)(并布施起至一切智智终)(地界布施起至四念住终)。
第三百四十四(之三) 『大』(地界空无相起至一切智智终)(无明 布施 内空 真如 苦谛 四静虑 八解脱 四念住 空解脱)(并布施起至一切智智终内有避位)。
第三百四十五(之四) 『大』(极喜地 五眼 佛十力 无忘失 一切智 陀罗尼 预流果 独觉 菩萨行 佛菩提 一切智智 结经)(并布施起至一切智智终避位) 改品。
〔雨〕第三百五十二(之二) 『千经能于』(俱色起同至菩提终)。
第三百五十三(之三) 『一念间』(俱色起同至菩提终)『徧游』(俱内空起至菩提终)。
第三百五十七(之七) 『无』(四念住起菩提终)『量劫悟』(同色起至菩提)『修』(色起至无明终)。
第三百五十八(之八) 『修』(布施起菩提终)『跻觉』(同色起俱至菩提终)。
第三百六十(之十) 『地书』(同色起俱至菩提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