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铁鋑錎卷下

直下究竟。原无我体。四大六根。总无交涉。一口无常。尽皆败坏。百无一用。即因世人。皆执有身。迷逐物。弃亲向疎。认贼为子。妄将四大六根为实。作种种业。造种种苦。故有轮回生死。若有究竟之人。尽底掀翻。万缘顿息。故云究竟无我。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该是修行人的住处。云何降伏其贪妄之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般若心住。我应该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而无有一个众生。实是我灭度者。如此者。除能所心也。除众生心也。除我慢心也。才得降伏其贪妄心也。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是菩萨。若见有众生可度。即是我相。有能度得众生心。即是人相。谓涅槃可求。即是众生相。见涅槃可证。即是寿者相。有此四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我人众生寿者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四相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须菩提。会佛之意。故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四相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佛又叫须菩提。实无有四相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四相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四相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此句甚疑。如来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法。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者。燃灯佛则不与如来受记。实无有四相法。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受记。与来世。何不今世就成佛道。咦。科家道。即应著了无得法。点为来世证菩提。如此者。还在门外。诸法如义者。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也。佛叫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四相法。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虽然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如是法中。无实无虗。无实者。此菩提妙法。一切不著。心无生灭。故言无实。无虗者。此菩提法。本有万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用之不少。故言无虗。是故如来说一切诸法。心无所染。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虽然说度人。或大乘。或上乘。或小乘。心无能所。即非一切法。又要利利他。是故名一切法。佛又叫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答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皆有限量。则为非大身。法性量等空虗。是名大身。色身虽大。内无智慧。不能成就。则非大身。法身虽小。内有智慧。心无能所限量。是名大身。佛又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明白此理。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若有度众生之心。则不名为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四相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菩萨。缘觉声闻之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西方佛土。是不名为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若是布施斋僧。拜经拜佛。念弥陀。观想西方。即非庄严。心净即佛土净。是名庄严。是胜妙定经云。假使有人。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界。不如一念禅定心。心有能所。即非禅定。能所不生。是名禅定。禅定即是清净心也。佛告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的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故云。玄门有锁。修行之人。若无智慧钥𫔂。透开金刚无缝之锁。切须参访知识名师。一一凿破。才躲得生死轮回。故云。不得匙开生死难躲。

万法归一。更无异观。故云一体同观。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须菩提会意。观色身不久。皆归败坏。故言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佛叫须菩提。其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须菩提会意。乃普照大千沙界。故言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须菩提会意。乃智烛常明。故言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须菩提会意。乃了诸法本空。故言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须菩提会意。自性常觉。本来不二。故言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不即如来有五眼。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得开。修行人。除却迷心。即得五眼开明。佛又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会意。恒河有四十里濶。沙细如面。故言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许多沙。况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多恒河。所有无量沙数喻。诸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须菩提会意。况一恒河有四十里濶。河中沙细如面。又况一粒沙。是一恒河。故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种不善之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差别心。皆为非妄之心。识得妄心非心。是名为真心。是故。八万四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来正徧知眼。见众生心内。起诸妄心。一一如恒河沙数。前念后念中念。皆从无明中生。如来清净心中。显现在白如水波。心柴不住水也。过去心以过去。妄想他甚么。现在心。真心无相。一切临危掇不去。思量他甚么。未来心。未来未至。想他不来。是故利益金刚。透出三千界。

一体同观之人。上至仙佛。下至昆虫草木。各各元本总是同。故云。一体同观。点破三心者。乃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三心。皆是妄心。若除了无名妄想心。总是如来亲弟子。故云。点破三心不用参。三个铁鋑錎者。乃是贪嗔痴。此三心。皆在贪嗔痴。此贪嗔痴。由如三把鋑利快刀。故要嚼破囫囵咽。此贪嗔痴。虽分三事。总是妄心。是故㘂味总一般。前后三三者。昔日无著文。入五台山。遇一老翁。牵牛而行。邀文入寺。翁。唤均提。童子。应声而出来迎。翁。纵牛引文升堂。堂宇皆金色。翁。踞坐指绣墩。命坐。翁曰。近者何来。文曰。南方而来。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文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众。文曰。或三百。或五百。文。即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文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唤童子。致茶饼酥酪。文纳其味。心意豁然。翁拈起玻璃盏。问。南方还有这个么。文曰。无。翁曰。寻常将甚么吃茶。文。无对。见日色晚。遂问翁。言投宿得否。翁曰。汝有执著心在。不得宿。文曰。某甲无执著心。翁曰。汝曾受戒否。文曰。受戒久矣。翁曰。汝无执著心。何用受戒。文。辞退。翁使童子相送。文。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子唤文德。文应诺。子曰。便是多少。文问。此为何处。子曰。金刚窟。般若寺。文凄然而悟。彼叟即是文殊。童子稽首。愿乞一言谓别。子说。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心内无嗔是真宝。无垢无染是真常。童子言讫。与寺俱隐。但见五色云中。文殊骑金毛狮子。往来云中。忽然白云从东来。覆之不见。雪窦颂曰。千峰盘曲色如蓝。谁谓文殊如对谈。堪笑清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若是前后三三。一担挑得。转山河为自。转自为山河。如是之人。决然五眼圆明。五眼者。乃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如是五眼圆明。照见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才晓得诸佛如来。涅槃受用。故云。五眼圆明证涅槃。

色相因缘。妄想生。若离妄想。即得见性。佛叫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三十二相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会意。故言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皆有败坏。即非具足色身。若行三十二清净行。是名具足色身。佛恐须菩提。认三十二相色身以为如来。为遣此迷。故问可以具足色身见否。须菩提会意。具足色身。皆有败坏。即非具足。内具三十二清净行。是名具足。佛又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我人众生寿者诸相见不。须菩提会意。故言不也世尊。如来不该应以具足我人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我人诸法具足。即是妄心识心。乃是轮回之根。即非具足。若得妄心识心无明心烦恼心俱无。是名诸相具足。若是修行之人。贪嗔痴三毒未泯。言见法身者。故无此理。皆是大诳语。但能见者。祇是化身。妄想上来的。非是清净法身。若要见清净法身。须是忘情绝念。独露玄机。忽然㘞地一声。徧周沙界。随处现身。故云。离色离相。三玄者。体中玄。句中玄。玄中玄。体中玄者。函葢乾坤句。句中玄者。随波逐浪句。玄中玄者。截断众流句。又云。得意忘言意中玄。一句明明体中玄。九月菊花句中玄。向上者。乃是向上之意。故云。三玄向上。末后一著者。昔日世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与迦叶。故云。末后一著。便是了当。

解说非干舌。能言不在声。说的不是法。听的不是经。佛言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我虽说法。无有说法之意。汝莫作如是之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言。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我说法者。不在语言上说。不在文字上说。皆在自性上。建立三宝开导迷人。领见本性。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凡夫说法。我能我会。我悟我达。能所不除。虽然说法度人。如贫数富宝自无半分文。即是地狱种子。如来说法。如响应声任用无心。不同凡夫作生灭心说。若言如来有能所说法。即为谤佛。昔日善星比丘讲得十八香象䭾经。人我不除。生身活陷地狱。云光法师。讲得天花乱坠。贪嗔不改。堕在堰牛。杂摩经云。真说法者。无说无示。真听法者。无闻无得。了万法空寂。故云非说所说。不在分别。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如是般若之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生信心受持此金刚经者。四相永绝。我人不生。彼非众生。执著人我。四相不除。非不众生。何以故众生。众生者。执有执无二众生也。如来说。众生心同太虗非是众生。乃是解脱佛性。若是执有执无者是名众生。若有人。明得此经之理。体得此经之行。讲说此经者。乃是法雷响亮一声。把这些打死坐的石人。惊得胆战心寒。故云响亮一声。石人脑裂。咄。行到山尽水穷处。悬崕撒手处。瞬目之时。忽然㘞地一声。由如轰雷霹雳。掇转虗空通身无我。咦。命根顿断虗空裂。独露堂堂一法身。是故响亮一声。石人脑裂。

五蕴本空。四相俱忘无一法而可得如是之人。最为高强五蕴空。四相忘的人。由如亲在灵山会上。转过千遭。面见释迦牟尼佛。印证是实。虽然如是请问老师。昔日释迦佛。灵山说法。双林涅槃。今在何处。呀。徧大地都是释迦佛。的丈六金身。是故灵山会上转千遭。金时有等迷人。即知西方极乐世界。莲开见佛。不想此处。就是莲花化生。我今明说。信受奉行。此地下。金沙轮所持。金沙轮下水轮所持。水轮下风轮所持。风轮空虗所持。有一大莲花所载。一莲花中。载一须弥山王。七环香海。七环金山。一四大盐海。一四大洲。一日月所照。名一世界。小千世界。小千莲花。每各一千。有一大莲花。总载。名中世界。千个中千世界。又一大莲花总载。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刹土。上下二十佛刹。最。下一大莲花所持。名为宝光明刹种。妙光香水海。周围十数。中间一数十数之外。又有十数。共二十一个宝光明刹种。总该四百二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又有一大莲花所持。名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故。修向莲台分明现。赵州桥者。即是两肾。左肾为人种。乃是先天父精。右肾为人根。乃是后天母血。精血聚会。结成色身。呼吸在两肾起落。呼出是父精。吸入是母血。此是人的根种者也。号为赵州桥若是赵州桥摊了。本性弥陀去了。故云。弥陀出现赵州桥。

净心行善之人。要在般若堂中。参禅见性。忽然断炮一声信手掀开娘生屋。掇转虗空无一物。净然独露活真人。若到这般田地。才进我的大门。今时有等迷人。不识此理。到去深净闲处。不见人言所在。打办身心昼夜蒲团不倒。谓之般若。呵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此般若堂。乃是般若之理。昔日梵志。手执梧桐花。献佛。佛云。放下著。梵志放下一手花。佛复云。放下著。梵志又放下一手花。佛。亦云。放下著。梵志言。我两手花。俱以放下了。时今又叫我放甚么佛云。放下中间的。梵志豁然大悟。金刚经云。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清净经云。上士无诤。下士好诤。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所以众生不能成道者。法华经云。心同虗空界。示等虗空法。证得虗空时。无是无非法。明白得此理。才是般若堂中参禅的人。行人若要自光明显现。切须提起一念。不要放他妄想上去了。便是轮回之根。不要放他无明上著脚。便是地狱之种不要放他悭贪上去了。便是饿鬼根。不要放他烦恼上住脚便是毒蛇之类。不要放他。我慢上去了。便是修罗之种。不要放他。愚痴上去了。便是畜生之根。时时刻刻。提起本主一念。不要放舍。是故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若离这个。当面蹉过。如是行持才是佛门弟子。我的佛。著力用心参。直要参到万法皆空时节。现出自无为真人。普覆大千沙界。才得自在逍遥坐宝莲。咄。有一等人。口参大道。心住贪真何也。呀。此人家事不办。心又不足。恩爱不弃。六欲不除。烦恼不断。盖覆佛性。到临危之时。眼光落地。一切不见。地狱里去了。非干我事。

福智等虗空。无物可比喻。佛叫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许多诸须弥山王。如是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真珠。琥珀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乃至这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七宝福德。百分不及其一。就是百千万亿分乃至只当算数。譬喻将来。所不能及。大铁围山高至三禅天。中铁围山。高至二禅。小铁围山。高至初禅。此三铁围山。喻六欲七情。见闻觉知人我贡高。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喻八万四千尘劳妄想。三千大千世界。喻贪嗔痴。各一千。若人将自真七宝布施。胜是你金银琉璃。七宝等布施。何名真七宝布施。眼不贪色。名色宝布施。耳不贪声。名声宝布施。鼻不贪香。名。香宝布施。舌不贪味。名味宝布施身不贪触名触宝布施。意不妄想。名法宝布施。性不起念名佛宝布施。此是金刚般若波罗密法。故云。福智比。透骨透髓昆仑者。乃是须弥山王。三界诸天。俱在须弥顶上。若行人超出三界。故云。转上昆仑。了达生死。咄。若要超三界。万双草鞋跑。呀。怎么超得过。咦。打死了识心。现在三界外。今时有等迷人。运气冲天透顶皮。尾闾穴。发了火后起透过背脊双关。上透紫微阙。穿过昆仑顶。降下明堂。雀桥重楼。送入丹田。与婴儿姹女。怀胎结圣。叫做转上昆仑。了达生死。若是一把火烧了色身。昆仑山也烧了也。我看你那里去安身立命。呵呵千差万差。差得者。不曾见也。

依空又落空。无生断灭见。佛叫须菩提。汝若作是说。如来以具足三十二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如是之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如是之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了诸法。断灭顽空。莫作如是之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发不得断灭顽空相。须菩提。闻说法身离相。便不修三十二清净行。现成是菩提。佛言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修三十二清净行。而得菩提。汝若言不修三十二清净行。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断佛种性。无有是处。今时有等修行人。离色身。而别求法身。永尽烦恼。常住心寂灭。如此者成于断见。乃是断灭顽空。呵呵。不解色身内有法身。即此色身。从头至足灵觉之性。充满一身。如是会得。色即法。法即色。有即空。空即有。一体真如。不离色身。超出三界。永嘉云。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从上祖师。借此幻身。修成佛道。古人云。欲知佛性义。不离世间觉离了世间觉。何求佛性义。如来不说断灭相。故云。无断无灭。片雪者。一切诸法乃是参禅打坐。打七炼魔。拜经拜佛。观想西方。求生天上。共有三千六百傍门小教。一千七百则打坐公案。九十六种外道。七十二种邪法。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法门。俱是片雪。唯有本性是红炉。是故红炉片雪。一切男女相貌。蠢动含灵。喻如水中月影。总是空中无极之月所摄。故云。千江普照。一轮明月。

直下打成一片。知见自然不生。佛叫须菩提若有人言。佛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须菩提会佛之意。如来有真四见不同凡夫。故言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真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妄我。我是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若是人。明得真上起妄。妄上起真。真妄不分。合而为一。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如来说。令一切众生自悟。般若真智自修。故说有四真见。如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真我见。说一切众生。有无漏智性。是真人见。说一切众生。本无烦恼。是真众生见。说一切众生。本性万劫不坏。是真寿者见。凡夫之人。不解佛意。佛又叫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佛法上。应不著真妄。如是知不著真妄。如是见。不著真妄。如是信解。虽度脱众生。不生说法相。须菩提。所言说法相者。能所心还在。即非说法相。能所心不生。是名说法相。是故知见不生。借假修真者。如来说的玄妙之理。领人见性。不离色身。无了色身。何处修道。故云借假修真。凡夫色身就是一块生铁。无明烦恼。我慢贡高。人我是非。贪嗔妄想。故有地狱轮回。如来玄妙之理。照破无明烦恼。我慢贡高。人我是非。而得成佛。是故玄妙消息点铁成金。

注解铁鋑錎卷二(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