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疑从上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而来。天亲菩萨论曰。向说圣人无为法得名。以是义故。彼法不可取不可说。若须陀洹等圣人取自果。云何说彼法不可取。既如证如说。云何成不可说。为遣此疑。成彼法不可取不可说。故经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即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傅大士颂曰。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虗名。假言三十二。八十也虗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
通曰。法身如来者。来而未尝来也。故曰如来。凡夫见其来。执之为有相。恒住于有以为修因。二乘见其不来。执之为无相。恒住于无以为修因。菩萨已知报化非有。离凡夫见。已知法身非无。离二乘见。但趣向佛乘。犹存法爱。今闻六度修行之时。自六尘以至菩提涅槃。一切诸法不应住著。将何所持循而证法身耶。佛以法身若即相者。则即相可以见如来。法身若离相者。则离相可以见如来。即之不可。离之不可。故不应住于法而证法身也。不即则见其未尝来。不离则见其未尝不来。故曰即见如来。三谛圆融。因果一契。方与无上菩提相应也。
刊定记曰。佛问须菩提。于汝意中。还可用三十二相之身。见法身如来。为不可耶。空生见佛举相以问。即知不得相求。故答云。不也。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恐末代众生不达此理。取相为真。故复自征其意云。以何义故。不可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耶。以如来所说三十二相之身。即非法身之相故。以三十二相者。由多劫修行成就。堕在有为之数。当为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况对机宜有无不定。焉可将此而为法身。若法身佛体者。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无有变迁。不可破坏。异此有为。故说三十二相不是法身相也。
弥勒菩萨偈曰。分别有为体。防彼成就得。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三相即四相。以住异同时。故合为一耳。此须菩提所见。已知法身无相。犹未明法身不离乎相也。故佛印可之曰。凡所有相。皆是虗妄。一切有为之相。皆从妄念而生。妄念本空。无有自性。念尚无性。况所现相而实有耶。不但三十二相如幻不实。凡世出世间一切圣凡等相皆非实也。相既非实。非相即实。将无离此虗妄之相。别求无相之佛耶。故又遮之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谓法身无相。非离诸相外。别有法身也。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故。但亡分别。相自不生。相既不生。唯一真实。此真实者。即寓于虗妄之中。即真即妄。即妄即真。人但见其相。我见其非相。如相马者。得之牝牡骊黄之外。即见真如自性法身如来也。
宝积如来解曰。如来真身本无生灭。湛然常住。托阴受形。同凡演化。入神母胎。擐此凡相各别。故云如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颂曰。凡相灭时性不灭。真如觉体离尘埃。了悟断常根果别。此名佛眼见如来。不但三十二相。相即非相。是名如来。凡世出世间一切诸相。相皆无相。无非真如无为法体。一真平等无二无别。总法界性为一法身。如是见者。由证乃知。故不以虗妄之相见如来。而以微妙之相见如来也。法身既不可以相见。亦不可以离相见。则求佛者。固不可以执相求。亦不可以离相求。果本无住。因亦无住。若能远离众生希望。不住于有。乃至法身亦无所得。不住于无。恒如是行不住于相。即于佛身速得成满。又何疑于因果不相符耶。
天童举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法眼云。若见诸相非相。即不见如来。拈云。世尊说如来禅。法眼说祖师禅。会得甚奇特。不会也相许。万松自赞其像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眉毛眼上。不费半星气力。向释迦法眼分疆列界处方便讲和。一统天下。岂非好事。天童如来禅祖师禅。更不敢妄生分别。会得奇特且置。既不会。为甚也相许。不见道打破大唐国。觅个不会底不得。以上诸尊宿。发明诸相非相一种消息。不妨各出手眼。非觌面如来。固不能操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