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断受得报身有取疑
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可取而来。
功德施菩萨论曰。若不取一切法者。云何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云何余世间复取彼是法王身。为遣此疑。故经云。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时本有是名般若波罗蜜句。原本无)。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傅大士颂曰。须弥高且大。将喻法王身。七宝齐围绕。六度次相隣。四色成山相。慈悲作佛因。有形终不大。无相乃为真。
通曰。须菩提问云何住。云何降伏。是于无上菩提欲有修证而得。世尊以无上菩提不假修证。纵能修证。不是本来自性天真佛也。若修六度万行无量功德。成就报土。名为金光庄严净土。成就报身。名为千丈卢舍那身。终是业力所持。有漏有为之果。难比清净本然无漏无为之果。故清净本然之土。是真净土。清净本然之身。是真大身。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是也。若于此信得及。不假修证。本自圆成。岂非甚难希有者乎。
刊定记曰。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如是等句。此喻显示彼相似法自在之身。以何义故名之为大。如须弥山势力高远。故名为大。而不取彼山王体。我是山王。以山无分别故。报佛亦如是。以得无上法王体。故名为大。而不取彼法王体。我是法王。以无分别故。如何得是无分别耶。以于无量劫修诸福行。万虑都忘。如智寂然。故无分别。
弥勒菩萨偈曰。如山王无取。受报亦复然。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
如经。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谓有身名为大身。彼受乐报佛体离于诸漏。若如是。即无有物。即是非身。由此非有身。说为有身。以唯有清净身故。皎然致净。实有自体。非是仗他因缘生故。远离有为法故。安在其为有取也。
文殊菩萨问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故名大身。须菩提谓佛说非身是名大身。盖本于此。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龙云。山华开似锦。㵎水湛如蓝。雪窦颂曰。问曾不知。答还不会。月冷风高。古岩寒桧。堪笑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手把白玉鞭。骊珠尽击碎。不击碎。增瑕类。国有宪章。三千条罪。若论宗门中。坚固法身亦不许住著。况非法身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