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住阶位图说
第一住配初发心住。并摄前十信。及余九住。共二十心。二中是六波罗蜜。故次配六行。四中法身分。言说证得。于证得中。开智相福相。故配后三行。第十八中。有六种具足。初一具足配二地至等觉十位。后五无上具足。配妙觉位。其余配属可见。
详夫诸教所说地位差互不同。或说五十二位。或将十信摄入十住。但说四十二位。于中或复开前合后。开后合前。或前后俱开俱合。开之则广。合之则狭。又或借小明大。借权明实。名相位号。出入誵譌。狥名遗旨。多见差谬。乃至楞伽诸典。泯之全无。缨络等经。具说成有。若有若无。若广若狭。皆随宜之说也。惟华严行布万殊。圆融一际。有无濶狭。悉皆无阂。方为了义耳。所以者何。以约法则无。约人则有。今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故无。差别故有。于差别中。不无濶狭也。论主既仰师补处。深悉经义。以宗派兼明故。正住中道。不堕有无。以法喻齐显故。初后中间。酌于濶狭。配十八住处。说三地五位。诚尽善矣。记主云。然其行人。念念须冥佛境。反穷果海。自然阶降不同。若预等级用心。毕竟障于证入。况此经宗无相。岂合列位浅深。但约情惑渐薄。地位转高。义相稍同。故略配摄也。斯言得之。然今之人。乃有以此而病无著者。嗟乎不解即相离相。妄谓一向无相。所以堕增上慢。因果不分。谬执经宗。非毁先圣。好心学般若者。幸勿狥此一边之见。住于中道。离障证真。依无为法。入贤圣位。则庶乎其不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