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相寂如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怖音布)。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解音皆。上声)。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暗同暗)。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金刚是金中之精坚者。刚生金中。百炼不销。质极坚利。不为物破。而无物不破。譬如智慧。能绝众生贪嗔痴。一切颠倒执著之见也。般若者。梵语。华言智慧。性体虗融。照用自在。故云般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欲到彼岸。须凭般若。此岸者。众生作业受苦。生死轮回之地。彼岸者。谓诸佛菩萨。究竟超脱。清净安乐之地。经者。径也。如一超直入也。
【论】波罗蜜有六种。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退。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各占六度之一。惟一般若。能生八万四千智慧。则六度兼该。万行俱备。佛言多梵语。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奉诏用中国语翻译此经。指明后学。功诚大矣。
【讲】人亡真性。本是虗灵不昧。历劫常存。惜为物欲昏蔽。所以沉沦于生死苦海。未能脱离。我佛慈悲。持说此经。犹乘筏渡津。以至彼岸也。所谓金刚者。葢万物能逃乎五行。而五行之中。惟金最坚利长久。木有时而朽。水有时而涸。火有时而熄。土有时而崩。以金试之于木。则能成器用。沉之于水。则光湛常新。投之于火。则百炼愈精。埋之于土。则永劫不坏。其位在西北。能摧折一切万物。人能用之于身。可以斩一己之邪魔。诛万里之妖怪。儒有龙泉宝剑。安邦定国。道有青蛇宝剑。断绝情欲。佛有金刚宝杵。降伏魔王。大易以干为首。玄门以金丹为首。此经以金刚为首。得此般若经者。证西方无量寿果。西方。金方也。金之为义。大矣哉。故以金刚为喻。般若者。智慧也。人生日用间。图名贪利。奸伪百出。至死心尚不足。自以为乖巧伶俐。不知溺于轮回苦海。真痴愚人也。必以智慧。打破痴愚。独禀干刚。勇猛精进。明了自性。岂不到彼岸。与诸佛同享快乐哉。总之。金刚。喻也。般若。法也。波罗蜜。证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