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断住修降伏是我疑.曾氏云前云何应住欲其降伏而安住也此云何应住疑其降伏而安住也若有我存也为内心修行有法我在即是智障与无住之理违背不得名菩萨○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直下究竟。本无我体。
○此分覆理前说。以明无我。无我即是无四相。但云无我者。四相皆因我相而生。故无我即无四相也。究竟无我有二义。一是自然体。一是勉然法。经因自然体。而示人以勉然法。与中庸明则诚义相似。
觉非曰。万法皆空。无我发心。无我降住。无我度生授记庄严。若于此通达得去。方见法法无我。而本来清净之我见矣。
大圆曰。此分分三段看。实无有法发菩提以上。是言菩萨发心必须离相。推本于发菩提。本来无法也。自然灯佛所至大身。即如来之无法得菩提。以明菩萨之无法发菩提也。菩萨亦如是下。言菩萨度生无我。亦如佛之得菩提无法。以申明实无众生得灭度之意。惟发菩提无法。所以度众生无我。是一串事。
空生疑离相后之发心如何住降所以又问张有誉谓疑端从十四分离相发心来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作即是解)降伏其心。
非住非降是名为生生因发而显不因发而有○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
首标我字巳抉病根此下皆明无我以实无有法句为究竟反复推详不出此四字之义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此言人无我之义。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若昧曰实无有法二句却是说破注脚以结当生如是心一句此后至三十一分不生法相俱是引前文而证后义以明无法发心之义.实无有法四字为下半卷提纲.以上论无相此十八住之第十五于证道时远离喜动住我能住降心生喜动则不能自摄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此言法无我之义。
十二断佛因是有菩萨疑.此疑从无法发心来疑无法发心则无修因无佛果故举以问讲菩萨法亦约往昔以明之此文是开如解云自然灯佛所至是名大身是问菩萨发心而以以如来为客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此段中称法字者凡十六处此处言法下节言心.内无能得之心外无所得之境此即授记之由○授记非有别法只就本源真性直下许之耳.此段援昔证今见诸佛传心从未有得菩提之法.以上论无因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此疑从上然灯佛行因实无有法得来佛以无实无虗破之.直推到如来本体实无有法也如来即真性诸法乃无为法.诸法如义是如来说经要旨.实无有法得证菩提以真性如如耳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以下详言实无有法以明诸法之如义如来所得二句总结上段是故如来六句又申明之皆是发明无有得之故.非一切法名一切法者即下文非身名身之谓.十八住之第十六求佛教授住离十二无教授障.正义云是中谓菩提体中即真性中也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上断无佛疑竟次断无法疑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虗。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此承上设譬以起下文以大身之不实喻诸法之不实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以上论无佛法.此十八住之第十七为证道住摄种性智证徧行真如成法报身故长大矣○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十四断无人度生严土疑.疑有法度众生方名菩萨若无菩萨则度生严土为何人佛以法无我破之○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归到无我○此下言菩萨度生无我亦如佛之得菩提无法○以文论之前段是宾此段是主前是开此是合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庄严佛土与度生同.度生严土对举言之起度生之相著庄严之相俱不得名菩萨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以上论无菩萨法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此承上文说下总结实无有法之义.法法无我名为通达无我法之真菩萨即佛位也○无我我字对上两个我当我字上两言不名菩萨此云真是菩萨反正相应上云无为法名菩萨此云通达无我法真是菩萨乃是正应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大圆曰。上半部。要人离相见佛。下半部。要人通达诸法无我。不离相见佛。则不能通达法无我。不通达一切法无我。亦不能亲证离相之佛。
觉非曰。前半卷。纯谈般若。后半卷。申明法无我。正般若究竟实际也。无上正觉。乃因缘果满。全尽本性之称。亦即人人自具之种性。般若法。不过即种性中自具之觉照。反照自有之种性。无别法也。故于种性上发自心。苗无法心之我也。于种性上得自法性。无得法授记之我也。于种性上修无作妙行。无庄严之我也。通达无我法。则三际心空。无我心也。法界通化。无我福也。离色离相。无色相之我也。非说非得。无说得之我也。净心行善。无我行也。化无所化。无我度也。色声非我。断灭非我。无断常之我也。知法无我。得成于忍。而法身法界悉无有我。一片空明之性见矣。到此万法如如。诸妄不降而降。真心无住而住。自性之金刚般若经。衍说不尽。此后半卷大旨也。
集解。前说人无我。后说法无我。人无我云者。谓断见惑。法无我云者。谓断思惑。须菩提前所问者。降伏俱生我执之意居多。后所问者。降伏俱生法执之意居多。我法二执。皆言俱生者。以与生俱生也。
正解。空生再理前问。佛如前答。而加以实无有法发心一语。见发心尚无法。何况降心住心岂更有法乎。须菩提求法之心未化。是我法细执未忘。佛佛直从根源处剪除。说个实无有法。我法细执。荡尽无余矣。
○自此至二十五分。总名忘法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