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坐师子座。告大众言。吾知十六诸国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
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护佛果护十地行。汝等皆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是时大众。波斯匿王等。闻佛语已。咸共赞言。善哉善哉。即散无量诸妙宝花。于虗空中变成宝盖。覆诸大众。靡不周徧。
时波斯匿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长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护佛果。云何护十地行。
佛告波斯匿王言。护佛果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不观色相。不观色如。受想行识我人知见。常乐我净。四摄六度。二谛四谛。力无畏等。一切诸法。乃至菩萨如来。亦复如是不观相。不观如。
所以者何。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犹如虗空。蕴处界相。无我我所。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萨众生性无二者。菩萨以何相而化众生耶。
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亦不住净。不住非净。何以故。以诸法性悉皆空故。
由世谛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蕴处界法。造福非福。不动行等因果皆有。三乘贤圣。所修诸行。乃至佛果。皆名为有。六十二见。亦名为有。
大王。若著名相分别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见诸法实性。
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智云何照。
是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缘。二谛四谛。一切皆空。
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
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诸法一切皆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毕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罗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诸有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善男子。若菩萨住于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见。为住世间。即非菩萨。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皆空故。
若于诸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见。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名欢喜地。障尽解脱。运载名乘。动相灭时。名金刚定。体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万亿一切诸佛。而同共说。
若有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于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持读诵解一句者。
所以者何。文字性离。无文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故。菩萨亦空。
何以故。于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终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复皆空。
大王。若菩萨见境见智。见说见受。即非圣见。是愚夫见。
有情果报。三界虗妄。欲界分别。所造诸业。色四静虑。定所作业。无色四空。定所起业。三有业果。一切皆空。
三界根本。无明亦空。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于三界中。余无明习。变易果报。亦复皆空。等觉菩萨。得金刚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无上觉。种智圆满。择非择灭。真净法界。性相平等。应用亦空。
善男子。若有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说者听者。譬如幻士。无说无听。法同法性。犹如虗空。一切法皆如也。
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不住方。不离方。
明无明等。非一非异。非此非彼。非净非秽。非有为。非无为。无自相。无他相。无名。无相。无强。无弱。无示。无说。
非施非悭。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进非怠。非定非乱。非智非愚。
非来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观如来。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二正演玄微。二。初分科略叙。
此下正宗有六品经文分四。一内护佛法。显理虗玄。有三品。即第二观如来品。明自利行。答第一问。第三菩萨行品。明利他行。答第二问。及第三问。第四二谛品。明二护所依正理。二外护国土。显法妙利。即第五护国品。三报恩供养。显果难思。即第六不思议品。四宏经相貌。显行无尽。即第七奉持品。也。
△二依科释文。四。初内护佛法。显理虗玄二。初略。开二护。二。初当品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