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仁王护国般若经卷第四

娜谟(归命)啰怛娜(宝)怛啰夜野(三。顺此方言。即归命三宝。上总。下别)娜莫(顶礼)阿哩夜(圣者)吠路者娜野(徧照)怛他[萨/木]多夜(如来)啰诃谛(应供)三藐三没䭾野(正等觉。即顶礼圣者徧照如来。应供正等觉。上佛宝。其法宝在宗旨中。故此略耳。下僧宝)娜莫(亦云稽首)阿哩野(圣者)三满多(普)䟦捺啰野(贤)冐地萨怛嚩野(略云菩萨)摩贺萨怛嚩野(大勇猛)摩贺迦噜抳迦野(大悲者即稽首圣者普贤菩萨大勇猛大悲者。次正明宗旨)怛你野他(所为)枳穰那(智)钵啰你闭(灯)恶乞叉野(无尽)句势(藏。即所为智灯无尽藏)钵啰底婆娜(辨才)嚩底(具。即辨才具)萨嚩(一切)没䭾(佛)嚩卢枳谛(所观。即一切佛所观)喻誐(相应)跛哩你涩跛宁(圆成。顺此方言。即圆成相应)俨避啰(甚深)努啰嚩誐系(难测。即前圆成甚深难测)底哩野特嚩(三世)跛哩你涩跛宁(圆成。即三世圆成)冐地质多(正觉心)散惹娜你(能生。顺此方言。即能生正觉心)萨嚩毗矖迦毗色讫谛(以灌顶法。而灌其顶)达磨(法)娑誐啰(海)三步谛(出生。即从法海出生无碍解)阿暮伽(无间断)室啰嚩儜(闻。顺此方言。于诸佛所。无间听闻)摩贺(大)三满多(普)䟦捺啰(贤)步弥(地)涅哩野谛(出生。顺此方言。即出生大普贤地)尾野羯啰拏(受记)跛哩钵啰跛你(获得。顺此方言。获得受记)萨啰悉䭾(成就人)那么塞讫哩谛(作礼。即十地人之所作礼)萨嚩(一切)冐地萨怛嚩(略云菩萨)散惹娜你(出生。顺此方言。出生一切菩萨)婆誐嚩底(世尊)没䭾(觉)么谛(母。顺此方言。佛世尊母)阿啰弥迦啰弥阿啰拏迦啰你(此十二字。其义深密。唯佛能知。依字释者。亦得者为三业清净)摩贺(大)钵啰枳穰(极智)播啰弭谛(离义到义)娑嚩贺(无住义。即大极智。离此到彼。无住涅槃)

△三流通分。

嘱累品第八

初来意者。前明正宗。当机受法。正宗既陈。流通将演。故次来也。又前之六品。开济现在。此之一品。传芳末叶。故次来也。二释名。嘱谓付嘱。累即重累。付而嘱之。俾弘宣正法。期佛种不断也。又嘱此圣教。国王奉持。建立百座。永除七难。

△三解经四。初述时付嘱二。初劝诫述时。

佛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吾灭度后。

金棺掩耀。玉毫收彩。乃示灭耳。

正法欲灭。后五十年。

正法一千年。将欲灭时。后五十年。多闻牢固时。

后五百年。

像法一千年。后五百年。鬬诤牢固时。

后五千年。无佛法僧。

末法一万年。取后五千年。三宝衰微。故云无也。如河少水。亦得云无水耳。

△二以经付嘱。

此经三宝。付诸国王。建立守护。

上付外护。次明内护。

令我四部诸弟子等。受持读诵。解其义理。

先明自利。后乃利他。

广为众生。宣说法要。令其修习。出离生死。

增修熏习。前诸观门。出离分段变易生死。

△二恶主灭法二。先别列文六。初叙灭佛法二。初立法制僧。

大王。后五浊世。

俱舍论云。劫灭将末。寿等鄙下。犹如滓秽。故名五浊。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若释楞严五浊。如长水疏。

一切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明作制法。

制者禁也。谓王言出。则禁制也。

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修行正道。亦复不听造佛塔像。

△二举喻兵奴。

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与兵奴法。等无有异。

白衣高座。喻将与主。比丘地立。如兵事将。似奴奉主。若依梵网经云。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兵奴之法。彼略疏释云。不知礼法。实为兵奴。兵奴岂非痴人。

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僧同兵奴。则灭法之由也。

△二诫灭国土。

大王。破国因缘。皆汝自作。恃威力。制四部众。不听修福。

夫修出世福。莫大于三学。是故戒出三涂。定出六欲。慧出三界。舍经律论。皆非真修也。

诸恶比丘。受别请法。

梵网经菩萨戒本。亦名请僧逾越戒。故彼经云。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房。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知识比丘。共为一心。互相亲善。斋会求福。

相知识者。同心相亲。欺诬檀信。希求福利。

是外道法。都非我教。

上之二种。皆非圣训。梵网亦云。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然宣律师。有讣请设。则篇圆顶之徒。苟不披览。曷明其轧则哉。

百姓疾疫无量苦难。当知尔时国土破灭。

王者不禀正教。行外道法。民既受苦。国亦随灭。

△三非法系僧。

大王。法末世时。国王大臣。四部弟子。各作非法。

出家弟子。若行非法。律有治罚。

横与佛教。作诸过咎。非法非律。系缚比丘。如彼狱囚。

非正法。非戒律。释上横与佛教。如彼狱囚。释上作诸过咎。

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结文可见。

△四总显自坏四。初约喻彰坏。

大王。我灭度后。四部弟子。一切国王王子。

通取世子。

百官。

该于州县。

乃是任持护三宝者。而自破灭。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

莲华面经云。佛告阿难。譬如师子。若命终时。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噉食。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噉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自毁坏故。彼经但喻内众。今经自内及外。不能持护三宝。皆自坏之。

△二约法减寿。

坏我法者。得大过咎。正法衰薄。民无正行。诸恶渐增。其寿日减。

△三别受三报。初顺现报。

无复孝子。六亲不和。

六亲谓父母兄弟夫妻。或云男女不取兄弟。

天龙不祐。恶鬼恶龙。日来侵害。

恶鬼为疾疫。恶龙为旱涝。

灾怪相继。为祸纵横。

南北曰纵。东西曰横。言其四方继为灾祸。

△二顺生报。

当堕地狱傍生饿鬼。

当堕之言。贯通二涂。非谓先堕地狱。次受傍生。后作饿鬼。

△三顺后报。

若得为人。贫穷下贱。诸根不具。

△四总喻合法二。初总喻。

如影随形。

形正则影直。业邪则报曲。喻顺现报也。

如响应声。

空谷之响。由声高低。喻顺生报也。

如人夜书。火灭字存。

火灭则无我无造无受者。字存则善恶之业亦不亡。喻顺后报也。

△二合法。

毁法果报。亦复如是。

以喻合法。故云如是。此文虽近合第三。亦远合前二。盖有毁法之言耳。

△五立籍驱役。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大小僧统。非理役使。

佛世出家者。不立记籍。亦无主司。僧中统摄。所以不同俗役驱使也。然此方有沙门统僧统之官。而领缁徒。如后魏皇始中。赵郡沙门法果。戒行精至。开演法籍。太祖征为沙门统。太宗崇信。弥加于前。永兴中。前后授辅国宜城子中信俟。又安城公。皆固让之。俗官加僧。初闻于此。复有罽宾沙门师贤。本是王种。东游凉土。复来京下。守道护教。魏帝诏贤为僧统。僧统之官。自师贤始也。

当知尔时佛法不久。

非理役使。戒德罔修。故佛与法。住世不久。

△六背圣从愚。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四部弟子。当依十方一切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

十方诸佛常所行道。即一门超出玅庄严路。以此经顿渐俱收。迟速皆益。悟者文字性离而持法。未悟者。无离文字而持义。是流通之相也。

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法。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

准梵网经。第六说过戒。今引彼三义。以消此文。一用心同。二对境同。三立制同。言用心同者。贤首广疏云。为贪利养及名闻故。说他过恶。令名利向等。即同此文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也。言对境同者。疏文又云。对国王大臣。说其过恶。令彼舍信。破坏三宝。即同此文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也。言立制同者。而有三意。一为坏信心故。比丘宜弘护三宝。遏恶扬善。以生物信。何容说过。尘黩信心。乖自利行。故须深制之也。二格量舋故。谓初心菩萨。岂免过失。理须赞其实德。成自正行。而反以恶心。苟求其短。言陈彼过。自负重𠍴。故须制也。三背恩德故。谓由三宝及戒法被身。加成胜德。当获大果。宜粉骨碎身。护持遗寄。而今反以恶言。说其罪过。背恩之甚。故须制也。经云不依我法。即彼经立制同也。

其王不别。信受此语。横立制法。不依佛戒。

然则果断可否之谓智。不有盛德大业。辨是别非。皆信受其语。则背叛佛戒。从愚立制。自此而生也。

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二总结。

大王。未来世中。国王大臣。四部弟子。自作破法破国因缘。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龙舍去。五浊转增。若具说者。穷劫不尽。

△三仁王依教三。初诸王诫心二。初闻诫悲号。

尔时十六大国王。闻说未来如是诸诫。悲啼号泣。声动三千。天地昏暗。光明不现。

△二至心依教。

时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语。不制四部出家学道。当如佛教。

△二大众悲叹。

尔时恒河沙等无量大众。皆共叹言。当尔之时。世间虗空。是无佛世。

△三约义辨名二。初匿王问。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二如来答二。初法喻双陈。

佛告大王。此经名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亦得名为甘露法药。若有服行。能愈诸疾。

般若能断烦恼之病。其犹甘露能愈诸疾。故罗什云。寂灭甘露。即实相法也。肇公亦云。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先儒又谓。甘露仁泽也。以王者爱养耆老。则甘露降。而松栢受之。亦名天酒。其甘如饴糖。食之润五藏。长年不饥渴耳。

△二喻德劝持。

大王。般若波罗蜜多。所有功德。犹如虗空。不可测量。

般若功德犹虗空。有三因缘。不可测量。故无著论云。一徧一切处故。二宽广高大殊胜故。三无尽究竟不穷故。

若有受持读诵之者。所获功德。能护仁王及诸众生。犹如垣墙。亦如城壁。

经文二喻。犹如垣墙。喻护众生。亦如城壁。喻护仁王。

是故汝等应当受持。

△四大众奉行。

佛说是经。弥勒师子吼等。无量菩萨摩诃萨。舍利弗须菩提等。无量声闻。欲界色界无量天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依文殊菩萨所问经说。有三种义。欢喜奉行。一说者清净。不为取著名利所染故。二所说清净。以如实知法体故。三得果清净。即说益也。

注仁王护国般若经卷第四(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