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47-A 心经注解序
夫虗空本无也。有气而有形。有形而有心。有心而有言。有言而有经。则心者有而有。孰疑其为无也。然而虗空心体仍然。自在故名曰无。而经中所言。从无眼界起。至以无所得。连绵一十三字。珠联贯引。不可阻遏。亦复何有乎。人即无。法自应无。故曰诸法空相。人法俱空。则心本无心。而经亦无经。观空入定。我与天一。而天反不胜其有矣。惟天不胜其有。所以为天。而佛不胜其无。所以异天。善学者悟其与天同。又悟其与天异。则有而非有。无而非无。非有无。非非有无。斯动静互根。而可以归儒。可以入道矣。
万历丁巳中秋日来云居士继明诸万里序
摩诃大也。般若智慧也。波罗彼岸也。密和也。多众也。心本也。经径也。本诸心而经诸行也。然智慧非聪明。情识之谓也。识有生而有死。悟无得而无失。动则不被境瞒。静则不滞莾荡。方是智慧也。又何谓彼岸也。言迷生死者在此。超生死者在彼。原无涯岸。任心而分也。又何谓密多也。言煅成一味清净真心种性。和而无参杂也。心经者何。言静乃心体。静外无心。而心外无径也。是命名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