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谓下。释上真如二字。即是胜义真实名故。亦言下。复释颂中亦字。为显胜义。不但名真如。亦有法界实际等名。如余论中广释。此性下。释成实性。即唯识性故。于前后二种义中。简别虗妄。及世俗有。
△三别释前科竟。下四结非了义。
前二句。颂资粮位分际。谓从初发心。乃至未起加行时。名资粮位。后二句。颂此位中功行。谓此位中。虽欲求证唯识性。而无伏灭二取功能。言二取者谓名言取。我执取。即是所知烦恼二障。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三。一释前二句。
总结十种义类无边。略示纲要问。十行十地。何依何修。答。十于十地。虽实皆修而随相增。地地修一。问。十地。行门。差别无量。何唯十种。答。虽十地有无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十二总结竟。
△二十胜行竟。下三十重障分二。一正释十种。
科从七卷中答外问分五。一假说我法。二种种分别。三生死相续。四经说三性。八卷竟。此五法无自性分三。一牒义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