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于下。约四无记简。四无记中是异熟生无记。非余三种。彼威下。明简意。势用薄弱故。不障理智故。此名下。通妨。问。此障既能覆智障理。何言无覆无记。释云。不障人空智。于二乘名无覆。能障法空智。于菩萨名有覆。
论曰下。释。先释初一句。初句承前。次二句起后。见道起已者。见道位有三心。初心断惑。即无间道。中心证理。即解脱道。后心起修。即胜进道。此当后心。余障。谓俱生烦恼所知。后二句正释颂。或离下。复释。皆如文。
又前下。约二利明不增减。初三利他。布施资财。饶益于彼。持戒自轨。不损恼彼。忍辱无违。堪忍彼恼。次三自利。问。定能伏惑。智能断惑。可得对治之名。精进不然。何名对治。释云。精勤修习对治烦恼行故。亦得治名。
若有下。大章明唯识性。初句蹑前三性。次句问后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