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文卷下
第六卷
- ○二善位心所(三)
- 初结前问后(巳)
- 次举本显答(颂)
- 三末论释成(三)
- 初正释颂文(二)
- 初总标(论)
- 次别释(二)
- 初释信等(八)
- 初释信(二)
- 初明正义(二)
- 初正释(二)
- 初略明(云)
- 次转释(能)
- 次料简(二)
- 初简自相(二)
- 初问(忍)
- 次答(岂)
- 次简心净(二)
- 初问(此)
- 次答(此)
- 初简自相(二)
- 初正释(二)
- 次斥异解(有)
- 初明正义(二)
- 二释惭愧(二)
- 初正释(二)
- 初惭(云)
- 次愧(云)
- 次料简(三)
- 初标会显扬(差)
- 次正简通别(二)
- 初难简外宗执通为别(若)
- 次反难内宗别相同通(二)
- 初难别相同通(二)
- 初难(崇)
- 次释(虽)
- 次救通有别义(二)
- 初救(岂)
- 次破(汝)
- 初难别相同通(二)
- 三复通圣教(然)
- 初正释(二)
- 三释无贪等(二)
- 初总明(无)
- 次别释(二)
- 初释前二(二)
- 初别释(二)
- 初无贪(云)
- 次无嗔(云)
- 次通简(善)
- 初别释(二)
- 次释无痴(二)
- 初正释(云)
- 次料简(二)
- 初师即慧(有)
- 次师非慧(四)
- 初正明有体(有)
- 二斥前解非(若)
- 三通前引论(然)
- 四释成有体(以)
- 初释前二(二)
- 四释勤(二)
- 初略明(勤)
- 次转释(二)
- 初总表唯善(勇)
- 次别明差别(此)
- 五释轻安(安)
- 六释不放逸(二)
- 初正释(三)
- 初略明(不)
- 次转释(阙)
- 三释妨(虽)
- 次料简(二)
- 初明防修非此相用(二)
- 初难(岂)
- 次释(防)
- 次明四法有防修用(二)
- 初难(勤)
- 次释(汝)
- 初明防修非此相用(二)
- 初正释(三)
- 七释行舍(二)
- 初正释(二)
- 初略明(云)
- 次转释(谓)
- 次简异(由)
- 初正释(二)
- 八释不害(二)
- 初明正义(二)
- 初略明(云)
- 次转释(谓)
- 次斥异解(二)
- 初叙(有)
- 次破(无)
- 初明正义(二)
- 初释信(二)
- 次释及字○
- 初释信等(八)
- 次料简别立○
- 三诸门分别○
- 初正释颂文(二)
- ○次释及字(二)
- 初正释所显欣等(二)
- 初正明及义(及)
- 次别释欣等(六)
- 初欣等五(欣)
- 二厌等三(厌)
- 三不覆等三(不)
- 四不慢(有)
- 五不疑(有)
- 六不散乱等四(不)
- 次简示悔等不翻(悔)
- 初正释所显欣等(二)
- ○次料简别立(二)
- 初约立不立义简(二)
- 初问(何)
- 次答(二)
- 初约相用答(相)
- 次约偏胜答(二)
- 初正释(又)
- 次释妨(害)
- 次约染多净少简(二)
- 初问(染)
- 次答(净)
- 初约立不立义简(二)
- ○三诸门分别(十)
- 初假实门(此)
- 二徧不徧门(二)
- 初师立四徧七不定徧(二)
- 初正立(有)
- 次引证(论)
- 次师立十徧轻安不徧(三)
- 初斥前非(有)
- 次通论意(论)
- 三申正义(二)
- 初总释十一(应)
- 次别简轻安(二)
- 初师(有)
- 次师(有)
- 初师立四徧七不定徧(二)
- 三诸识相应门(此)
- 四诸受相应门(此)
- 五别境相应门(此)
- 六三性相摄门(十)
- 七三界系属门(轻)
- 八学等相摄门(皆)
- 九三断相摄门(非)
- 十结例余门(余)
- ○三根本烦恼(三)
- 初结前问后(如)
- 次举本颂答(颂)
- 三末论释成(二)
- 初正释颂文(二)
- 初略释通名(论)
- 次广释别相(六)
- 初释贪(云)
- 二释嗔(云)
- 三释痴(云)
- 四释慢(二)
- 初正释体用(云)
- 次别显差别(此)
- 五释疑(二)
- 初正释体用(云)
- 次别简体性(二)
- 初师以慧为体(有)
- 次师别有自体(有)
- 六释恶见(二)
- 初正释体用(云)
- 次别示行相(二)
- 初标(此)
- 次释(二)
- 初正释五见(五)
- 初身见(一)
- 二边见(二)
- 三邪见(三)
- 四见取(四)
- 五戒禁取(五)
- 次通二取妨(然)
- 初正释五见(五)
- 次诸门分别○
- 初正释颂文(二)
- ○次诸门分别(十一)
- 初俱生分别门(二)
- 初通判十惑(如)
- 次别判边见(二)
- 初标(边)
- 次释(二)
- 初师俱生唯断(有)
- 次师常亦俱生(有)
- 二自类相应门(二)
- 初征(此)
- 次释(六)
- 初以贪为首对余八(贪)
- 二以瞋为首对余七(瞋)
- 三以慢为首对余六(慢)
- 四以疑为首对五见(疑)
- 五五见自类不相应(五)
- 六以痴为首对余九(痴)
- 三诸识相应门(此)
- 四诸受相应门(二)
- 初征(此)
- 次释(二)
- 初依实义释(四)
- 初贪瞋痴(贪)
- 二慢(二)
- 初初师(有)
- 次次师(有)
- 三疑后三见(疑)
- 四身边二见(二)
- 初初师(有)
- 次次师(有)
- 次随麤相释(二)
- 初惑受对论(此)
- 次兼界地论(贪)
- 初依实义释(四)
- 五别境相应门(此)
- 六三性相摄门(此)
- 七界系现缘门(二)
- 初征(此)
- 次释(三)
- 初三界系属(嗔)
- 次三界现起(二)
- 初明下不起上惑(生)
- 次明上能起下惑(二)
- 初正释(生)
- 次通妨(五)
- 三三界相缘(二)
- 初下惑缘上(二)
- 初正释(下)
- 次通妨(而)
- 次上惑缘下(二)
- 初正释(上)
- 次通妨(下)
- 初下惑缘上(二)
- 八学等相摄门(此)
- 九三断相摄门(二)
- 初征(此)
- 次释(二)
- 初简非所断(非)
- 次明见修断(二)
- 初总明(分)
- 次别释(二)
- 初约粗相释唯见所断(二)
- 初明十皆顿断(见)
- 次广明迷谛相(三)
- 初标(然)
- 次释(二)
- 初总迷(总)
- 次别迷(二)
- 初总明(别)
- 次别释(二)
- 初二唯迷苦(身)
- 次八通迷四(二)
- 初明十总迷苦(谓)
- 次明八通迷三(显)
- 三结(迷)
- 次依委细释通修所断(二)
- 初标后指前(委)
- 次释成修断(二)
- 初五别迷苦谛(俱)
- 次四通迷四谛(瞋)
- 初约粗相释唯见所断(二)
- 十随境立名门(三)
- 初有事无事烦恼(虽)
- 次有漏无漏烦恼(彼)
- 三事境名境烦恼(缘)
- 十一结例余门(余)
- 初俱生分别门(二)
- ○四诸随烦恼(三)
- 初结前问后(巳)
- 次举本颂答(颂)
- 三末诸释成(二)
- 初正释颂文(三)
- 初略释通名(二)
- 初正释名(论)
- 次分类别(此)
- 次广释别相(三)
- 初小随(十)
- 初释忿(云)
- 二释恨(云)
- 三释覆(二)
- 初释体用(云)
- 次明分位(二)
- 初师唯痴摄(有)
- 次师贪痴摄(有)
- 四释恼(云)
- 五释嫉(云)
- 六释悭(云)
- 七释诳(云)
- 八释谄(云)
- 九释害(云)
- 十释憍(云)
- 次中随(二)
- 初正释(二)
- 初无惭(云)
- 次无愧(云)
- 次通简(三)
- 初会通显扬(不)
- 次正简通别(二)
- 初斥外家执通为别(若)
- 次示别相皆徧染心(不)
- 三复会圣教(然)
- 初正释(二)
- 三大随(八)
- 初掉举(二)
- 初释体用(云)
- 次明等流(三)
- 初师贪分摄(有)
- 次师等分摄(有)
- 三师等流性(五)
- 初正立有性(有)
- 二斥初师非(非)
- 三释世俗妨(而)
- 四正立别相(掉)
- 五斥次师非(若)
- 二惽沉(二)
- 初释体用(云)
- 次明等流(三)
- 初师痴分摄(有)
- 次师等分摄(有)
- 三师等流性(五)
- 初正立有性(有)
- 二通世俗妨(随)
- 三正立别相(惛)
- 四斥次师非(若)
- 五与痴辩异(此)
- 三不信(二)
- 初释体用(云)
- 次明等流(三)
- 初翻信显相(不)
- 次正立别相(然)
- 三简不忍等(由)
- 四懈怠(二)
- 初正明(云)
- 次简异(于)
- 五放逸(二)
- 初释体用(云)
- 次明分位(三)
- 初正立(谓)
- 次释妨(虽)
- 三指同不放逸(推)
- 六失念(二)
- 初释体用(云)
- 次明分位(有)
- 七散乱(二)
- 初释体用(云)
- 次明分位(三)
- 初师痴分摄(有)
- 次师等分摄(有)
- 三师等流性(四)
- 初正立有体(有)
- 二正立别相(散)
- 三斥前师非(若)
- 四对掉举简(二)
- 初约作用简(二)
- 初问(掉)
- 次答(彼)
- 次约徧染简
- 次答(或)
- 初问(染)
- 初约作用简(二)
- 八不正知(二)
- 初释体用(云)
- 次明分位(有)
- 初掉举(二)
- 初小随(十)
- 三释与并及言○
- 初略释通名(二)
- 次诸门分别○
- 初正释颂文(三)
- ○三释与并及言(三)
- 初显随烦恼非唯二十(与)
- 次简颂所说唯有二十(唯)
- 三结示余染皆此所摄(此)
- ○次诸门分别(十二)
- 初假实门(如)
- 二俱生分别门(二)
- 三自类相应门(三)
- 初小随(此)
- 次中随(中)
- 三大随(二)
- 初正释(论)
- 次通妨(有)
- 四诸识相应门(此)
- 五诸受相应门(二)
- 初依实义释(由)
- 次随麤相释(若)
- 六别境相应门(如)
- 七根本相应门(中)
- 八三性相摄门(小)
- 九界摄现缘门(三)
- 初三界系属(小)
- 次三界现起(生)
- 三三界相缘(中)
- 十学等相摄门(二)
- 十一三断相摄门(二)
- 初判后十(后)
- 次判前十(前)
- 十二随境立名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