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28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此中前十四行半。广明三能变相。次有八行。广明所变唯识)。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初阿赖耶识(一自相门)。异熟(二果相门)一切种(三因相门)。不可知执受。处了(不可知三字。四不可知门。执受处三字。五所缘门。了字。六行相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七心所相应门)唯舍受(八受俱门)。是无覆无记(九三性门)。触等亦如是(十心所例王门)。恒转如暴流(十一因果法瑜门)。阿罗汉位舍(十二伏断位次门)。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颂曰。
由彼彼徧计。徧计种种物。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此玄奘师叙述之辞也。按佛灭后九百年。世亲菩萨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作三十颂。同时有亲胜火辩二师造释。又二百年。次有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护法八大论师相继造释。而护法立义最为周足。奘师宗之。故云护法等菩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