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30

观所缘缘论会释

以能发识比知有根者。谓根非现量。唯比量可知。此但功能。非外所造者。谓根与境。不同处故。发识功能。名为内处。即是五根。所缘之境。名为外处。即是五尘。以外所造。名为尘义。故本下。正释前二句。功能发识理无别故者。谓发识功能。名胜义根。但取发识。即名为根。更无别义。在识在余虽不可说者。谓色不离识。名为在识。心外有法。名为在余。不论内色外色。唯取发识。名胜义根。故云虽不可说。然而心外执有极微和合诸法。以理推之。既非实有。定应许此。发识之色。在识非余。此根下。释后二句。谓此下。释成展转为因的义。成熟位者。即此果报熟位也。谓由五根功能。于果报位。生起现识体上五内境色。名相分色。由内境色。复能引起当来异熟果上五根功能。名胜义根。前云外所造。今云内境色者。前分根境。故说外造。此不离识。故名内境。释论云。此中内声。言不离识。本无其外。望谁为内。故知内外之名。随情假立。根境下。显示唯识义。谓根境识三。即相见分。同自证分。故名为一。色心各别。复名为异。同体用别。名为非一。用别体同。又名非异。谛了唯识随乐应说。苟非谛了。逐触成邪。如是下。结显内色为所缘缘。理善成立。意破余乘妄执心外极微和合为所缘缘。俱非理也。

观所缘缘论会释(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