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品者。异同品也。谓于下释异义。盖于异处无同所立。故名为异。若有下立量显异。谓若有法是常。因非所作。喻如虗空。则三支皆异于同。故得无同所立也。龙树云。应以非作证其常。或以无常成所作。即斯义矣。
△三释徧相。
此就同品无常因。以释徧相也。此中指同品因中。谓于所作等二因。随得一因。全是无常。则因徧宗法。故云徧是宗法。
于同下明所作因是宗法意。盖由所作等。于同品定有。异品徧无。故得是无常因。故龙树云。所作性故。能成无常。又云。为于所比。显宗法性。故说因言。以能显宗。故能成宗也。然上因性有其二种。谓生因了因。生因如种生芽。了因如灯照物。此各有三。生因三者。一言生因。二智生因。三义生因。了因三者。一智了因。二言了因。三义了因。广如龙树论说。
△三释喻分二。初举数标列。
已说下对前总结也。由前标云。宗等多言名为能立。上已广说。故此总结。自如说下。结前三分。以明能立极成也。
远离言者。谓于异中。无同所立故。得无常等三法远离。而能立法极成矣。初门竟。
△二似能立分三。初明宗过分三。初标宗列过。
结前九过之言。以归宗也。夫立比量。必先以智达万法因。则凡所立量。随自相而不违。宗必成。果必有也。今此所立。既与现量等相违。是违诸法自相。则宗不成。而无果故。名似立宗也。遣即违义。
不容成者。谓于前九。一有相违。则不容成立也。
立无果者。谓宗既不成。则无果矣。
△二明因过分二。初蹑前标后。
此正言因以略宗也。具足应云。如有成宗声为无常。因云所作性故。此因但是立者自许。若对声显常宗。论所作因。敌者弗许。名随一不成。故龙树云。又如敌论不同许者。如对声显论。所作性故。
声显者。瑜伽第六云。外声论师。谓声相常住。无生无灭。然由吐宣。方得显了。故名声显。
同品一分转异品徧转者。如说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此中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电空等为其同品。此无常性。于电等有。于空等无。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异品。于彼徧有。此因以电以瓶为同法故。
亦是不定。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
夫言因者。必于同品徧有异品徧无。方是正因。今于同品。但一分转。异品反徧转。斯则有处不有。无处不无。故成过也。
如说下立量。声是有法。非等为宗。因云无常性故。
非勤勇者。如风声也。
此中下辩过。谓此宗若以电空二法为同喻。则此无常因。
于电等是有。以电刹那不住。无常性故。
于空等是无。以空恒住。非无常故。此二但于电一分转。故为不定因。此宗若以瓶等为异喻。则徧有同品因性异品反徧转。葢此无常因。以瓶与电。皆属同法故。今以瓶为异喻。实滥同因故。亦为不定因。
为如下出同相。为瓶电等。皆是无常性故。是勤勇非勤勇等是宗。此宗于同异中。虽俱无过。然此但出因过。不论宗过有无也。
此于同异喻。皆一分转。故名俱品一分转。以违同品徧有异品徧无。所以成过也。
如说下立量。此中下辩过。谓此常宗若以空微二法为同喻。则此无质碍因。于虗空等是有。以虗空无质碍故。于极微等是无。以极微质碍性故。此二但于空一分转故。为不定因。若以瓶乐二法为异喻。则于乐等是有。以乐无质碍故。于瓶等是无。以瓶质碍故。此二于乐一分转。是故下结过。谓此因以乐以空。皆属同法故。乐既与空同法。今反以为异喻。则异品不徧无故。亦为不定因也。
比谓比类。量谓量度。如隔山见烟。必知是火。虽未亲见。亦非谬也。以先证知诸法本因。后方立量故。众相即指因中三相。
义即宗义也。三种即同异徧三。由此三相为因。令闻者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无常等。故名比量。
△二总结二量。
若不下标似能破。谓于下释也。葢于他真能立中妄斥其过。名似能破。谓于圆满有缺减言等。
以不下释上似破所以也。
彼无下谓彼既无过。不得于中求其有过。故云且止斯事也。龙树论中似破有多种。为避文繁。此不具录。
△后结略指广。
科文分四。
△初明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