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58
结前九种带过。所言遣者。是远离义。言自相者。是法性义。如瓶衣等。无常为自相。虗空等义。常为自相。若以瓶衣为常。虗空等义又为无常。是谓遣诸法自相门。故不容成。立亦无果。以不生智。是无果义。故名似立宗过。
△二别释九种竟。通上一释似宗竟。下二释似因分二。一结前总标。
智有分别。于诸法中不证自相。随起名言。名为异转。由不了知无常等义。又非比量。但于见闻随起名言种子所有分别。名似现量。故释云。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何以故。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
△五释似现量门竟。下六释似比量门。
似能破门。容有二义。若能立门自带有过。敌者不能正显其非。是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故。若能立门本无有过。冈冐于他。亦非真破。以彼无过。且止斯事。余义如文。词不繁赘。
△八释似能破门竟。通上二通释竟。下三结显。
△将释此论。科文分四。一释题目。二释论主。三释译师。四释论文。且初释题目。
因者。格诸法之比量。明者。照诸法之正智。非正智无以照诸法本因。非比量无以格诸法自相。是以据比量正智能入诸法正理也。故论主以极成有法极成能别为宗。徧是宗法为因。显因同品为喻。岂非因明入正理乎葢因。者是比量义。而有三支。以三支比量为因。名因言生智了为果名明。趋进得本名入。简别偏邪名正。诸法自相名理。宾主较言名论。故云因明入正理论。斯乃观察义中秘键关钥。权衡智畔妙转灵枢。诠论量之指归。叙折邪之轨式。苟于一法因明。入一法正理。万法因明。入万法正理。正理既得。正智昭然。如是则能彻穷诸法源头。事事无碍。岂易言哉。但患见谛不亲。立量不真耳。或谓斯典无宜于此方。愚未能知也。
△一释题目竟。下二释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