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四

○往生录第四

(夫徃生传录者。伏为三灾劫。近五浊时。临入地狱者如牛毛。生莲池者若麟角。是以释迦调御遗圣教于阎浮。弥陀世尊度众生于末法。故得慈光愿摄佛力难思。有愿必迎。无机不被。我等宿生何幸得遇斯门欲报佛恩。輙集忏法。援引徃生事迹。非敢攻乎异端。依凭传记明文。寔谓述而不作。欲知安养路。先看徃生人)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引教比证。次明往生传录。是以愽来教典。该括古今。开释疑情。迳超信地。若登彼岸。舟固可忘。来者问津。斯言勿忽。无輙悔堕。悮认疑城。欲求往生。先应礼忏。救拔我等。无始至今。罪障消灭。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世自在王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三十六俱胝佛
  • 南无西方现在一切诸佛
  • 南无无量寿佛
  • 南无无量蕴佛
  • 南无无量光佛
  • 南无无量幢佛
  • 南无大自在佛
  • 南无大光佛
  • 南无光燄佛
  • 南无大宝幢佛
  • 南无放光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西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善根心耳。一一谛听。定意散心。作观念佛。一日七朝。一声十念。依经修持。见闻随喜。尽得往生。极乐世界各如本传。

参军仲回 问疑往生

(徃生传云。王仲回。光州司士参军也。无为郡人。因陈本郡。圬垾水利。大司农得其实请。朝廷推恩。乃有是命。其为徃信厚。未甞与人校短长。天衣怀禅师住鑯佛道场时。亦甞诸问。而乡里以善人称之。既而信向净土。未具深心耳。至元祐初。问余曰。经典多教。念弥陀生净土。祖师则云。心即是净土。不用更生西方。其不同何耶。答曰。实际理地。无佛无众生。无乐无苦。无寿无夭。又何净秽之有。岂得更以生不生为心耶。此理夺事也。然而处此界者。是众生乎。是佛乎。若是佛境界。则非众生。又何苦乐寿夭净秽之有哉。试自忖思。或未出众生之境。则安可不信教典。志心念弥陀。而求生净土哉。净则非秽。乐则无苦。寿则无夭矣。于无念中起念。于无生中求生。此以事夺理也。故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又问如何得念不间断。答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司士忻跃而去。至二年十二月旦之夕。余守丹阳郡。忽梦司士云。向蒙指示净土。今得生。特来相谢。乃再拜而去。翌日召丹徒。令阵安止语其梦。盖陈令深信净土故也。后数日。得司士之子进士术。哀计乃知信。然又闻司士未亡七日前。预知时至。与乡旧为别。余弟仵亦在坐。屡有见谢之语。然则司士决生净土矣。元祐四年四月八日。无为杰述)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四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