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报忏悔
又第一七日后三日半灭时。造恶业者。现三怖四畏等相。三怖者。即三恶趣也。四畏者。大海波涛声。日月天响声。起大劫火声。大风发起声等。此声出时。起于怖畏。受如是报。自后亲属等。若修善作福。犹如婴儿。自亦修福。若亲属等造罪。于苦加苦。更亦起怖。受大苦报。罪报忏悔。
若实修善似举明灯。炤彼虗伪恶习业障。无明黑暗。悉摧坏也。集福修善忏悔等。第一七日中紧切追荐。则后七七日中。易得度脱也。若第一七日中。若不紧切追荐。后七七日中。难救拔也。所以者何。上品修善人。及人道欲界天色界天中有身之寿命者。第三七日内。决受生去。彼时分别善恶道时。现自性中有身位不定也。前七日中有身。悉是自体化故。所以有情亦不定。正觉亦不定。犹如虗空。不解则轮回有情。悟心则清净正觉。故位不定也。中品修善者。人及非天等。受中有身寿命者。五七日中。而受生去。若作不善者。堕三恶趣。其中有身寿命。七七四十九日中七番死时受报。偈曰。
又最明了悟本续中。说五种身。一现有身。由善恶业力。而起现在分现身。身色和合。是此身体。二死有身。现身命终是现尸身。三中有身。回恶入善退善入恶。放逸力故。善恶相和。始从第一日半。乃至第七末日之六分内。七种业持故。住此者。第一七日中。上三日半。未起觉知相故。不在中有之内。后三日半。起地狱中有之相。第二七日起饿鬼中有之相。第三七日起畜生中有之相。第四七日现人趣中有之相。第五七日现修罗中有之相。第六七日现天趣中有之相。第七七日中上六分者。起解脱之中有身也。四生有身者。第七七日。处是最后一分。五后有身者。是后受身。若上品大善。及重罪人者。第一七日内。善升恶降。各自果报分明。若中品善恶因果。第三七日内分明。若下品善恶因果。四十九日。上升下降分明。若是下之上品。一百日中分明。第三下品中者。一年之内分明。第四下之下品者。三年具毕分明。彼等之间。现中有相。惊怖不断住。恐惧中有后。其身速不起也。罪报忏悔。
又俱舍论。中有身以九门解释。
言胎生卵生二之中有身者。依彼业得眼。远见生处。父母和合之时。生颠倒心。速受生去。湿生之中有身者。若或遇受生缘时。不拣近远。皆闻香气。嗅彼香故。起染著心。即时受生业力别故。香亦好恶。而不同也。化生之中有身者。若受生缘会时。不拣近远。见受生处。而生爱染。即便受生随业善恶处。分净秽也。罪报忏悔。
又世友尊者曰。彼中有身。极迟者。住七日已。而便受生。法师救言。中有身者。住时不定。以受生缘有迟速故。若生缘未会。中有恒在。婆沙论中说。摩达多言。中有极迟。住七七四十九日内。决定受生也。问曰。若七七日内。生缘和合。则可尔。若生缘未会。彼坏耶。答曰。彼亦不坏。若生缘未会。则数死数生。不断坏也。又说彼生缘多时不会者。此中有身住多时也。乃至缘和合时。方受生也。若未遇缘。同类中生也。又佛说灌顶冢墓因缘四方神呪经云。阿难问于佛言。若人已死。将置山野中。造作坟墓。彼魂神在彼坟墓中不。佛言。有在有不在。阿难复问。云何有在有不在耶。佛言。在者。若人在现世时。不种善根。不识三宝。又亦不造恶。于善无所受福。于恶亦无所受苦。又无修善者。善知识故。在彼坟墓中。由无去处。故言在也。阿难又问。何者不在。佛言。不在者。若前生现在世时。作大福善勤修道故。生三十三天受福乐也。若生人中。生尊贵家。自然快乐。随意受生。是以言不在也。若先现在世时。杀生祭神。不信真正邪见自养谄诳暪昧故。堕饿鬼中。具受众苦。游历地狱。故言不在彼坟基也。佛言。又言在者。若作五谷鬼魅。髓骨未朽坏之间。有微少魂神。若骨已朽坏者。彼魂即时灭。无有热气。不能作人祸福也。若魂识未灭之间。亲属等于近日死者。不修福善。又行邪妄故。堕鬼神中。或树木杂物。为魑魅鬼。亦不受天福。地狱亦不收。徧观世间。游历聚落。由无天食故。恼触于人。作诸变异。令人心迷。若诸邪师。于彼依止作神。求福田事。愿得长寿。愚痴邪见。杀生求祭。命终之后。堕地狱饿鬼等中。无有出期。由此不应放逸。罪报忏悔。
乃至释种童子。又白佛言。凡夫冢基地中。依止鬼神岂实。答言。我先所说凡夫冢基中。有神魂者。悉变化为五谷鬼魅。若横死无依止处者。依止于彼草木林树。为魑魅鬼。若无饮食。往来人间。作诸变异。惊怖于人。凡夫众生。由闻此故。即时求福。谓是天神。罪报忏悔。
上来依经诸论本续剂门中所说中有身。委细推穷。令诸人闻。莫似每日轻浮而过。起厌悔心。若非上品修善故。其余应习。迁神要门。开净梵眼。求生净土。是捷疾径。
我等为无明所覆。于恶趣中有业报。不识罪因。今遇道场。方始觉知。归命毗卢遮那如来。及一切贤圣海众。烧香散华。受中有业。发露忏悔。不敢覆藏。由此因缘。我及法界众生海。受恶趣中有业一切众罪。悉愿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