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卷第三十九

第三十九晌

直言赞佛

如来始坐道场时
一切大地皆摇动
十方世界悉蒙光
六趣众生咸离苦
佛现无量种种身
转于清净妙法轮
乃至三世一切劫
求其边际不可得
宝座高广最无等
徧满十方无量界
以种种妙相庄严
佛住彼土难思议
或于无量诸世界
示现出家成佛道
乃至最后般涅槃
分布其身起塔庙
如是种种无边行
导师演说佛所在
世尊所有大功德
誓愿修行悉令尽
以彼善根回向时
住于如是方便法
如是修习菩提行
其心毕竟无厌怠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十身无碍本尊毗卢遮那佛
  • 南无大慈大悲五百誓愿五浊救苦释迦牟尼佛
  • 南无东方满月世界十二上愿五浊救苦药师琉璃光王佛
  •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五浊救苦阿弥陀佛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士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圆满教海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主于行愿真理普贤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主于信解证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慈大悲五浊救苦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南无大愿弘深五浊救苦出无佛世安慰人心常住琰魔罗界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士中十信菩萨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徧法界刹海微尘数菩萨一切海众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末会中修证五相处五十五圣者
  •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末会中圆器上根百城求法一生之内菩萨行圆为末世顿门修证轨范善财菩萨摩诃萨
  • 南无十方三世尽虗空界微尘刹土中法身色身形相舍利宝塔寺宇一切佛事又于法藏及讲法处菩萨贤圣一切海众
  • 南无大愿掼甲求生净土末浊夏国护持正法护法国师
  •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海本尊毗卢遮那佛
十方尽归命
灭罪增净信
愿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次不报四恩忏悔

惟愿帝网无尽佛法僧宝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海会圣众。世出世神。慈悲本愿。放大光明。炤于法会。证盟护念。哀愍摄受。愿我及一切众生海。自从无始直至今时。无明葢覆。不知恩德。不能报恩。一切罪障。发露忏悔。

心地观经云。尔时佛告五百长者言。善男子。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饍。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旃檀沈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较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思及未形。始自受胎。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遂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恩。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噉母血。及出胎。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皆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他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瀑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又经云。承侍父母之福。与承侍一生补处菩萨福德齐等。若人承侍五百罗汉。不如承侍生身父母。由是父母恩重故。佛担父棺。三千震动。知父母恩重故。佛灭虽三重氎褁。母来复起问讯。此皆为不孝众生。而示迹矣。是以我等自多劫来。或父母处弃于孝行礼仪。杀害打骂。呵责说过。三业错失。六根违礼。造罪无量。今皆忏悔。

次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著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复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行愿经云。尽法界虗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若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悉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又首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煑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若和合者。同于变化。终始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彼一切众生者。今我及汝处有大恩故。因何不报。是故我等。自从无始。无明障覆。于诸众生。不知报恩。今皆忏悔。

国王恩者。福德最胜。虽生人间。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诸天子等。恒与其力常护持故。于其国界山河大地。尽大海际。属于国王。一人福德。胜过一切众生福故。是大圣王。以正法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譬如世间一切堂殿。柱为根本。人民丰乐。王为根本。依王有故。亦如梵王。能生万物。圣王能生治国之法。利众生故。如日天子。能炤世间。圣王亦能观察天下人安乐故。王失正治。人无所依。若以正化。八大恐怖。不入其国。所谓他国侵逼。自界叛逆。恶鬼疾病。国土讥馑。非时风雨。过时风雨。日月薄蚀。星宿变怪。人王正化。利益人民。如是八难。不能侵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爱念无比。怜愍饶益。常与安乐。昼夜不舍。国大圣王亦复如是。等示群生。如同一子。拥护之心。昼夜无舍。如是人王。令修十善。名福德主。若不令修。名非福主。所以者何。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得福。皆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国王。常获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恶业。亦复如是。同其事故。一切国内。田地园林所生之物。皆为七分。亦复如是。若有人王。成就正见。如法化世。名为天王。以天善法。化世间故。诸天善人。及护世王。常来加护。守王宫故。虽处人间。修行天业。赏罚之心。无徧党故。一切圣王法皆如是。如是圣主。名正法王。以是因缘。成就十德。一名能炤。以智慧眼。炤世间故。二名庄严。以大福智。庄严国故。三名与乐。以大安乐。与人民故。四名伏怨。一切怨敌。自然伏故。五名离怖。能却八难。离恐怖故。六名任贤。集诸贤人。评国事故。七名法本。万姓安住。依国王故。八名持世。以天王法。持世间故。九名业主。善恶诸业。属国王故。十名人主。一切人民。王为主故。一切国土。以先世福。成就如是十种胜德。大梵天王。及忉利天。常助人王。受胜妙乐。诸罗刹王。及诸神等。虽不现身。潜来卫护王及眷属。王见人民。造诸不善。不能制止。诸天神等。悉皆远离。若见修善。欢喜赞叹。尽皆唱言。我之圣王。龙天喜悦。澍甘露雨。五谷成熟。人民丰乐。若不亲近诸恶人等。普利世间。咸从正化。如意宝珠。必现王国。于王邻国。咸来归伏。人与非人。无不称叹。若有恶人。于国王内。而生逆心。于须臾顷。如是之人。福自衰灭。命终当堕地狱之中。经历畜生。备受诸苦。所以者何。由于圣王不知恩故。起诸恶逆。得如是报。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重人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所有愿求。无不称心。所以者何。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授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皆如谷响。圣主恩德。广大如是。又普贤行愿经云。诸天龙王。三年不降雨。饥馑来时。一国庶民尽死。若一时无国王者。互相杀戮。由是我等从无始劫来无明复故。不知国王恩。造种种违逆之罪。今皆忏悔。

次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报。永尽无余。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虗空。神通变化。充满世间。光明徧炤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沈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世。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诸有智者。悉能瞻仰。善男子等。唯一佛宝。具三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断德。二空所显。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无漏。一切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变现。一切诸佛。悉皆同事。善男子。其自性身。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其受用身。有二种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祗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十地满心。运身直往色究竟天。出过三界净妙国土。坐无数量大宝莲华。而不可说。海会菩萨。前后围绕。以无垢缯。系于顶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现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欲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徧周法界。四智圆满。是真报身受用法乐。一大圆镜智。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依大悲故恒缘众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双观真俗。无有间断。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一切功德。为所依止。二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佗平等无二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转五种识。得此智慧。能现一切种种化身。令诸众生成熟善业。以是因缘。名为成所作智。如是四智而为上首。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诸善男子。二者如来他受用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他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如是大小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二乘凡夫。随宜为说三乘妙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余众生。说人天教。令得人天安乐妙果。诸如来等大小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善男子。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诸善男子。如一佛实。有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利乐众生广大恩德。以是因缘。名为如来应正徧知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男子。一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及以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昙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满一切义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

善男子。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无漏能破无明烦恼业障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无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无为妙果。名为果法。如是四种。名为法宝。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善男子。诸佛所师。即是法宝。所以者何。三世诸佛。依法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以是因缘。三世如来。常能供养诸波罗蜜微妙法宝。何况三界一切众生。未得解脱。而不能敬微妙法宝。善男子。我昔曾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断生死。得大菩提。是故法宝能破一切生死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炤痴暗众生。如日天子。能照世界。法宝能救贫乏众生。如摩尼珠雨众宝故。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鼓。乐诸天故。法宝能为诸天宝阶。听闻正法。得生天故。法宝能为坚牢大船。渡生死海。到彼岸故。法宝犹如转轮圣王。能除三毒烦恼贼故。法宝能为珍妙衣服。覆葢无惭诸众生故。法宝犹如金刚甲胄。能破四魔。证菩提故。法宝犹如智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系故。法宝正是三乘宝车。运载众生。出火宅故。法宝犹如一切明灯。能炤三涂黑暗处故。法宝犹如弓箭矛矟。能镇国界摧怨敌故。法宝犹如险路导师。善诱众生。达宝所故。善男子。三世如来所说妙法。有如是等难思议事。是名法宝不思议恩。

善男子。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文殊师利及弥勒等。是菩萨僧。如舍利弗目揵连等。是声闻僧。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一切。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无量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尝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类一切众生。如郁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华。正见比丘。亦复如是。胜余众生。百千万倍。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无有穷尽。供养前三真实僧宝。所获功德。正等无异。如是四类圣凡僧宝。利乐有情。恒无暂舍。是名僧宝不思议恩。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佛言。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土。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三者与乐如天德缾。能与安乐。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𫏐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由是我等从无数劫来。无明复蔽。轻慢三宝。不能尊重。赞叹承事供养。所造罪业。无量无边。说不能尽。今皆忏悔。

善男子。我为汝等略说四种世出世间有恩之处。汝等当知修菩萨行。应报如是四种之恩。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为难报。当修何行。而报是恩。佛告诸长者言。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蜜。一者十种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蜜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无量贫穷众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悲心。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与他人。心无悋惜。身肉手足。头目髓脑。乃至身命。施来求者。如是布施。但名亲近波罗蜜多。未名真实波罗蜜多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实波罗蜜多。乃名真实能报四恩。所以者何。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无所得心。以真法施一切有情。令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人当得证菩提时。广度众生。无有穷尽。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以是因缘。名为报恩。

又有四恩。父母国王二种之恩。如同前说。上师善知识恩者。经中以二百大喻赞不能尽。涅槃经云。阿难言。善知识是入法半分因缘。佛言莫作是说。善知识者。是全因缘。从初发心乃至成佛。皆由善知识也。金刚顶经云。三世诸佛之福。与阿阇黎师一毛孔福。同等无异。又师佛等同者。金刚尖本续云。上师与佛而同等。是故应依于上师。威德王本续云。上师同等诸正觉。又上师胜于佛者。金刚尖本续云。若比千佛上师胜。应依于上师。又上师者。是第四宝。又云。上师是佛。上师是法。上师亦即是僧宝。密集本续云。供养中胜供上师。金刚尖本续又云。诸佛正法。大众三殊胜上师是第四宝。诸经论。及本续剂门中。广赞上师善知识之恩。不能具引。今恶浊世白法隐没。鬬诤时。至若不恭敬上师。更有何依怙。由是我等从多劫来。未逢上师及善知识。或遇逢时。不能以三业尊重承事。供养赞叹。又乃呵毁谤。说过非造。种种罪业。说不能尽。今皆忏悔。

次施主恩者。不可思议夫若无外护。无修行缘。施主不助。实难进道。我佛慈悲深厚故。虽入灭度。留礼与后。弟子受用。其所留福者。皆施主处有。今我等遇末法时。无戒无德。少能修习禅定智慧。受用信心施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宫殿房室。乘骑庄严。七财物。种种资具。或不应受。而妄受之。或应受用过分受之。或受后。而乃枉费。造如是等种种罪障。无量无边。今皆忏悔。

我等为无明所覆。不知罪因。不报四恩。今遇道场。方能觉知。归命毗卢遮那如来。及一切贤圣海众。烧香散华。一切业报发露忏悔。不敢覆藏。由此因缘。我及法界众生海。不能报答四恩。一切业报。愿皆清净。

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卷第三十九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