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上
叹佛
如来净妙色身。徧一切处。徧一切众生。徧一切法。徧一切国土。非至非不至。如来身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以智光明。普照明故。令一切众生世出世间诸善根业。皆得成就。以无量事。普益众生。灭恶生善。破愚为智。常放无碍智慧光明。光照诸大菩萨。次照缘觉声闻。次照决定善根众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为作未来利益因缘。令成就故(云云)。至心归命。礼大方广圆觉经中。大光明藏。问凡圣顺觉。清净慧菩萨。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躭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鄣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上明从迷而悟了。此下明依悟息妄。得悟净力。方名信位。即是初发起大菩提心也。若虽开悟。不顿发明。断劳虑心。亦无〔直〕入信也。虽有信而无根也。经云。若复有人。即知合此两势也。文阙一飜。故以一偈补之)。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鄣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第十七上
叹佛
如来应正等觉。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以知无量故。知如来心。如来智慧。为一切世间出世间智所依。而如来智无所依(一也)。又恒出生世出世智。而如来智无增减(二也)。如大海。其水潜流四天下地。及八十亿诸州中。有穿凿者。无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别我出于水。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若诸众生。观察境界。修习法门。即得智慧清净明了。而如来智平等无二。无有分别。但随众生心行异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三也)。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圆觉经中大光明藏问修证方便威德自在菩萨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无上妙觉。徧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修性差别。当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