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69
△后序论之宗旨。文中有四科。第一序次第。二遣相。三称叹。四简别是论非论。今第一序次第。
夫大分深义。厥号本无。
十二门论云。大分者即空也。非断灭空。是法身真空之理。故云深义也。
故建言宗旨。标乎实相。
实相者无相也。谓真空之体本无名相。于无相中建立。不坏假名。而谭实相耳。
开空法道。莫逾真俗。所以次释二谛显佛教门。
真空不碍于幻有故。从体起用。所以有万法。教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无过越于真俗二谛也。雪山童子为求半偈舍身。树神问曰。此偈何益。童子答曰。如是偈者诸佛所说开空法道。此出涅槃经也。已上序主。宗本义物不迁论并不真空论。故云所以次释二谛显佛教门。以佛教门出三界苦。一代时教。不越真俗二谛为门也。
但圆正之因。无上般若。至极之果。唯有涅槃。故末启重玄。明众圣之所宅。
圆正之因者涅槃正因也。无有上于般若。此序无名论也。般若无知为涅槃正因。涅槃无名为般若极果。所以前序物不迁不真空二论。后序无知无名二论。故云末启重玄。涅槃是一玄。般若是一玄。末者于物不迁不真空二论。后造此无知二论。重玄者。借老子道经中二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云明众圣之所宅。前言真俗。指前二论。不迁即俗明真。不真即真明俗。后言重玄。指后二论。俱是三贤十圣所居之处也。
序主云率愚者。谦抑之辞也。序者尔唯云。东西墙谓之序。郭璞注云。所以序别内外也。今达师序述作论元由。如东西墙为宅之序也。又序者如茧之得序。序尽一茧之丝。经书得序。序尽一经书之义理。言小招提寺者。在润州江宁县。旧是丹阳郡。始自吴朝。爰及晋宋齐梁陈六代已来。佛法兴盛。伽蓝精舍。接拣连甍。名字相参。如庄严寺。则有大庄严小庄严。招提寺亦有大小之名。大招提是梁时造。小招提是晋时造。达师是陈时人。居小招提寺为沙门也。当陈时名达者非一人。故标其寺以为别也。然此达公佛义未善文体。所作论序多有庸音。今只直取序论之大意。后之览者无至讥诮。肇论从人得名也。是后秦姚兴长安人也。俗姓张氏。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善写。历观经史。备尽坟籍。乃为儒生深味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常读老子道德章叹曰。美则美矣。然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也。后见古维摩经。披寻翫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大通实相。年方弱冠。英辩远闻。后罗什东来化诱。暂憩姑臧。肇奔往参承从什禀授。先有著述。竝将呈什。什抚机叹曰。吾所造幽深不慙于子。文辞丽美。实则相遵可同善吉者也。遂参随罗什入长安。姚兴命肇与僧叡等。居逍遥园。详定经论。因著述宗本义。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三论。涅槃无名论。是什迁化后方造也。卢山刘遗民因见此论乃叹曰。不意方袍复有平叔。呈之远公。远公乃抚机叹曰。未尝有也。因披寻翫味。遂有书问住复。什公亡后。遂以涅槃无名论。复造宝藏论三章。进上秦王。秦王姚兴答旨慇懃。敕令缮写。班诸子姪以为大训。其为时所重也如此。晋义熙十年。终于长安逍遥园。春秋三十有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