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观本依教。无教如何立观。答。根别。喻曰。此乃临急之说。不思前后相违。观既随根。根本顺教。有根无教同于本迷。若以顿顿为华严。则渐圆无教。若以法华为渐教。则顿顿无文(问言喻文皆可晓。不复记也)。
问曰。云何名为顿顿观相。答。前即后故名空。后即前故名假。前后不二名中。喻曰。后即是前何异前即是后。徒于不二前后谬立空假之名。实未能知三观相状(此问答喻亦可见)。
又自说云顿顿如法华六根清净位但云六根清净。不云先断见思。故知是顿顿。渐圆如仁王十善菩萨位。既云长别苦海即是先除见思故。知是渐顿。
问。观本依教。无教如何立观。答。根别。喻曰。此乃临急之说。不思前后相违。观既随根。根本顺教。有根无教同于本迷。若以顿顿为华严。则渐圆无教。若以法华为渐教。则顿顿无文(问言喻文皆可晓。不复记也)。
问曰。云何名为顿顿观相。答。前即后故名空。后即前故名假。前后不二名中。喻曰。后即是前何异前即是后。徒于不二前后谬立空假之名。实未能知三观相状(此问答喻亦可见)。
又自说云顿顿如法华六根清净位但云六根清净。不云先断见思。故知是顿顿。渐圆如仁王十善菩萨位。既云长别苦海即是先除见思故。知是渐顿。
释曰。此当第七明三门与大意章有通有别。言略指三门者。在章安序中明三种止观也。凡有数处之文。至正说大意中三止观结。而与三门法相似同。是故以大意章对于序文而为料简。应知此料简文虽无私谓之言。乃章安之词也。故问云。略与大意云何同异。答中具有通别二意。通则略指只是大意。别则略与大意不同。以不同故略有三种。为辨差也。大意一章虽有数处三止观结。但在三中之一。谓圆顿也。观师不晓。乃谓大意唯在一顿。便立三外别有顿顿。是不知文意之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