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义
其心无所住著一切悉舍皆不可得然后显示六度万行所依之法不出现前六根所对六尘缘境为其妄心圆觉所谓此虗妄心(句)若无六尘则不能有佛为时机求福德者能知福德犹如虗空谨案楞严佛说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然则虗空何足以喻般若清净福德此亦两意一则凡百举喻以易通难以近显远以世间广大无如虗空故一则虗空无碍之性性不可得故又复虗空之性无所不徧如大涅槃取喻佛性徧一切处碌碌多认显色以为虗空非也经云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上因遣荡佛身相著然则诸佛身相无非清净福业所成如何此亦皆是虗妄当观佛身已离虗妄如失明者不见日光过在见者若乃取著无非虗妄如楞严会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告阿难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只为阿难见佛身相以为实有无非虗妄所以破执徧于七处征所见心了不可得今此本经佛以身相推广一切徧同诸法生心取著既落尘境皆是虗妄无可疑者如来身相陆沉妄见。
此经结集一卷成文上下多举大千七宝布施重重较量福胜人情疑之以为繁重亦何必尔噫人情见近此不足恠若论般若清净广大虽太虗空亦细物也出生功德性本无尽十方诸佛三世如来同一圆音种种称扬旷劫亦不可及大品般若凡九十品亦乃重重取喻较量凡夫情量有宿曾少分结缘者但仰信而已未能尽信之也山中人不信有木大之鱼海上人不信有鱼大之木近尚如此何况其远所以特如此重重较量此亦两意一则为随顺机缘宜乐故一则为引导凡夫愿求佛意眷眷必不徒然。
第九一分讲学家到此称四果章无著本论菩萨因地离我慢故虽说声闻四果遣荡取证小果相著经意正为信解地人令离我慢若论一化声闻小机正在佛施鹿苑小化取证小果自谓所作已办为经方等历诸大教法会受弹诃故到般若会熟闻摩诃衍门融通执小近情须菩提蒙佛加被融通诸法故能不作是念自谓得果声闻小机尚能如此信解地人自然离我可以进入净心高位。
此经前后须菩提两番请问降住其心经前则云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经后则云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前为初心发起请问佛答正在第三第四两分发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及其经后重问为将入初地人故佛答则但说入地灭度一切众生不见有灭度一切众生相自能升进高位以住般若降伏断除根本烦恼凡百经句自有诠显应之一字句头句中经意不同近世士俗不知经意輙便移改非也须依大藏什译经本不由浅见以乱古辙。
第十七分佛忽自顾命须菩提云譬如人身长大乃知非但一切大教所说神呪以不可翻名为密语然在显教只此一句亦自深密何也为其此之一句说尽诸大菩萨入无生位分证法身大圆镜智全法身体大起此大用无所不应现一切身如法华说妙音观音普现色身又如华严八地入无功用作十种身不但正报所依国土无非大用须菩提以佛加被力故便能领解融通遣荡大用相著故云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为其无生地人虽起大用不动法身体大是为无作妙力故也经前譬如须弥山王若依一十八住此乃于欲界中取最大身以破凡夫执取相著若依天亲本论取譬诸佛净土现高大身经意多含随机取解不可独断。
第十八分讲学家到此称五眼章凡夫肉眼声闻修发天眼慧眼若诸菩萨分别诸法名为法眼此皆偏浅不能具足在诸经论料拣不同若乃此经佛问须菩提佛具五眼佛自问之皆言其有逐一答之亦言其有或谓此经破有何故五眼一一言有然此有也非实所执名之为有此为显示佛眼圆照无所不具法界洞达无所不见故也其次经文显示佛智圆明无所不知然此悉知以知一切心不可得三世际断故能无碍亦能尽知一切差别心心数法故佛十号名正徧知凡夫作业尽现佛心广如华严此不繁引。
第二十一分经参入别译六十二字准无著本论以此一段佛心具足初以众生为佛心所念处须菩提问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若据经前亦作此问颇有得闻生实信不佛答后五百岁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今此所问若同于前何故佛答乃云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要知此乃机应深密虽则同前所问今此问意为欲显示佛心究竟清净如大圆镜为其最初所发心境虽则本为众生了知众生皆不可得诸佛之心众生之境心境何有一切性空空非断灭故云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什译略之正为经前发心一住已是佛心所念处故前书已说此略及之。
此经归宗唯在离相诸佛究竟别无奇特故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众生病本只为著相维摩经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经前离佛色身相著所以言见第二十六分为离法身相著所以言观色身外相也法身内体也色身外相因虽百福全法身现若见外相无非内体故云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犹恐便执外相以为法身佛不免引转轮圣王亦有如此福相虽有七事不及于佛外相似同借事破执使之当观法身内体即而复离故云不应诸佛色声无非法身若乃取著一切皆非。
龙猛造大智度论一百卷释大品般若三十卷凡九十品经句盛谈如之一字如以不动为义般若会宗如如而已诸法本来自性不动故此经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混同一体无所分别乃知十方诸佛皆从如义中来皆从如义中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十号特名如来为顺应世故也其实人法皆如故经末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无所依如太虗空空无所依如宝积叹佛达诸法相无罣碍稽首如空无所依妄见分别差别不同于一切法何能无碍流转生死未来无际。
此经三十二分相传梁昭明太子作此分节以立分名本集必然有此分名或有符合无著本论或全不同所立分名但多随经所说若欲尽理须依本论一十八住乃见经意只如三十二分如何名为应化非真此如事苑略曾对会宜与第五分名两易可也经末此分无著本论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说法不染也末后四句流转不染也然说法不染后言何以故常规此乃征释之词既而征释便有四句如何自属流转不染一期经文殊不相关只为此经佛意深密兼之译人偏尚简古一何以故意有两属释上则为其说法既而为人能为所为机应相对若取相著无非有为亦如梦幻何况凡夫正在流转故云一切无所不收此经若非无著亲见当来世间人师必不能及恰六十年为通此经愧不能有所发明寻句义而已事苑通论两书外偶随文收拾又及此一十二篇行年将八十五也且暮人尔漫作最后法施。
淳熈丙申中秋草创
续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