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者送食
唵。穆力陵莎诃(三徧。侍者送食回。维那唱僧跋云)
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罄声。各正念。
(律中。佛制众僧受食。唱僧跋者。因外道请佛及僧。密下毒药于食中。佛令诸比丘一齐唱云。三跋罗伽多。所有毒药。皆变为上妙美味。众食安乐。免其毒害。言僧跋者。僧。即受食之僧众。跋。即所唱之秘呪也。梵语三跋罗伽多。此云等供。谓众僧食皆平等故。又云善至。谓供具善成。食时复至故。今此方唱五观。令众一心受食。而为僧跋者。一则无有外道毒害故。二则令人惭愧受食故。是以虽非正制。东夏通行)。
唵。枳哩枳哩。嚩日啰吽癹咤(三徧。捧钵当胷受食。三匙有节)
(初匙)愿断一切恶(二匙)。愿修一切善(三匙)。誓度一切众生(如是行者。承此呪愿力。胜河沙七宝。百味饮食。供养诸佛菩萨贤圣僧也○五观无违)。
-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一。计功多少。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煑。及成。功用甚多。量彼来处。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财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凡受食时。当作此观。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谓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以食为医药。用资其身。凡受食时。当作此观。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一大不调。则生百一种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谓不食则饥渴病生。道业何成。增一阿含经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结斋先念准提呪。次念此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