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时教
谓如来说法。从始至终。名为一代。时者。佛与弟子。说听和合之时。教者。如来所说之法也。
如来初成正觉
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初成正觉三七日。说大化之始。故曰初成。离邪曰正。背妄曰觉。
寂灭道场
谓寂五住烦恼。灭二种生死。得道之场。即摩竭提国。阿兰若处。然处随法转。故名寂灭道场。
鹿野苑
谓群鹿所居。故名鹿苑。乃如来昔生垂化之地也。从树为名。亦名奈苑。二仙所居。亦名仙苑。
善来比丘
谓如来观彼根机成熟。呼云善来。须发自落。袈裟著身。威仪庠序。即成僧相故。
憍陈如等
此云最初解。谓此五人先见谛故。等者。总收頞鞞。䟦提。俱利。十力也。
转四谛法轮
转有三。一。示转。二。劝转。三。证转。四谛者。谓苦集灭道也。轮者。摧碾之义。谓如来以此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摧碾众生之惑业也。
耶舍传
具云佛䭾耶舍。此云觉明。罽宾国人。操行贞白。戒节坚固。仪止祥淑。视瞻不凡。世出世间典章。流辩无滞。以姚秦弘始年。达于姑臧。什先师之。劝兴往邀。兴即勅迎。并有赠遗。笑而不受。重使敦喻。方至长安。兴自出迎。居逍遥园。四事供养。并皆不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已。耶舍赤髭。时人号为赤髭毗婆沙。翻译经论。并四分律。传者。后人所记尊者之事也。
玄奘
河南洛阳人。颕川陈仲弓之后。鸠车之龄落䰂。竹马之齿通玄。戒具云毕。偏肆毗尼。常慨教缺传匠。理翳译人。遂使如意之宝不全。雪山之偈犹半。于是杖锡西游。法师讨论一十七周。游覧百有余国。一切经书。毕究其妙。于贞观十九年。回靶上京。勅弘福寺翻译。广如译经图记。
义净
齐州张氏子。字文明。髫齓之年。辞荣落䰂。内外经书。无不通晓。年十五志游西域。徧师名匠。学大小乘。事周还归故里。凡所游历。三十余国。往来问道。出二十年。天后证圣。河洛翻译。
虞夏尚曾历试
帝舜。姓姚。有虞氏。黄帝八代孙。瞽瞍之子。瞍与后妻少子。常欲杀舜。舜尽孝悌之道。尧求可以代己位者。四岳群臣。皆举于舜。尧召舜历试诸艰。舜尽能应之。不负所举。夏。即禹王也。事迹。如第六戒中所明。
可能犹服勤劳
可。即二祖也。生时祥光照室。故名神光。后诣初祖求法。立雪齐腰。断臂安心。祖为更名慧可。授以心宗。能。即六祖慧能大师也。诣黄梅求法。服劳于杵臼。机缘相合。五祖传衣。
四怨
生。老。病。死。
憍梵损粟。必受牛身
无量寿经云。憍梵波提。过去世作比丘。于他粟田边。摘一茎粟。观其生熟。数粒堕地。五百世作牛偿之。后得人身。余习尚存。牛蹄䶗食。如来愍度。出家得罗汉果。
比丘齅香。池神呵责
杂阿含经云。有比丘患眼。至钵昙摩华池侧。迎香风而坐。池神谓比丘为盗香贼。比丘言。不坏不夺。云何名贼。神曰。不求而取。何言非贼。时有士夫。取彼藕根。重负而去。比丘曰。何故不遮。而谓我是贼耶。神曰。袈裟黑衣。墨污不现。彼凶恶人。何足与语。蝇脚污素。墨点珂贝。虽小悉现。唯明者有小过如毛发许。他人见之。大如泰山。故当从彼常求其净。比丘闻已。专精静坐。断诸烦恼。得罗汉果。
夏以妹嬉
桀王伐有施氏。施以妹嬉女之。桀宠其嬉。所言皆从。殚百姓之财。为琼宫瑶台。肉山酒海。与嬉为乐。商汤伐之。放于南巢而死。
晋由骊姬
骊姬。妃名。晋献公伐骊戎而得。故名骊姬。公欲以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弗听立之。因宠其妃。妃行谋储。欲立其子奚齐。太子缢死。遂致国亡。
骊山火起因褒姒
褒姒。褒人所献也。周幽王嬖而爱之。废后而立姒。姒不喜笑。国令有宼举烽火召兵。王欲姒笑。举烽火引之。兵至无宼。褒姒大笑。后犬戎宼至。举烽火而兵不援。遂杀王于骊山之下。
蜀道蒙尘为太真
唐明皇因武惠妃薨。后宫无当意者。或言寿王妃杨氏之美。上见而悦之。乃令妃乞为女官。号太真。潜内于宫。寻册为贵妃。令安禄山拜贵妃为母。宫中出入无忌。上竟不以为疑。后禄山反。上幸蜀。至马嵬驿。而兵将皆不悦。上遂使力士引贵妃而缢杀之。
三缄其口
孔子入周后稷庙。见一金人。三缄其口。而铭于背曰。天机不密。四时何行。地机不密。万物何生。人机不密。百事何成。孔子叹曰。古之慎言如此。乃诫人慎言也。
秀铁面
圆通法秀禅师。为人耿直。故云铁面。得法。于天衣义怀禅师。青原下十一世。
黄鲁直
讳廷坚。号山谷。金华府人。得法于黄龙祖心禅师。
太公望
姓姜。名尚。字子牙。东海人。西伯将出猎。卜之曰。畋至渭阳。所获者。非熊。非罢。覇王之辅。既出果见吕尚。于渭之阳。昌大悦曰。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遂立为师。封吕侯。佐武王伐纣。有功封齐国。以康兆民涂炭之苦者。非熊之兆梦也。
波斯匿王
唐言胜军。
末利夫人
此云鬘。匿王之后。
司马温公
姓司马。名光。字君实。宋陕州人。赠温国 公。
刘忠定公
名安世。号元城先生。
南容三复白圭
孔子弟子。名縚。字子容。居南宫。经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诵此言。故曰三复。
玄真子
唐。张志和。字玄真子。隐居不仕。住湖中。号烟波钓徒。肃宗赐奴婢二人。名曰渔童。樵青。人问其故。和曰。渔童使捧钩收纶。芦中鼓枻。樵青刈兰薪桂。竹里煎茶
露源
讳惟清。得法于祀心禅师。
尼干子
此云不系。自饿外道。
黄帝
姓公孙。讳轩辕。有熊国君之子。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代神农氏为天子。始作冕旒。为玄衣黄裳。以象天地之正色也。
子云
姓杨名雄。
东坡
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山人也。宋仁宗大宠。每诏谈论。一日不至。由翰院远。帝遂迁院。建金銮殿东坡上。时人不敢触名。故称内翰东坡学士。文超名哲。官居兵部尚书。国臣无出其上。得法于常聪禅师。南下十三世。
阿育王
此云无忧。
楼子和尚
一日偶行街市。闻楼上唱云。你若无心我便休。忽然大悟。故名楼子。
六王之乐
黄帝之乐名云门。尧之乐名大章。舜之乐名大韶。禹之乐名大夏。汤之乐名大濩。武之乐名大武。
瓶沙王
此云模实。谓身模充实也。
傅大士
金华义乌县人。名翕。弥勒应身。号善慧大士。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子唯不食嗟来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之。终不食而死。
死心
讳悟新。韶州黄氏子也。得法于黄龙祖心禅师。南下十三世。
晦堂
讳祖心。南雄邬氏子。得法于黄龙慧南禅师。南下十二世。
释。此题以人法为名。沙弥。人也。律仪。法也。义如后释。葢如来出现于世。所说一代时教。必须七部弟子。任持资秉。佛法得以久住。七部者。谓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也。其间各有大小之不同。故如来初成正觉。作是念言。我得智慧。无能信受。若我住世。于世无益。不如入于涅槃。尔时大梵天王。即白佛言。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而不说法。尔时世尊受梵天请。初于寂灭道场。先结波罗提木叉。为诸利根菩萨。说梵网经。此大乘始也。次于鹿野苑则。呼善来比丘。为憍陈如等。转四谛法轮。此小乘始也。是时三宝具矣。沙弥者。本于初度罗睺罗出家为始。其沙弥尼。是带制。律仪者。有通。有别。通。则一大藏教。总名律仪。别。则就此十戒。及诸威仪也。沙弥。是能学。律仪。是所学。能所合目。故名沙弥律仪。要略者。大师于毗尼藏中。采取日用必行之事。故云要。对三千八万而言。故云略。此乃大师体佛弘慈。便于初学。欲令人人信受佛语。熟读行持。由小进大。得入僧宝数故。沙弥要略。大意如此。标题已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