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聚忏法
忏波罗夷法
波罗夷。此云弃。谓永弃佛海边外。无道果分也。犯者应灭𢷤。若犯已。无覆藏心。哀求忏悔者。当与学戒羯磨。与是戒者。夺三十五事。尽形行之。不得超出。若众僧说戒.羯磨时。来.与不来。无犯。若更犯重。应灭摈。若能证阿罗汉果。方超入大僧位。
僧祇云。犯重也。啼哭不肯离袈裟。又深乐佛法者。应与学戒。学戒者。比丘不净食。彼亦不净。彼不净食。比丘亦不净。得与比丘过食。除火净五生种及金银。已从沙弥受食。
十诵云。佛所结戒。一切受行在大比丘下坐。不得与大僧同室宿过三夜。自不得与未受具戒者同室宿。过二夜。得与僧作自恣.布萨二种羯磨。不得足数。授戒出罪。若余众法。不得作.得受岁。不得众中诵律。无人者听之。
此上六种。通名六聚。若不开出偷兰遮。止名五篇。若于突吉罗中开为恶作.恶说。即名七聚。从言上犯者。谓之恶说。从身上犯者。谓之恶作。
忏悔之法。律中详明。依而行之。但灭犯戒罪。故智论云。戒律中虽复微细。忏则清净。但犯十善戒。虽忏而三恶道不除。如犯诸性戒等。须知当依大乘忏悔之法。其法。大略有二。一事忏。如梵网经云。昼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诸佛又如法华.大悲等忏法。精诚修之。决能灭罪。二理忏。如涅槃经云。若有修习身.戒.心.慧。能观诸法犹如虗空。设作恶业。思惟观察。能转地狱重报。现世轻受。若于小罪不能自出。心初无忏。不能习善。覆藏瑕疵。虽有善业。为罪垢污。现世轻报。转为地狱极重恶果。是为愚痴。若犯四重.五逆.谤法。名为破戒。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披法服。常怀惭愧。生护法心。建立正法。我说是人不名破戒。成实论云。有我心者。则业烦恼集。若无我者。则诸业不能得报。以不具故。华严经云。譬如幻师。能幻人目。诸业如是。名清净真实悔过。前事忏但能伏业。后理忏直能断业。事理双修。则如车两轮。无远弗届。可出苦海。可诣觉场。岂但灭罪而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