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134-A 二部僧授戒仪式缘起

律云。式叉摩那学戒。从比丘僧。乞受大戒。此是如来成道十四年间。度大爱道等出家。金口亲宣八敬中第四法也。由是式叉尼学戒。必集二十众清净僧尼。授具足戒。若少一人。作法不成。授者结罪。谓众不满数。不能令尼感发增上戒故。其诸仪法。结在律藏。南山宣祖。删繁取要。集为行本。名曰随机羯磨。就其时用。复撰事钞。以悉其文。自唐迄今。千有余载。事钞板失。止存羯磨。而行者殊难 先师见老和尚。中兴止作。重复释之。发隐加仪。则事理明矣。丁未春。昆山蜜照尼和尚。同徐太夫人上山设供。众学戒女。随来求具。行持半月。略谙威仪。先老人命蜜照尼为和尚。扬州超尘尼为羯磨。真州圆证尼为教授。遴选德腊尼为七证。统诸受戒尼四十余位。出界往山南一叶庵。集彼部尼僧。先授本法。次日和尚尼鸣槌集众。通白如来教敕。同坛上九师。领众尼登山乞受大戒。老人即集二部僧尼。为彼作法圆具。此是先老人二部僧。为尼授戒之仪式也。余虽未列其位。然随侍先人左右。无法不从目过矣。自后师资不偶。授受惟从大僧。亦由原仰先老人之法乳故。葢谓施法随机。不可勉也。所以后来受戒者。多未及见。吾法侄松隐律师。倣善导之高风。劝修白业。因缘时至。道契寰中。有尼和尚号巨源者。系潭柘震和尚之嗣也。以金刚身。酧坚固愿。行头陀行。抖擞客尘。三十年来。如同一日。其兄优婆塞翰屏周居士。为须达长者后身。笃信毗尼。金汤佛法。二人同出苍林和尚之门。见松公行来出入。不失律仪。遂紏诸檀护。迎请到给孤精蓝。传授三坛大戒。坛场殊胜。事事庄严。四众云从。叹未曾有。松公授比丘戒。复命巨源尼和尚。冀率九位尼师。成二部僧。授尼大戒。然松公为吾同门定和尚入室之子。操持日久。辅弼多年。虽未见其本师所行。而所作之法。竟合我先老和尚成规。宁非继席宝华之兆也。壬午冬。巨翰二公。南来参觐普门大士。先到昭庆。瞻礼古佛戒坛。致问慇懃。具陈上事。渴慕先老人作法轨则。恨未亲见。请述二部僧授戒仪式。以证将来。意欲令受大戒僧尼。共覩如来圣制。律法森严也。谆谆再四。理不容辞。故将昔年所见之仪。录成一册。以奉观覧。其间若事。若法。俱出传戒。作持。如东坡云。花落。花存吾未知也。

旹康熈四十二年岁次癸未上元吉旦

二部僧授戒仪式凡例(十二则)

  • 佛制僧居。必先结界。若不结界。一切作法等事。咸无成济之功。众僧得罪。又五分云。义准尼僧。自结大界。以护别众故。
  • 二部十师。必须精严如法。知律僧尼。非谓头数满足而。主法者。宜先称量。
  • 二部执事。各有所属。不宜溷杂。尼授本法。惟用尼司。至大僧中。比丘方为料理。
  • 二部授戒。重在大僧。尼授本法。俱遵大僧仪式。不得随世所行。有违佛制。
  • 尼受大戒。必在二部僧中。方为如法。先于本部。审过忏悔。授与十支。或六法戒。所学清净。生增上心。次授本法。然后从比丘僧。乞受大戒。入三宝数也。今虽从权受者多。然亦须知律法森严也。
  • 如律所明。不受沙弥尼十戒。而受具足戒者。无有是处。故文中叠出沙弥尼字。以显阶级不乱也。
  • 独授戒法。原无等字。三人一坛。名众难叠。故加等字。以摄余二人也。
  • 尼授尼戒。屏处问遮。比丘授尼戒。不听屏处问难。惟到坛上十师前问也。
  • 本法羯磨。但作方便。未是示语时节。故戒相不宣。此有二意。一。非正授具故。二。二部僧不满二十众故。
  • 大僧中授戒。称本法尼者。令位次不废故。不称沙弥尼者。先受本法故。不称比丘尼者。尚未得大戒故。
  • 律法乃如来所制。呼召是摄众之规。俱书大字顶格。仪式皆低一字。以便披覧。
  • 律开边方授具。二部减半。谓众僧难得故。其受法礼仪。准此无异。
No. 1134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上

授本法尼戒具十八法

二鸣椎集众法

(其知事人。先于法堂。敷十师座。第一座正中。余九座。左五。右四。八字分开。诸求戒尼。各披五七二衣。悬钵持具。手捧大衣。知事人令鸣钟三下。诸求戒尼。闻犍椎声。雁行而出。齐集法堂。左右班立。尼引礼师。先领二人。至板堂礼佛一拜。起立。引礼师云。请引礼师傅。引赞师傅。说。作礼一拜。问讯。先回法堂归位。其引礼师。引赞师。遂至法堂。尼引赞师。先为彼等。收大衣。放于桌上。本堂尼引礼师。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右班呼云)作礼大僧三拜(左云)撩衣(右云)护钵(拜。左云)起具(右云)问讯(左云)分班。

(二引礼师。向上同新戒一问讯。引彼四人。请七师来到法堂。新戒归位。左班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右班呼云)作礼诸师三拜(左云)撩衣(右云)护钵(七师首位云)一拜(左云)起具(右云)问讯(左云)分班。

(二引礼师复出众。同四新戒齐向上一问讯。各领二人至两寮。先应向羯磨师一触礼。请羯磨师出。作如是言。作礼羯磨师三拜。撩衣。护钵。师云一拜。引礼云。起具。问讯。分班。教授寮亦如是说。说。新戒前行。教授师随后。引礼相照二师。同至法堂。新戒归班。引礼复位。九师向上同一拜。左右序立。引礼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右云)作礼二师三拜(左班呼云)撩衣(右云)护钵(羯磨师云)一拜(左云)起具(右云)问讯(左云)分班。

(二引礼鸣击统六新戒。或四人。齐向上一问讯。徃方丈请和尚。二引礼押班。九师对面班立。引磬领新戒进方丈左右颊门。至公位前班立。押班者在门外。引礼通会侍司请和尚出。引礼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右云)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左云)撩衣(右云)护钵(尚云)一拜(左云)起具(右云)问讯(左云)分班(右云)末后先行(押班者领新戒出)

(二引磬在和尚前。侍者在后。至法堂。新戒复位。引礼归班。和尚诣座。九师向上展具三拜。尚云不展具。一拜。拜。尚云)

各序坐(九师坐)

尼引礼师呼云。

诸沙弥尼(若是学戒女。则云诸式叉尼。后皆同)一齐向上排班(右云)问讯。展大具(如人多尚云)免展具(左云)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右云)撩衣(左云)护钵(拜。右云)问讯(左云)长跪(右云)合掌(此三拜。九师不须合掌)

左班尼引礼云。

夫明镜当台。遇形则鉴。洪钟在架。有扣则鸣。圆成三聚。须假于三师。举捡七非。全凭于七证。今在此大僧之中。为汝等恭请十师。登坛受具。诸沙弥尼。一齐抬头认师。各各记取得戒和尚。及现前诸师。相貌名号。不得妄识。

第一位(上某下某)律师。为汝等作具足戒尼和尚。

右班引礼云。

第二位(某甲)律师。为汝等作尼羯磨阿阇黎。

左班引礼云。

第三位。(某甲)律师。为汝等作尼教授阿阇黎。

右班引礼云。

第四位。(某甲)律师。为汝等作尼尊证阿阇黎。

(乃至第十位。左右引礼亦如是。举名示相。令诸求具者。一一记识分明。如是宣。左班引礼师呼云)

一齐起立(右云)闻磬声顶礼三拜(左云)撩衣(右云)护钵(拜左云)长跪(右云)合掌。

三僧中请师法

(律云。弟子无师教授故。造作非法。佛言。当立和尚。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母想。敬重瞻视。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想。抚育教诫。善见律云。以初不请故。后便违教。佛制令请也)

左班引礼云。

诸沙弥尼。今为汝等。恭请(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师。为汝等作具足戒尼和尚。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称法名(称)。其余言词。皆随我道大姉一心念。我沙弥尼(某甲)等。今请大姉。为具足戒和尚。愿大姉。为我作具足戒和尚。我依大姉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如是至诚三请。三叩首)

和尚云。

诸沙弥尼。汝既慇懃伸请。可尔。为汝等作具足戒和尚。受戒之后。人人要清净守持。不可毁犯。(答)顶戴受持。

引礼师云。

一齐起立(右云)闻磬声顶礼三拜(左云)撩衣(右云)护钵(拜左云)问讯(右云)长跪(左云)合掌。

右班引礼师云。

诸沙弥尼。今为汝等。恭请现前诸师。作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尊证阿阇黎。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称法名(称)。其余言词。皆随我道。

大姉一心念。我沙弥尼(某甲)等。今请大姉。为羯磨。教授。尊证阿阇黎。愿大姉。为我作羯磨。教授。尊证阿阇黎。我依大姉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请三叩首。第三遍当云大慈愍故。前亦如是)

羯磨师云。

诸沙弥尼。汝既慇懃伸请。我现前诸师。为汝等作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尊证阿阇黎。可尔。汝等受戒之后。人人清净莫放逸。(答)依教奉行。

引礼师云。

一齐起立(右云)闻磬声作礼三拜(左云)撩衣(右云)护钵(拜左云)起具(右云)问讯(左云)分班。

(诸引赞尼。仍将各人大衣。次第散还。令彼自捧。十师起座。第一位师举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号方举。法鼓大擂。普众同音。一齐朗诵。二引礼双鸣引磬导前。诸比丘尼走完。又二引礼双鸣引磬。领新戒次第走。一人执香在第十师前行。又一人执香在第三师前行。又二引礼双鸣引磬。又一人执香在和尚前行。侍者随后。大众及新戒至坛。左右班列。三位执香者。侧立丹墀左防。引礼归位。九师至香案前两分序列。第一师至。居中向上。法皷佛声即止)

六升坛白众法

(十师赞礼三拜毕。维那举大悲呪。大众齐声朗诵。第十师先转身。从东南向西绕坛。次九师。次八师。乃至第一师末行。绕三匝半。二遍呪完。脱履升中级绕一匝半。至东南角上坛。第十师在左班尾立。面向第一师来处。第九师至右班列。第八师至左班。面向和尚来处。第七师至右班列。第六师至左班。亦如是列。乃至第一师上坛面向南而立。三遍呪完。钟鱼随煞一阵。九师向上排班。前五。后四。第一师先声。九师同和)

持戒清净如满月(九师向尚一拜。大众接和。答礼准前可知)
身口皎洁无瑕秽(同前)
大众和合无疑诤(九师拜下起具)
是乃可得同授戒(九师口称执具问讯)

(十师和合三拜。举偈方完。钟鱼随煞一阵 十师各序坐)

和尚抚尺云。

出家不易。受戒良难。若非恳切勤求。安能得趣亚位。尘缘既割。志愿须坚。慎始慎终。方堪拔济。故我憍昙弥最初请度。圣制无容。勤求确志不移。佛慈乃听。遵行八敬。正法常存。严整四仪。僧伦衍庆。登坛秉具。衣钵为先。审问难遮。要当实答。今则先传本法。以为入道之基。次方恭诣大僧。而得解脱之本。谨白临坛大众。同心共秉。慎勿异缘(抚尺一下)

引礼云。

诸沙弥尼等。人各照位。依次排班。

(左右为首沙弥尼。从上而下。余者雁行相随。至坛前面。分班顺次立定)

引礼师云。

上香。

(执香三人。齐眉一举。转身朝上并立。又一举。具仪并进。第一位走中门。余二人走两颊门。并至香案前。又一举。右手提衣跪下。二引礼站在香案内。为首执香者。自插炉中。余二人作插香势。二引礼接彼香插炉中。云)

起立(右云)问讯(左云)复位。

坛上教授师云。

众引赞大德。为彼诸沙弥尼。暂持袈裟。以便顶礼(引赞出众。收衣)

引礼师云。

一齐向上排班(右云)问讯。展大具(尚云)免展具(左云)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右云)撩衣(左云)护钵(拜。右云)问讯(左云)长跪(右云)合掌。

七请慈加护法

和尚抚尺云。

诸沙弥尼。今者集僧登坛。如律受具。理当先祈三宝。慈光摄照。次屈万灵威神镇卫。各称法名(称)作观运心。随我通请。

引礼云。

诸沙弥尼。一齐起立。

(十师起座。坛主举香碟齐眉作梵。九师同和。一侍者合掌与羯磨师对面立。一侍者立坛前第二级。二引礼立香案内。合掌同请)

香烟迎。香烟请。沙弥尼(某甲)等。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虗空。徧法界。一切诸佛。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戒。

(和尚拈香一瓣。传于侍者。侍者接香传至第二级侍者。侍者又传至引礼。引礼接香拈在炉中。求具沙弥尼。随其所请。一拜起立。须知能所空寂。感应道交)

香烟迎。香烟请。沙弥尼(某甲)等。一心奉请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权实教典。离欲真净。甚深法宝。谨运一心。归命顶礼(仪式如前)

香烟迎。香烟请。沙弥尼(某甲)等。一心奉请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诸大菩萨。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传南山宗。诸大律师。中兴律祖。慧云馨公大和尚。弘传戒法。三昧光公大和尚。中兴止作。见月体公大和尚(此下复续入座上师之得戒本师和尚讳)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戒(如前)

香烟迎。香烟请。沙弥尼(某甲)等。一心奉请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蓝土地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祇。惟愿各乘本誓。监坛护戒。

(如是伸请举。十师仍就座跏趺而坐。侍者下坛。引礼复位。新戒拜)

引礼云。

问讯(右云)长跪(双手撩衣莫跪具上)合掌。

和尚抚尺云。

通启三宝竟众引礼大德。将沙弥尼等。安置眼见耳不闻处立。

引礼云。

一拜起具(右云)问讯(左云)分班。

(诸引赞仍将大衣散还。令各自捧之。二引礼师对立沙弥尼班前)

引礼云。

诸沙弥尼。汝等随我音声。一齐念佛出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二引礼双鸣引磬在前。口称佛号。出坛至屏处。佛号方歇。引礼复回坛中和合集僧。若是戒场作法。集僧惟是坛上十师。余者尽出)

十一教授师出众问难法

(教授师出众向上一拜。从右颊下。左转至香案前一问讯。出右颊门。至屏处。引赞尼先领受戒人至屏处香案前立。第三人在左。第二人在右。第一人在第三位肩下。二引赞将彼三人大衣放于桌上。取彼坛签安在师前。教授师至位。引赞师作如是言)

一齐向上排班(为首者居中。余二人即转身一齐向上。引赞云)

作礼教授师三拜 撩衣 护钵(师云)一拜(暂云)问讯 长跪 合掌。

教授师抚尺云。

诸沙弥尼。坛上诸师作法。差我下来问汝三人遮难。汝莫恐怖。须臾之间。令汝三人。升于宝坛。受具足戒。成大比丘尼。入三宝数。此非小缘。当生庆幸。

此是安陀会。此郁多罗僧。此僧伽黎。

(西土僧尼。谓无内服。故比丘畜持三衣。比丘尼畜持五衣。以帏身覆肩掩腋故。东震则有内衣所著。不露形体。若无僧祇支。覆肩衣。不问亦可)

此钵多罗。今此衣钵。是汝三人有否(答)有 教授师云。既有。受持披著。(引赞将大衣散彼十中。领彼受云)大姉。一心念我沙弥尼(某甲)此僧伽黎。二十五条衣受。四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师云)如法受持(答)(三人即起。如前班立。引赞为彼三人搭起大衣。如前跪下)

师抚尺云。

诸沙弥尼谛听。今是真诚时。实语时。我今问汝。实富言实。不实当言不实。汝三人不犯边罪不(答)(问)汝犯净行比丘不(答)(问)汝非贼心受戒不(答)(问)汝不破内外道不(答)无 汝非黄门不(答)非 汝非弑父不(答)无 汝非弑母不(答)无 汝非弑阿罗汉不(答)无 汝非破和合僧不(答)无 汝非恶心出佛身血不(答)无 汝非非人不(答)非 汝非畜生不(答)非 汝非二根不(答)非 汝字何等(答某甲) 和尚字谁(答上某下某) 大和尚 年岁满不(答)满 衣钵具不(答)具 父母夫主听不(答)听 汝不负债不(答)无 汝非婢不(答)非 汝是女人不(答)是 女人有如是诸病 癞痈疽。白癞干痟。颠狂。二形。二道合。道小。常漏大小便涕吐常流出。汝有如此病不(答)无既无重难轻遮。戒可得受。如我向问汝事。僧中亦当如是问。如汝向者答我。众僧中亦当如是答。一拜起具。随我登坛(次第随师而行)

十六开道发心法

(作持云。彼和尚当随机示导。令发增上心。便得增上戒)

和尚云。

善女人当知。此戒尊重。六道众生。多是戒障。惟人得受。而人中又有重难轻遮。汝三人幸无遮难。可为完全净器。当授汝戒。但深上善戒。广周法界。量等虗空。要须发心缘境。心境相应。方得无作戒体。境有两种。一者情境。二者非情境。有知觉者。名为情境。无知觉者。名非情境。汝等从无始以来。于此境上。造一切恶。所以轮回生死。今我佛如来。于此境上。制一切戒。解脱涅槃。境无边故。恶亦无边。戒无尽故。福亦无尽。心有三品。若发下品心。只得下品戒。若发中品心。只得中品戒。要发上品心。方得上品戒。何为中下品。或者为名利故发心。或为胜他故发心。或为人天之乐故。而乃发心。此名中下品。此心劣弱。不得坚固。何名上品心。或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果。乃至三明六通。禅定解脱。无量功德。而发心者。乃名上品心。此心究竟。得大涅槃。永离生死。不受后有。故论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入汝身时。当作天崩地裂之声。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觉不知。如此妙善戒法。岂汝狭劣身心。所能容受(抚尺云)汝善女人。应当普缘一切情非情境。发起上品殷重之心。领受如来清净妙戒。正为汝秉白羯磨之时。汝当眼观坛仪。耳听羯磨音声。心中默默如是运想。口里不要答应。自然得戒。羯磨者。先作单白。叠事告僧。次秉羯磨。量其可否。

十七正授戒体法

(羯磨师合掌云)

惟愿和尚大众。不悋慈悲。布施其戒。同心共秉。慎勿异缘。令此三人。感发圆宗戒体。将秉羯磨。听宣作白。

大姉僧听。此沙弥尼(某甲)等。从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从众僧。乞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某甲)等。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满。衣钵具足。若僧时到僧忍听。今与(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白如是(问云)作白成否(七师答云)成。

大姉僧听。此沙弥尼(某甲)等。从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从众僧。乞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某甲)等。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满。衣钵具足。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谁诸大姉忍。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者默然。谁不忽者说。(问)此是初羯磨成否(七证答云)成。

大姉僧听。此沙弥尼(某甲)等。从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从众僧乞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某甲)等。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满衣钵具足。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谁诸大姉忍。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者默然。谁不忍者说。(问)此是二羯磨成否(七证答云)成。

大姉僧听。此沙弥尼(某甲)等。从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从众僧。乞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某甲)等。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满。衣钵具足。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谁诸大姉。忍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者默然。谁不忍者说。(问)此是三羯磨成否(七证答云)成。

忍。与(某甲)等受大成竟。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和尚尼复示云。

白四羯磨竟。汝三人得了本法戒体。更当起增上心。发坚固念。往大僧中。乞受大戒。成大比丘尼。广度众生。化化不绝。一拜起具。上殿礼佛。

(新戒折具。问讯。徃右级下坛。第二坛亦如上受。一一受竟。新戒起具问讯)

和尚云。

受戒竟。大众同音。念佛回向。

引礼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右云)闻磬声顶礼三拜(左云)撩衣(拜。右云)起具(左云)问讯(右云)分班。

(坛上九师如前排班。向上顶礼三拜。或云一拜。问讯。十师未后前行。从级下坛。左绕至坛前。并立一班。和尚如前立)

维那举回向偈(大众同和)

受戒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十师一拜)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如前)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如前)
摩诃般若波罗密(十师一问讯)

(十师礼毕。回向偈完。和尚转身南面而立九师两分。二引礼先领新戒未后先行。新戒走完。第十师接上。次第九。第八。乃至第二。二引礼双鸣引磬。在和尚前。新戒至方丈前。站两行。合掌。面面对跪。候十师行过。仍起双行。至方丈站班。和尚至座前面南而立。九师向尚三礼。或一拜。八字分开)

引礼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 闻磬声礼谢三拜(十师俱合掌)撩衣(拜)起具 问讯 分班(和尚入室。九师各回)

引礼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 礼谢众位引礼师傅三拜(首者云)一拜 起具 问讯 分班(引礼散。新戒回堂)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上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