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指归集卷下

修念佛三昧。获往生而登不退。留瑞应于世者。若河沙微尘之多。不可悉数也。传记所载。葢千万之一二焉。举一二则可知千万之广。使学者慕前修而取法焉。由正信而立愿造修。进进而不息。则今之三昧行人。皆净邦不退之上士也。

女流往生

无量寿佛经韦提希夫人。白佛言。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惟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世尊为说三种净业十六妙观。顿悟无生法忍。五百侍女发菩提心。皆得往生。或曰。天亲论说。女人根缺。二乘不生。何耶。曰。此言安养果报殊胜。无女人根缺。非谓此土女人根缺不得生彼也。法华特记女人往生。岂不然哉○宋荆王夫人王氏。专修净业。晓夕勤至。给侍之人无不即効。唯一妾懈慢。夫人责之。其妾悔悟。亦加精进。忽无疾而终。托梦于妾云。蒙夫人训诲。生净土。妾白。夫人未之信。忽夫人亦梦。与妾同游宝池。见一华天衣飘扬。题曰杨杰。一华朝服而坐。题曰马玗。复见金坛光明晃耀。此夫人生处也。既觉。弥加精进。年八十一。当庆诞之日。秉烛然香。望观音阁。立左右方。具献寿之。仪立化矣○广平郡夫人冯氏。少多病。慈受深禅师教其斋戒。念佛谛信。一疑行之。十年超然厌世。人或怪之。夫人曰。清净界中。失念至此。支那缘尽。行即西归。适我愿兮何怪之有。临终气绝。复苏谓。其夫妙明居士及侍病者曰。吾归净土。见佛境界。与华严十六观经所说无异。闻者感叹。既亡。三日后。举尸。如生。异香芬馥。古今女流。念佛获往生者甚多。传记具载。

不信曰疑。万惑之所从生也。不疑曰信。万善之所从出也。蚩蚩群彚。迷情深厚。念念起妄。心心著我。而妄说法空。拨无因果。自甘沉溺者。比比皆是。何异认瓦砾为真金。指伊兰为瞻卜。揠苗助长而槁死。狂热投圊而欲没者欤。先德悯之。辩疑解惑之说。由是而作焉。彼无知者。障重疑深。闻而不信。如人疾在膏。而畏人说药。虽良医有起死回生之妙。亦无如之何也。悲夫。佛言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宜矣。

辨明五惑

长芦颐禅师莲华胜会录文云。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须托净缘。以为增上。何则娑婆国土。释迦灭。弥勒未生。极乐世界弥陀世尊。现在说法。娑婆国土观音势至。徒仰嘉名。极乐世界彼二上人亲为胜友。娑婆国土诸魔竞作。恼乱行人。极乐世界大光明中。决无魔事。娑婆国土邪声杂乱。六色妖婬。极乐世界水鸟树林咸宣妙法。正报清净。实无女人。然则修行缘具。无若西方。浅信之人横生疑谤。窃甞论之。此方之人无不厌俗舍之喧烦。慕兰若之寂静。故有舍家出家。则殷勤赞叹。而娑婆众苦。何止俗舍之喧烦。极乐优游。岂直兰若之寂静。知出家为美。而不愿往生。其惑一也。万里辛勤。远求知识。发明大事。决择死生。而弥陀世尊色心业胜。愿力洪深。一演圆音。无不明契。愿参知识。而不欲见佛。其惑二也。丛林广众。皆乐栖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丛林。而不慕清净海众。其惑三也。此土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大半。菩萨犹昏隔阴。声闻尚昧出胎。则尺璧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谓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苞。更无死苦。相续无间。直至菩提。可谓便获阿惟越致阶。决定可期。而流转娑婆促景。迷于净土长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犂。不知自是何人拟比大权菩萨。其惑五也。故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则不信诸佛诚言。不愿往生净土。岂不甚迷哉。

凡夫迷倒。不了佛智。全佛境为魔界。我见为本。执断执常。六十二见。百八烦恼。无所往而非魔矣。举心动念。魔所为也。息心除妄。魔所为也。经曰。末世众生。说病为法。虽勤精进。增益诸病。今欲剪觉路之荆榛。辟异端之邪说。此斥谬之篇。所由作也。犹国家之发号施令。惩善诫恶。刑期无刑。岂得而哉。

径路修行之法。其要在于执持名号。即得往生。奚俟多言哉。若夫旨趣之微妙。观道之精深。非文藉之广。说示之详。无由显也。故群经之偏赞。众圣之发挥。其书之广。汗牛充栋。非夫博□。则莫知其要也。今自博而约。录一二之目。俾学者讨寻。得旨而修焉。儒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其斯之谓欤。

众生在迷。生死无际。一旦获闻念佛三昧。顿超生死。若飞出涂炭。而羽翼太虗。真渡苦海之慈航。起沈疴之妙剂者欤。夫劝进行者。净业之大。利他之行。菩萨所修。有志之士。能以此道。转相劝勉。勤修不怠。则屈伸臂顷。转秽浊为清泰之都。劝修之功。岂小补哉。

净土指归集卷下(终)

指归直音略训

锭光

订定二音。锭光佛名。

提撕

下西音。提耳之诲。曰撕也。

梅音。玫瑰珠也。僧名。

兆音。始也。

渠音。荷花。

舛讹

川上声。错也下娥音。谬也。

迢音。髫髦童子垂发。

务音。乱驰。

彼音。陋也。

沉湎

免音。溺也。说文沉于酒也。

捃摭

郡音。拾也。只音。摭群言。

知纯切。诲言重复也。

唱音。通也。

彼音。使也。

讐隙

上酬仇也。下乞逆切。怨也。

亵媟

薛音。私服也。同上近小人。

舜音。不眴太子名。

巨升切。河名。

举去声。急猝。

藉气

谢音借。又含蓄包容之意。

连属

下烛音。连也。续也。犹合也。

藏去声。译师名。

计音。〡宾国名。

𥰳

犯音。模范也。

狼藉

狼藉。狼卧之处。草多披靡。

焜耀

混音。旧本焜非。曜音光耀。

于芮切。法师名。

伦音。官名。

委音奇。也大也。

糠粃

上康音。米皮壳也。下比音。不成谷也。庄子尘垢粃糠。将陶铸尧舜。

所陈切。法师名。

因音。官名。

颇音。不可。

攉乱

霍音。旧本[怡-台+霍]非。今按诸韵。从手。是盘手戏。通作霍挥。霍猝遽也。

丙音。光也。法师名。

邵音。官名。

波上声。跛足。

窹𥧌

悟音。觉窹也。迷去声。目闭神藏。

圊溷

上青音。下混去声。二俱厕。

责音。深也。法师名。

铠音。居士名。

决音。其也。

膏肓

上高音。神之液也。下荒音。心上鬲下。

疣赘

上尤音。瘤也。下缀音。黑痣。

昌入声。法师名。

勘音。官名。

塔同。

昂伛

昂高也。仰也。下迂上声。曲脊也。

摸棱

上模下楞。苏味道为相。决事不欲。明白摸棱。

于音。官名。

覩同见也。

加趺

右足安左䏶上。左足安右䏶上。

诬𫍬

上巫音。诳也。下罔音。诬也。

希音。日光。法师名。

刘音。官名。

析同分也。

莲苞

包音。丛生也。诗方苞方体。

华裓

克音。外国盛花器也。

郁音。文章貌。法师名。

田音居士名。

鴈同。

俊颖

荣上声。秀颖德行之谓洪。

酖毒

上沉去声。饮食杀人。

岿

魁音。灵岿僧名。

葵音。人名。

[(隐-工+(巨-匚))-心]

隐同。

阃奥

上苦本切。门限。下乌到切。深也。

诳吓

诳欺也。下赫音。怒也。

卢官切。法师名。

释音。人名。

貌同容。

黍稷

上暑音。早熟禾。下即音。五谷之长。

彭殇

伤音。齐〡〡为妄作。

举音。藏也。楼〡名也。

注音。人名。

没同。

觇眼

丑艳切。候也。说文窥视。

碔砆

武夫音。〡〡石似亻。

进音。〡云县名也。

焚音。州名。

软同。

荆榛

上京音。木名。下臻如小栗。

续貂

俗凋二音。貂不足狗尾续。

冒音。八十九十曰〡。

令音。乐人。

𢠢

慰同。

漭莽

忙上声。水大忙上声。草深。

羸劣

雷音。瘦也。联入声。弱也。

袄音。〡老母称也。

掩音。地名。

寻音。浔阳。

悦豫

下预音。乐也。

品彚

下谓音。类也。

魑魅

〡鬼也。〡精物。

辰音帝。居曰〡。

卓音。著也。

[烈-列+助]

助佐也。[烈-列+助]非。

凑泊

上辏。下薄。

浇漓

上交。下离。

鸲鹆

瞿浴。又名寒皐。

铺杯切。大也。

欣入声。至也。

杂音参。错也。

刈获

诣音黄。入声。刈禾。

缙云

进音。县名。

四裔

下衣。去声。边地。

山巧切。渐也。

戟音。急也。

[撩-(日/小)+(臾-臼+日)]

掩同。遮也。

沉疴

阿平声。病也。寝深也。

覰破

趣音伺视。

衽席

忍甚切。卧席也。又坐者。为席卧者。为衽。

乌贯切。手。

掩同忽也。

唐捐

唐捐虗弃也。

悉檀

悉檀徧施也。

耨𧂀

上农。入声。下弥爵切。

戟音。急也病〡也。

鼻音。足气不王也。

托音。无底曰〡。

伟音。是也。又美之之意。

廛入声。车轮所碾迹也。

潜入声。胜也。敏疾也。

付音。告丧也。

会音。五也。

赤之切。轻侮也。

癸音。则也。谓法度也。

猪孟切。开张缯画也。

乌拔切。拔也。〡苗助长。

武音。堂下周廊。

户顶切。光也。

平入声。瓴

齐去声。分〡百药齐和。

极音。增也。尤甚也。

避音。死也。败坏也。

了音。目睛明也。

钳音。耕类。

平入声。开也。

眉幼切。误也。许也。

潭音。布也。又深广也。

篇入声。过目暂见也。

所劣切。扫也。清之也。

问音。乱也。

安入声。止也。

庵音。记也。忆也。

坚入声。高举也。

壬音机。缕也。

谓音。横才〡。

兼音。并𢇁缯也。

拙音。歇也。

乌懽切。削也。

兄。上声。寥远。

皎音。诈也强也。

彻音。挽也。

耳音。〡珰。

余音。越也。

漏音。雕刻。

雏音。死也。

祖达切。逼〡也。

似音。待也。

皇音。急也。

柴音。狗声食羊。

吸音。起也。合也。

汪音。弱也。

魁音。大也。

名茗二音。闭目。

荀音。咨也。

盲音。蚊〡。

真音。察也。明也。

[笄-廾+(八/土)]

行音。草木干也。

巨音。大也。

米音。无也。

苏音。按韵会。死更生曰苏。俗作〡非。

喧音。小飞。

软音。〡而动。

底音。诃也。讦也。

澄音。戒也。正也。

中。上声。足后曰〡。

夷音。贶也。遗也。

痴音。笑也。

谐音。百骸。

会音。乱也。

益音。胸〡。

子念切。不〡不滥。

袁音。引也。

例音。严也。

例音。免力也。

耻音。奢也。

卖音。往也。

戒音。怠也。

边上声。减损也。

鱼乙切。高貌。

右二百四十四字。廼此书之用字也。葢取其疑难者。据韵音释。虽未得允当。庶资初学之用。然是书乃修净土者之指归。虽悟达之士。亦宜勉旃。

兴圣禅寺德海书 四明王友云刊

No. 1154-B

夫以理绝言诠。非言诠。弗克臻宗本之妙。道由践实。非践实。无以造观行之微。言以贯文。文以载道。是为天下之公器。振万世而不磨者也。然此净土指归一书。寔僧录善世启宗法师之所述也。葢以采摭经论。据援祖文。集以成帙。凡言净土。必以秽土而为待对。追惟释迦文与彼阿弥陀。于久远劫来大通智胜佛所。同十六王子覆讲法华。结大乘缘。建深重愿。故有净秽两土之殊。折摄二门之异。吾佛为示堪忍秽土。五浊八苦。荆棘泥沙。恶道充满。寿命短促。而折伏之。令其有所厌恶也。彼佛为示极乐净土。七珍九品。宝地花池。清净光明。寿量长远。而摄受之。令其有所欣慕也。是故如来于鹫岭。敷宣一代圣教。诸大乘经。十方称赞。其义甚广。惟观无量寿佛经。最为悉备。天台四明发扬妙旨。不出乎空假中三观法门。互破互立。难思难议。然而诸观皆用经中所示之相。忆持在心。为所观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托境想成。然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则当但观彼佛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亦见佛心。又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所言作佛者。即是而作。全性成修。显非性德自然有佛也。言是佛者。即作而是。全修成性。显非修德因缘成也。若以作是。显于三观。则全惑即智。全彰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义。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之三观。为一经之妙宗。念佛三昧。指归净土之要门。岂有过于此哉。兹承翠山止庵无象原禅师。素业精修。净行恒饬。夙夜靡懈。诚叔世精进幢也。获覩斯集。慨发胜心。捐赀镂板。用广流通。使人人物物。咸跻清泰之域。岂福德利益云乎哉。一日𢹂此集。过余寓舍。征余序。姑敢摭净土梗槩。书于左方。未免续貂之讥。见者幸毋诮焉

旹洪武二十七年四明观梦比丘 允中 书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