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文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初中二。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闻。今初。
△二引大众同闻三。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初声闻众又三。初明类标数。二表位叹德。三列上首名。今初。
△二表位叹德。
△三列上首名。
长老舍利弗(此云身子).摩诃目犍连(大采菽氏).摩诃迦叶(大饮光).摩诃迦旃延(大文饰).摩诃拘𫄨罗(大膝).离婆多(星宿).周利槃陀伽(继道).难陀(喜).阿难陀(庆喜).罗睺罗(覆障).憍梵波提(牛呞).宾头卢颇罗堕(不动利根).迦留陀夷(黑光).摩诃劫宾那(房宿).薄拘罗(善容).阿㝹楼䭾(无贫)。如是等诸大弟子。
△二菩萨众。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法王子.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名)菩萨.干陀诃提(此云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三天人众。
△二别序。发起序也。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倡依正名字为发起。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如梵网下卷自倡立号云。我今卢舍那等。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娑婆世界)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二正宗分三。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竝运也。初文为二。初依报妙。二正报妙。初又二。初征释。二广释。初又二。初征。二释。今初。
△二释二。初约能受用释。二约所受用释。今初。
△二约所受用释(此亦转释上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故。下广释一科亦然)。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以严际畔)。七重罗网(以严空界)。七重行树(以严露地)。皆是四宝周帀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二广释二。初别释所受。二合释能受所受。初又二。初释生处。二结示佛力。今初。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瑠璃.玻瓈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瑠璃.玻瓈.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二结示佛力。
△二合释能受所受又二。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初又二。初正明。二结示。今初。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空中)常作天乐。(下是)黄金为地。(中间)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上严空界下严金地)。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二结示。
△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以此方耳根最利故。别就法音广明其实。极乐摄法界机。五尘一一圆妙。出生一切法门也。又二。初别明。二总结。初中二。初化有情声。二化无情声。初又二。初鸟音法利。二征释略显。今初。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二征释略显。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二化无情声。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二总结。
△二正报妙二。初征释名号。二别释主伴。初中二。初征。二释。今初。
△二释二。初约光明释。二约寿命释。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徧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今初。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二约寿命释。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寿命皆)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二别释主伴二。初别释。二结示。初又二。初主。二伴。今初。此亦释别序中今现在说法句。
△二伴。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二结示。
△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二。初揭示无上因缘。二特劝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法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今初。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才)生(彼土)者。皆是(三种)阿鞞䟦致。其(三不退)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二特劝。
舍利弗。(如上无上大事因缘)众生(幸得)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不可算数一生补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二。初正示无上因果。二重劝。今初。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二重劝。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流通分。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诸经论中亦有横义。乃随断惑浅深即于同居见上三土。是则约证名横。约断仍竖也)。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文为二。初普劝。二结劝。初中三。初劝信流通。二劝愿流通。三劝行流通。初中二。初略引标题。二征释经题。初中六。初东方(至)六上方。唐译十方。今略摄故。今初。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二南方。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𦦨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三西方。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四北方。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𦦨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五下方。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六上方。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𦦨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二征释经题。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称赞功德之名上来已详言矣)。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耶)。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二劝愿流通。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劝行流通二。初诸佛转赞。二教主结叹。今初。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二教主结叹。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此本师付嘱。嘱语略别从通。但云一切世间。犹前诸佛所云汝等众生。当知文殊.迦叶等皆在所嘱也。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二结劝。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呜呼。今正是其时矣。舍此不思议法门。其何能淑。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后因大病。发意西归。复研妙宗.圆中二钞及云栖疏钞等书。始知念佛三昧实无上宝王。方肎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吾友去病久事净业。欲令此经大旨辞不繁而炳著。请余为述要解。余欲普与法界有情同生极乐。理不可却。举笔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脱藁于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所愿一句一字咸作资粮。一见一闻同阶不退。信疑皆植道种。赞谤等归解脱。仰唯诸佛菩萨摄受证明。同学友人随喜加被。
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阁笔故䟦。时年四十有九。
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等标说经处也。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时无实法。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名佛。舍卫此云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祇陀。此云战胜。匿王大臣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给孤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祇陀感叹施余未布少地。故竝名祇树给孤独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