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164-2 往生净土忏愿仪
(沙门遵式辄采大本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等诸大乘经。集此方法流布诸后。普结净缘)。
原其诸佛悯物迷盲。设多方便而引取之。唯安养净业直捷可修。诸大乘经皆启斯要。比丘四众及善男女。根缺具者。欲速破无明诸暗。欲求灭五逆十恶犯禁重罪及余轻过。欲复大小戒律。现前得念佛三昧及具足一切菩萨诸波罗密门。欲临终离诸怖畏身心安快喜悦如归。光照室宅异香音乐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现在其前。送紫金台授手接引。五道横截九品长骛。谢去热恼安息清凉。初离尘劳便至不退。不历长劫即得无生。欲修少法感妙报。十方佛俱时称赞现前授记。一念供养无央数佛即还本国与弥陀坐食。观音议论势至行步。洞视彻闻身量无际。飞空自在宿命了了。徧见五道如镜面像。念念证入无尽三昧。如是称述不可穷尽。应当修习此之胜法。如所说者皆实不虗。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称美此事以示不妄。我等云何敢不信佛。今取净土众经立此行法。若欲广知寻经补益。且为十科说之。
第八忏愿法(总有五法。今举初后故明忏愿)
一明忏悔(悔有事理应竝运。事则竭三业不惜身命。流血雨泪披露罪根不敢覆讳。理则观罪实相。能忏所忏皆悉寂灭如余广说。知事理已。等心普为一切忏悔。想云)
(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根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但顺生死不知妙理。我今虽知。犹与一切众生同为一切重罪所障。今对弥陀十方佛前普为众生归命忏悔。唯愿加护令障消灭。 想已云)。
普为法界一切众生。悉愿断除三障。至诚忏悔。
(执炉叩下。运逆顺十心。始背真逐妄名顺十心。今背妄向真名逆十心。有事有理应细思之。从初至拨无因果是顺。下是逆。至正陈忏悔时亦须扶此逆顺之意。想云)。
(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内计我人。 外加恶友。 不随喜他一毫之善。 唯徧三业广造重罪。 事虽不广恶心徧布。 昼夜相续无有间断。 覆讳过失不欲人知。 不畏恶道 无惭无愧。 拨无因果。 故于今日深信因果。 生重惭愧 生大怖畏。 发露忏悔 断相续心。 发菩提心断恶修善。 勤䇿三业翻昔重过。 随喜凡圣一毫之善。 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海置三德岸。 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众恶。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诸善徧断众恶。唯愿十方诸佛弥陀世尊慈悲摄受。听我忏悔。想已云)。
我弟子(某甲)至心忏悔。十方诸佛真实见知。我及众生本性清净。诸佛住处名常寂光。徧在刹那及一切法。而我不了妄计我人。于平等法中而起分别。于清净心中而生染著。以是颠倒五欲因缘。生死循环经历三界。坐此相续不念出期。而复于中造极恶业。四重五逆及一阐提。非毁大乘谤破三宝。谤无诸佛断学般若。用十方僧物。用佛塔物。污梵行人。习近恶法。于破戒者更相赞护。三乘道人种种毁骂。内覆过失外现威仪。常以五邪招纳四事。不净说法。非律教人。因佛出家反破佛法。违逆师长如法教诲。恣行贪恚无惭耻心。以是因缘诸恶业力。命终当堕阿鼻地狱。猛火炽然受无量苦。千万亿劫无解脱期。今始觉知生大惭愧生大怖畏。 十方世尊阿弥陀佛。久已于我生大悲心。无数劫来为度我故。修菩萨道不惜身命。今已得佛大悲满足。真实能为一切救护。今我造恶必堕三涂。愿起哀怜受我忏悔。重罪得灭诸恶消除。乃至娑婆生因永尽。诸佛净土如愿往生。当命终时悉无障碍。(起云)。
忏悔已。归命礼阿弥陀佛及一切三宝。
(三叩于地。三处作礼。一弥陀世尊。二净土三宝。三十方三宝。应三说忏悔等文。若时促一说无妨。下四悔准此)。
No. 1164-3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维安养实刹。大觉攸赞。三辈高升。夕孕金华。列宿犹惭于海滴。晨游玉沼。世镫强喻于河沙。良以十方爰来四生利往。虽腾光而普示。终稽首而偏求。故其竺国皇州自今观古。彼则巨贤至圣咸舒藻以为盟(文殊.普贤.天亲.龙树等或别译愿文或著在经论)。此则觉德鸿儒尽摛毫而作誓(且从晋世东林净社刘.雷等十八贤。泊百二十三人同誓。遗民属词。其后冠盖之士.德望之僧.洁志之俗富于编简)自兹回向绵续倡和相寻。诚道德之通衢。常乐之直济也。但世多创染割截。未识方隅。忽遇问津。靡惭滥吹。或攘臂排为小教。或大笑斥作权乘。以其言既反经。人惑常典。遂辄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词愧不文。理存或当。菽麦视而且辨。泾渭挹而永分。剪伊兰之臭林。植栴檀之香𠏉。信行愿原始要终。不数千言备举矣。
- 第一决疑门(一疑师。二疑法。三疑自)
- 第二行愿门(一礼忏门。二十念门。三系缘门。四众福门)
第二正修行愿门者
略开四门。一礼忏。二十念。三系缘。四众福。修行整足唯须此四。先礼佛净除业障身心皎洁。如净良田。次十念定心成行立愿要期植往生正因。如下种子。次系心爱护长养滋发芽茎。如霪膏雨。次众福助令繁茂使速成华果。如灌肥腻。具修此四最上最胜。或少暇随修三二一者皆生彼国。以四门各有行愿。皆是正因故也。亦可六斋日修忏。日日中修十念。以十念是净因。要切必不可废。后二门任力所能。若不然者。但随所欲任意行之。
礼忏门者
日日早晨于常供道场中。冠带服饰端庄谨肃。佛像前手自烧香。合掌定心作是云。
- 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常住三宝(存心徧礼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宝。拜起两膝著地。手执香炉烧众名香。云)
(冥心少顷。徧运香云。供养三宝。普熏众生。咸生净土。想已置炉。起作一礼。礼已合掌曲躳。恳切想面对弥陀及一切佛而赞叹曰)。
(赞愿已。即便礼佛。一一存心专对云)。
- 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清净妙法身徧法界诸佛
- 一心顶礼实报庄严土阿弥陀如来微尘相海身徧法界诸佛
- 一心顶礼方便圣居土阿弥陀如来解脱相严身徧法果诸佛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大乘根界身徧法界诸佛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十方化往身徧法界诸佛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教行理三经极依正宣扬徧法界尊法(灵峰大师注云。此礼旧本无。今依幽谿师添入。使三宝具足)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观世音菩萨万亿紫金身徧法界菩萨摩诃萨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势至菩萨无边光智身徧法界菩萨摩诃萨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清净大海众满分二严身徧法界圣众
(礼已。即两膝跪地。执手炉烧香。至诚而倡是言)。
我今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
(起礼复跪。执手炉云)。
至心忏悔[○@叩]。我弟子(某甲)及法界众生。从无始世来无明所覆颠倒迷惑。而由六根三业习不善法。广造十恶及五无间一切众罪。无量无边说不可尽。十方诸佛常在世间。法音不绝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净光明照触一切。常住妙理徧满虗空。我无始来六根内盲三业昏暗。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以是因缘长流生死经历恶道。百千万劫永无出期。经云。毗卢遮那徧一切处。其佛所住名常寂光。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无非佛法。而我不了随无明流。是则于菩提中见不清净。于解脱中而起缠缚。今始觉悟。今始改悔。奉对[○@叩]诸佛弥陀世尊发露忏悔。当令我与法界众生三业六根无始所作现作当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若忆不忆。若识不识。若疑不疑。若覆若露。一切重罪毕竟清净。我忏悔已。六根三业净无瑕累。所修善根悉亦清净。皆悉回向庄严净土。普与众生同生安养。愿[○@叩]阿弥陀佛常来护持。令我善根现前增进不失净因。临命终时身心正念视听分明。面奉[○@叩]弥陀与诸圣众。手执华台接引于我。一刹那顷生在佛前。具菩萨道广度众生同成种智。(应三说。若时促及事迫。一说亦得。起云)。
忏悔发愿已。归命礼阿弥陀佛及一切三宝(一拜)。
(次旋遶。法或三帀或七帀乃至多帀。如是称念随意随帀不拘遍数。称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 自归于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拜)
- 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拜)
- 自归于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拜)
- 和南圣众
(次至别座诵弥陀经或观经。若不诵得经。一心称名。量时而止。更𢌞向结撮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