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颂
从是西方有乐城。弥陀说法正当今。七重树覆珍珠网。自在逍遥绝苦轮。
七宝池中德水盈。莲华香洁底纯金。四边阶道琉璃合。楼阁层层玛瑙成。
黄金地上每经行。天乐时时奏法音。适意妙华盛满裓。他方佛国任飞升。
灵禽树网出玄音。昼夜常宣三宝名。见色闻声生正念。菩提道果自然成。
万德圆融相好身。光明徧照摄群生。寿同人命不思议。故号名为无量尊。
无数声闻与上人。常居一处若同伦。凡夫到此皆无退。闻者应当发愿生。
依正庄严无等伦。杂修福善岂能生。一心不乱持名号。化佛来迎道果成。
浊恶娑婆说此经。十方广舌励群生。应当谛信无疑惑。功德庄严念念成。
此经功德妙难思。金口殷勤劝受持。但得闻名佛护念。是人永不退菩提。
欲往弥陀安养城。己今当愿尽超生。如斯圆顿难思议。只在当人信力深。
五浊众生业垢深。非持名号道无成。本师行此甚难事。诸佛同舒广舌轮。
彻底悲心自说经。特垂方便摄三根。文殊身子皆听受。我等人人当奉行。
阿弥陀经。乃净土最要之典。有缘遇此。不可轻易。此颂全依经中要旨而述。非敢臆说。读者宜静心思察。不可草草。方知释迦及十方诸佛。为我等苦恼众生。慈悲救济。恩德如此。具佛性者。可不信乎。唯愿同行之士。极力奉持。仗此功德。早生西方。
西方径路决疑䇿进
念佛开心颂
昆自学净宗以来。每见念佛之人。或执著悟门。意不开畅。或恶嫌妄想。心生忧愁。因此二种。不能死尽偷心。竭力念佛。想此二种。谈何容易。从古高贤。能有几人相应得去。况当今之世。知识愈少。业障愈多。能开悟门。不起妄想。又能有几人。而且净土法门。并不如此。故彻悟禅师云。净土一门。最初省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余同治癸酉冬。在天台教观。七期内。忽忆此事。心大不喜。恐此二种大障。令净土胜异方便。不能盛行于时。故于解七之日。遂从四十八颂。欲即流通。以结净缘。未知有同志者。肯允可否。此颂因念佛人。心多烦闷而作。故名之曰。念佛开心。凡念佛者。肯读此颂。必能开其心怀。速成妙功。临终时至。决定往生。故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颂分六段。
净宗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