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216-A 序

自世尊悯念群生。随机施化。于一切法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如念佛求生净土。乃为长老舍利弗。说西方有世界名极乐。有佛号阿弥陀。因详述其中。种种依正庄严。劝诱众生。发愿往生彼土。由是净土之说兴焉。晋太元时。高僧慧远。结社庐山。与慧永慧持等。一十八人。同修净土之业。而刘遗民为著发愿文。王乔之等。复为念佛三昧诗。自是净土之学。与禅宗并重。信从益众。然诸贤念佛三昧诗。至今尚有流传。余尝读其一二。不过云至哉之念。主心西极。而于佛说净土法门。未能明白指示也。四明有沙门梵琦。著怀净土诗七十七首。其中有云。释迦设教在娑婆。无奈众生浊恶何。欲向涅槃开秘藏。须从净土指弥陀。庶几指破迷津。高登觉岸矣。然其诗亦惟是泛言大意。切指工夫。乃今读澹云上人。净土救生船。自为诗而自为注诗。凡四十八篇。每篇七言四句。而每篇之注。多或数千字。少亦数百字。发明三观圆修之义。提唱事理一心之旨。推而至于执佛从心现。不信西方有佛。执佛西来。不信自心显现。二端皆为邪见。正显事理圆通。可谓深切著明。至详至尽。而其归本在信愿行三门。使人知所入手。又谆谆于持戒之得。犯戒之失。劝孝戒淫。尤为切挚。循此以求净域。真可以一苇杭之矣。余本钝根。于西来大义一无所得。惟尝注金刚经二卷。阐发即住即降伏之旨。颇与他解有殊。上人见而善之。以是诗索序。敬为诵晋支道林诗云。维谓冥津遐。一悟可以航。愿与一切众生沈沦五浊者。同登此大愿船也。

光绪二十有二年太岁在柔兆涒滩夏六月德清曲园居士俞樾撰

No. 1216-B 小叙

不肖愚下凡夫僧宽量。字源海。号澹云。又号西舵。四明鄞县。应氏子。赋性懒戆。幼弃诗书。及长矫。恶尘俗。不与世缘和合。惟慕清凉。懽喜跏趺默坐。邂逅有道之僧伽。咨询无为之妙法。年满二十。决志祝发染衣。入空门而皈依佛海。受具于太白山天童名蓝。皆繇宿树正因。方能感斯胜报。自庆有幸。愿我世世生生。博通儒典而出家为僧。了悟心宗而宏宣正法。咸令见者闻者。皆大懽喜。信受奉行。华严云。若令众生生懽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懽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南海佛顶山分宗。蛟川慧寂道场。我先师觉照和尚。在昔之时。而尝拈云。净业正因。逮将沉没。皆是怀宝迷邦。背真向伪。从其事者。纷如牛毛。具正见者。尠若麟角。致令上慢之徒。轻忽吾佛之道。悲夫。去古时遥。法久成獘。正道湮微。邪法增炽。人多错解。蹉入邪途。不思净土一门。乃出轮回之捷径。其直如弦。其朗如日。奥旨在于经论之间。不遇明眼启迪。犹若群盲摸象。各说异端。从冥入冥。永缠邪见。可痛惜哉。其时也。(量)志慕宗乘。信而犹豫。再造天童。顶礼于广昱和尚前。请益楞严七处征心。而和尚。施以当头一棒。(量)惘然。更施慈悲。反复开示。然其语虽反复。义不雷重。悯我恩深。诲我无倦。嗣后和尚退院。隐迹东湖青山寺。执侍左右。始获见地。迺往诸方参究。拈念佛是谁。参之既久。未能达无生之体。祇坐得清闲香。定中但觉轻安而。一日携钵来杭。至玉泉与精觉上人同居茅茨。尝阅净土经论。自今观古。彼则巨贤至圣。咸舒藻以为盟。此则觉德鸿儒。尽摛毫而作誓。自兹回向绵续。倡和相寻。诚道德之通衢。常乐之直济也。是以恪遵师命。惟念六字真言。别无余事。作半偈曰。山中专念佛。足不到人间。课佛之余。常勤思惟。经义所明。诸大菩萨以无所得故。证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阅大智度论。方晓不舍者。诸法中皆有助道力故。不受者。皆法实相。毕竟空无所得故。如是则庄严门内万行无亏。真如海中一毫不舍。得无所得故。履得一之旨。豁尔消疑。所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而道成。若得一万邪灭矣。若得一万事毕矣。宽量底下凡夫。穷陬晚学。罔通元义。素鄙空谈。回忆古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念之及此。惭愧叠生。故我末法钝根。惟崇一心念佛。是以重实而不重虗。贵行而不贵说。涉有而不住有。行空而不证空。从小善而积殊功。仗微因而成大果。静溯圆顶具戒之后。理上未能相应之时。遂阅楞严各家注释。复舍注释。而静中观照经文。渐渐悟入。波水动静之源。真妄虗实之理。距知大哉楞严。至哉妙用。为南阎浮提清净音闻教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是经欤。普愿后来行道之人。始穷楞严。而终归于一心念佛。信愿相资。决定得生净土。还须严净毗尼。莫贪兔角名闻。龟毛利养。是为最要。安居既久。玉泉重运土木。移白沙泉护国寺而住入夏。细阅永明宗镜录。唯心诀。心赋。万善同归等书。至纵然未明道眼。也须成就净身。(量)豁然击节云。此竟契末世行人因地。即作偈曰。三业皎洁净身成。诸善回向资净因。钝根著相求菩提。坚信愿行获往生。尝诵口中。繇斯信愿弥坚。密密持名。转第一义谛于口轮。喻如钟之受杵。愈击愈鸣。愈叩愈莫能掩。如风行空不窒塞。放去收来得自在。君不见。香象渡河步步截流。狮子踞地频频返掷。凡先后栖息养闲之处。每触逆顺爱憎之境。必以此一句佛号为前锋。覆军杀将。亦不知其几矣。辛卯之夏。幻质失调。精神疲倦。于梦寐间。发现赤白莲华。光明晔晔。倐然气慡神清。一心念佛。密密不辍。甲午之秋。再移南山六通兰若。影不出山。立愿敬写华严经。功圆回向。滋润莲根永固。于是顿忘肤见。既竭心思。得净土诗凡四十八篇。广搜博采。各种经论。于神会中。默相孚契。符合净土者。彚纂注解。目之曰。净土救生船。自谓举六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重重引证。普令眠云立雪之人。栖心净土。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故我普为群灵。敬述兹集。仰凭佛眼。证此微诚。回向菩提。乞求加被。惟愿法界众生。乘此救生船。同出六道沉沦苦海。同游四土九品果海。是知紫金台上身登而本愿非虗。白玉毫中神化而一心自庆。所愿同见弥陀。同悟无生。同化含识。同证妙觉自恧福德俱薄。未可流通。时有徐孝廉莲臣先生谓(量)曰。尝闻药无贵贱。启病者良。法无精粗。救时为要。何故秘此不传。上人于法有悭心乎。(量)默然无语。徐孝廉怂慂付诸梨枣。谓此四十八章。详细诠注。遇明眼人。自知一片真实苦心。苟能枉者直之。邪者正之。疑者决之。迷者悟之。尽大地人。于一念中。同得念佛三昧。共证菩提。不亦伟欤。

光绪丙申岁仲春月丁丑日自序

No. 1216

净土救生船诗

境缘顺逆妄中邪。见地分明认本家。洞彻春风先及第。佛前受职记名华。

蕴素精神心最灵。宛然有佛寂惺惺。惺惺寂寂常光照。寂寂惺惺净土宁。

群生瘦死入囚牢。立志挺身效昔豪。滞相著空皆过害。叮咛反复劝同袍。

念佛一心顿教门。无边经义摄归元。而今印合西飞日。先谢娑婆世所尊。

单方一味胜名医。功效超群宛若仙。定数分明相续念。弥陀是有救生船。

弥陀流出自心田。修道还须修德全。空有果然无妨阂。去来何用救生船。

梅花带雪笑吟歌。莫绊娑婆五浊窠。慈父弥陀原自性。频将四字忆心窝。

万彚虽分一念删。莲宗微妙即元关。洪名念到无心处。三界横超去复还。

七日执持心不乱。善根福德出乾坤。该罗四教行人妙。惟在当人一口吞。

魔佛境中莫妄谓。禅宗净土两相推。参禅原不立生佛。净土圆成佛定来。

一句顶来一句随。一声连续一声追。分明直指原无二。除却弥陀更有谁。

生入无生生净土。易行独妙赞功多。教一心能忆念。孩童呼母出娑婆。

一念圆彰四土严。无生国里记名签。厌忻舍取原无碍。佛语当机妙独占。

信愿行三如鼎足。往生标准正因缘。吾非狮儿从空透。真实方归极乐天。

十方诸佛赞无穷。东土始宗谢远公。莲漏东林传往事。而今希望旧家风。

具缚凡夫业障多。全凭四字转心窝。慈悲慧日能除暗。得失居然在刹那。

吼石鞭尸上古传。自心懵憧入傍偏。迷人不识邪魔惑。佛孔衰残世运迁。

单提六字具三门。善导遗风千古存。专杂两途须仔细。打成一片见慈尊。

名字僧家不是僧。经论教理学何曾。因循饕餮为能事。老死临头受战兢。

尸罗严净自操持。证入菩提戒为基。受者固多依者少。犯人地狱堕无疑。

从来婬泆罪如山。失却人身万劫难。秽语邪言须切戒。一生清净自心安。

人间善事孝为先。割爱辞亲最可怜。罔极深恩还未报。椿萱共渡救生船。

佛与众生同体性。莫言食肉养精神。夭亡多病前因报。戒杀放生习至仁。

死生老病岂能期。十二因缘缘起时。早办临行归去计。净身口意植根基。

博学高闲与俗违。一心正念有神威。严身进道伽陀药。依此修成弹指归。

福慧原来宜兼修。祇须但向静中求。慈心利物仁为本。结果还归乐土游。

思专想寂发心华。一句当机达本家。七种胜因推念力。而今救取老丹霞。

弥陀愿力妙无穷。归命之人入化工。游子还家重检点。华开黄白与青红。

愿生彼国志坚强。念极而空达故乡。动念即时生净土。水清月现见心王。

应知龙树论三观。选优陀那乐可嘉。从此我心归著处。他年报满育莲华。

此方浊世苦娑婆。彼土莲邦快乐多。偏指境缘为较量。升沈美恶莫蹉跎。

念佛正信志不忘。群经显示放慈光。往生事迹如沙数。历历分明载典章。

五浊乱时唤奈何。释迦说法振昏波。而今达本还乡去。亲见慈悲我佛陀。

净土原来权实收。拟谈权设昧珠渊。弥陀不异遮那体。万里无云月正圆。

就路还家盗杀盗。妄中念念显真如。求生不乖无生法。生法全归心卷舒。

寿量光明无等伦。圆融中道便相亲。何须更觅安心法。事理同收念佛人。

不染尘劳志出群。真机非友岂能闻。痴空妄说离名字。名字先锋扫万军。

高声念佛妙如何。无念之言歧路多。瓦砾真珠圆一悟。秋天明月照山河。

疑情扫尽绝三疑。裂破四关坚自持。未到命终先备死。有缘辅道念相资。

八功德水注华间。到此令人惑业删。亿劫轮回生死脱。感应佛力有相关。

悟后方知正好修。列宗诸老语全周。圆人信口弥陀唱。扭转沩山水牯牛。

闻道西方乐益多。舌轮微妙转弥陀。念多念少须相契。字字分明仔细磨。

一句弥陀信口呼。一轮明月暎西湖。而今一著通消息。拍手高歌称丈夫。

土净方知生死空。了明心地获圆通。质直中间无委曲。双忘净秽显双融。

净土易生理现成。往生终不乖无生。度生证入无生忍。究究无生八地行。

古人痛䇿有三方。刻骨镂肌誓不忘。百炼千椎成铁汉。堂堂得志驾慈航。

人人正好念弥陀。亲切无如自琢磨。磨得本心如朗月。灵光托质藕华窝。

经文无字袈裟白。沥血剖心愿不捐。回向菩提生净土。大家齐上救生船。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