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荐陈意门(赞灵通用)
总荐亡
百年光景全在刹那。四大幻身岂能长久。自离尘世香魂杳杳未知方。既返泉关逝魄茫茫何所往。音容莫睹。骨肉徒伤。欲伸荐披之功。须假慈悲之力。
又
夫子圣人犹见两楹梦奠。达磨大士尚闻只履西归。法身未免有去来。幻质岂能无生死。冥途既往。逝魄何归。须凭荐拔之功。直指超升之路。(已下任叙所作佛事)
又
百年梦幻嗟尘世之循环。诸佛慈悲揭真乘而济度。伏念亡(某人)奉身俭约致业勤劳。接物待人本谦和而罔间。事尊抚幻尽孝义以无亏。方期寿岳之崇。俄叹惊波之逝。上遗华发缺温清于萱堂。下弃诸孤极攀号于苫室。欲严昭荐。庸假薰修。(同前)
又
地水火风真个梦中说梦。生老病死谁知身外有身。欲求彼岸超生。须向个中著力。恭惟(某人)之灵。天资长厚。地胄光华。其起家也则有贯朽粟腐之名。其处乡也则有亲仁善隣之美。福在其身则寿考康宁之是享。庆流于后则德行道义之俱全。膺鹗荐而五举不虗。指龙门而一跃在即。方谓椿龄益固。岂期薤露遽晞。百千万事总成空。八十二年浑是梦。三釜之养弗及。九泉之恨徒增。莫驻双轮。俯临首七。
荐亡伏愿门
通用
尘劳蠲净廓尔而云散天清。业障顿除豁然而冰消雪释。识心达本。息意忘缘。于去来中悟无去来。于生灭中悟无生灭。绝离幻妄。正趍真空。破三毒而证三藐三菩提。収六贼而修六度六神用。了知生灭法。方明无我人。不出菩萨林。常居华藏海。
又
数行仙乐迎归紫府之间。三色祥云引出尘寰之外。抛离五障。逈脱六尘。当生慈氏之宫。早入龙华之会。
又
黄金殿内常瞻紫磨之身。红藕花心时听苦空之偈。
又
四生海上卸愚痴帆。三觉岸头断沉迷纲。出娑婆之世界。生兜率之天宫。时时面奉玉毫。日日耳闻妙法。晓了即心即佛。顿明非想非空。得般若波罗蜜多。成无上正遍知觉。
又
无边烦恼海彻底干枯。无量智慧花廓然开发。
又
上冐七重之网。下乘千叶之莲。飘飘生覩史之天。济济步摩尼之殿。面瞻金相。耳听法音。
又
瑶池万仞。金风动而莲上生花。宝阁千层。珠帘卷而云中见佛。
又
宝坊宝盖乘宝马以优游。香国香城蹑香云而快乐。
又
宝网玲珑之下。天花缥缈之中。礼十号慈尊。悟一乘妙理。
又
须菩提弹指之处认取千圣之门。大迦叶破颜之时顿悟一真之理。
又
普光堂上回凡心而作佛心。菩提殿中转肉眼而为慧眼。步步红莲开足下。翩翩青盖起空中。抛三漏之尘劳。生十严之净地。入宝冠里。坐师子床。一闻大悟之因缘。便证无为之至理。
又
真明明之。法眼登须弥顶而烁破四天。悟了了之。真心向微尘里而坐观三界。
又
真心自在。法性逍遥。不入三乘。便登正觉。悟无所悟之法。证无所证之门。生生披如来忍辱之衣。世世处诸佛慈悲之宝。
又
障云散而菩提月现。业海枯而功德山高。不入邪宗。常生正念。
又
七宝池中尽涤业障报障烦恼障。九莲台上常闻妙音梵音海潮音。
又
摧烦恼之山。裂爱欲之网。心疑顿释若解百叠之花巾。罪垢潜消如散八风之沙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