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287-A 千松笔记序

观释迦老子四十九年利生之谈。把一片肝肠。打迭得干干净净。以应万机。那有许多龌龊。塞人肠肚。教人成佛。四十九年中。止用一片圆融无碍不思议清净心为辩才。示人安身立命处。犹龙神现于云端。往来神变。云行雨施。善能观者。见龙真体。不善观者。谓纸墨文字。故如来文非文也。如来语非语也。转变神化。言言真体。语语流辉。故云四十九年未甞曾说一字。才见世尊肝肠洁净。令人直下会取。不受人瞒。具眼者那肯食人糟粕。检人涕吐。如云门才见释迦指天指地。便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死。与狗子吃。就把世尊底。掀开用出自家面目。那肯食人残羮剩饭。所以悟有非常。才能超世。也须是个人使得。未彻玄宗。浪言见谛。将欲昧人。实以自昧。咨其胸臆。徒滑唇吻。不能了明出佛之机。言不越心。心不越语。心言岂是两法。悬崖撒手。未肯承当。直下知归。自然透脱。学者漫自随文逐义。举世呌嚣。征逐不醒。如吸狂泉。不知佛祖垂言。直示本体。尽彻纤疑。纵横如意。可窥心佛之宗。入利津而不染。唯从自己胸襟流出。以应世间。智刃才挥。纤疑顿断。为世间之道亦可为。出世间之道亦可把。世间法与出世间法。融作一团。和作一块。作世间法亦可。作出世间法亦可。离世间法。无出世间法可得。离出世间法。无世间法可得。然虽如是。亦可于世间法内。检出出世间法。于出世间法内。检出世间法。才不溷乱。亦不儱侗。方为具眼。踏翻圣贤窠臼。掀开佛祖家风。可以入魔。可以入佛。不被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缚。洒洒脱脱。才成个解脱道人。玉既琢而韫璞。剑淬而含辉。是以念念中。见一切众生成佛。佛有成否。亦非佛矣。心有古今。亦非心矣。是故释迦老子。一生活计。不厌之谈。示于众生。不可于说字上。更下注脚。为心佛可也。

No. 1287

千松笔记

谛观如来千古之雄文。如覩如来千古之心。然则五天正语。充满阎浮。鸟迹圆音。弥难穿凿。直餐梵响。何待唐言。纸墨文字间。虗圆妙应。不自为形。而形露。本来无迹。而迹彰。言过视听之外。理出思议之表。文以表心。心为文显。世人唯以文字而求心。孰知心露皆为文字。故如来血脉。披析详尽。剖露无余。如禹之治水。淮阴之用兵。萃然一出。每变每奇。纵横杀活。莫敢当其锐者。唯一剑之锋𨦵。莫能撄触。把千七百陈烂葛藤。一一斩断。见闻俱泯。直向千劫前。与一切人相见。故禹之治水。若九河会流。激流悬瀑。不可挽截者。皆如来一智而流出十二分教。以十二分教。会归于一心。圆机妙论。巧入深中。数十百万言籍云舒。皆贯空有之美。独脱于文字之表。悬解于文字之外。皆为活句。绝无文字气息。即文字而非文字。即言词而非言词。直欲令人会取千劫前。慎勿迷其本而弃其源也。故横说竖说。不离其本。啐啄同时。嘿会经旨。唯一语之横流。孰为宗乎。孰为教乎。孰为心乎。孰为佛乎。孰顿孰渐。挥洒如意。击吐壶歌。洋洋乎其盈耳。焕烂兮其溢目。纷纷欣欣兮其独乐。当此之时。不知谁为诸佛。谁是众生。而不以善止。其又何佗求焉。是故谷答樵讴。花迎鸟咲。扩而充之。安蛇足矣。故琅邪觉云。汾阳先师道。汾阳门下。有一西河师子。当门踞坐。但有来者。即便𫜪杀。作何方便。入得汾阳门。见得汾阳人。瑯邪这里。也有踞地师子。若有来者。即自丧身失命。作何方便。而入瑯邪门。见瑯琊人。此两转语。诸人还检点得出。方为择法眼。若不如是。且无安身立命处矣。故吐笔端。趋风传响。疑滞豁然。非得至人。安能坐断舌头。了却千生百劫大事。如千里之马。驭以孙阳。过都历块。直流星一抹哉。

禅宗合论

世尊明星以后。拈华以前。四十九年。婆心太切。向人哓哓所说数十百万言。唯人能读其死句。而不能读其活句。如来吐纳虗空。提醒人处。直指开口无拟议处。无渗漏处。无穿凿处。无用心处。如龙藏海。似虎藏林。风云叱咤。百怪震惊。世尊唯对明星所得遮一段光景。将来露在诸人面前。令一切人。大家检点看。还为如来。所说十二分之教耶。还为露自己之心耶。既是如来所说之教。云何又言四十九年。未尝曾说一字。此乃如来自悟旷劫前面目。浑沦吐出。本地风光。天机浑成。如来妙相。而无咀嗫之痕。不废纤毫之力。和声吐露。全体示于众生。圆机顿显乎词。收来放去。妙用纵横。心佛众生。浑然齐致。真妄物我。举一全收。而无圣凡之异。无欠无余。融万法于一心。了千心于一语。樵歌牧唱。声色纵横。炳然齐印。权实双行。五派分宗。三乘教相。义将安寄。推其锋锷。则万变千奇。穷理尽用。浑然无端。了无丝毫渗漏。亦无一法可得。自然活泼泼地。转漉漉地。不离如来舌端上。只是要一切人透得遮著子。人人自有一段超然乐处。挟日月而驱风雷。舌端游戏。为古为律。时露清新。为宗为教。水截蛟螭。陆断兕虎。杜绝好新乐异。深防穿凿之徒。千卷之灵奇。如秋毫处于沧海。是以不洒点墨。尽皆必吐之英。弢颕埋锋。极尽生人之态。果人受诸天之供。沾一味而味味具足。点铜铁为黄金。抽神奇为臭腐。以道观言。以言观道。可以见道。可以穷经。可以励志。可以察天地。可以知鬼神。可以通百家。开顶门之只眼。放无上之宝光。孰得孰失。何去何从。故初祖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与世求。须是真参实悟方是用处。而不拖泥带水。向上玄旨。不作露布葛藤。且道不落死活句。如何道看。

如来所说三乘十二分教。犹海水一味。穷高极深。激而为涛。回而为澜。震而为雷。喷而为雨。能随龙而化三千世界。皆如来舌上之波澜。汪洋谈艺。匠心而出。酬机训答。一旦当机。淋漓吐露。触途无碍。乍分乍合。无损沧海之势。了无缘影著之乎胸中。现之乎眉睫。亦无殊胜名言。朗然独脱。唯此虗空活泼泼地。棱棱风骨。融融若春。如衡在鉴。风雷在握。而应当世之务。其神何所不之。是故般若现前。本来具足。不假修为。真智无边。真心无定。毫无渗漏。人人分上。各各具足。罗山云。玄门无法。不立纪纲。如王宝剑。锋铓不可撄触。觑之则瞎却人眼。无一语而不单提向上。无一言而不全体独露。所以释迦老子。于一切处。成等正觉。若有血气汉。向这里著一只眼。便见自己七纵八横。丝发不移。踏著自家本命元辰。元不从人而得。须是猛著精彩觑看。

夫观于教者。而不能观于心。能观于心者。亦能会于教。教从心之所流。如来示于心而说于教。众生迷于教。而不识于心。教为表显之法。心为说教之主。识于心而会于教者。更何以加一字于心乎。亦无有一字可当情。千言片语。觌面论心。了然无疑。怡然无怖。犹不能自信。而且各持所见。终不足以惬初心。比之为敲门砖。门既辟而安用之乎。何不观如来舌端上。放五色电光。还谓如来之真相乎。乐说不穷。任其索隐。泛声香而不住。括虗空而为量。迷测其源。罔知其末。苟能知心。则万法皆从我出。清虗简胜。如闻郑卫之音。意于言外。千途一辙。念念非别。乾坤寥廓。竖立非他。一念现前。应口而吐。捐尽形骸。全体皆露。本地风光。觌体相见。故万世以下。而嗫嚅者。得其本焉。经之摛掞。旨超文外。读如来语者。直须了然顿悟。故李长者云。无边刹境。自佗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而神融骨洽。则曩劫之疑。涣然氷释矣。词彩则揭其精华。音韵则响其谐调。是以学来学去。并学亦闲。穷如来之教。亦不存一字于胸中。亦不多读一字。亦不少读一字。故云。治世语言。皆顺正法。但拔出众生处处贪著。推靡破执。不得不无。彻名相之藩篱。露真心于唇吻。若作道理见解。终有一点不洒洒在。

教中有梵语唐言。显说密说。皆如来设教之权。变化之法。世尊抚运。以梵典而开宗。示心为教。言为智炬之辉。虗其襟者。挹其遗风。漱其流者。味其余津。为识之利剑。截妄之宝刀。亿曳法蠡之响。而无穿凿之宝。言有华梵之分。心无唐梵之别。故心之与语。犹利之与刃。而语之于心。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舍利不可无刃。舍刃不可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利没而刃在也。故言无唐梵之分。心有思议之格。岂有唐言而可诠。梵语而不可诠乎。穷缘尽照。显密一心。皆如来说法之权。以融心之妙。如孤鹤盘空。神龙戏海。

懒庵曰。近世学者。不悟斯旨。意谓禅宗别是一种法门。以禅为宗者非其教。以教为宗者非其禅。遂成两家之说。互相诋呰。𫍢𫍢不能自。噫。所闻浅陋。一至于此。非愚即狂。甚可叹息也。

岩头云。夫唱教。须一一从自己胸襟间吐得出来。与人为榜样。但于声色前。不被万境惑乱。故知经文中。亦有向上一路。如高山出云。群峰吐溜。抑何奇也。百川之水终归于海。出云流润。以泽天下。其何快如之。则弥廓弥虗。如涛如风。著不得纤毫罣碍。以显于心。

鼓山云。十二分教唱不得。凡圣摄不得。今古流不得。言句该不得。如来以千古之灵奇。吐之胸中。秀媚清新。为古为律。时露合璧。难分楮玉。若不会此。则为世谛流布。即此锋铓而直。如太虗纤云。了无所有。

洞山初和尚云。举唱宗乘。阐扬大教。须得法眼精明。方能鉴辩缁素。切缘真妄一源。水乳同器。到此难分。洞山寻常以心中眼。观身外相。观之又观。乃辨真伪。夫善知识者。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直须心境一如。第八识断一刀。心无渗漏。方有少分相应。故胸中如吞吐长江。骨法齐等。未尝不为通身吐露。洒洒不为法缚。不可留纤介缘影于胸次乎。

临济大师云。你若达得万法无生。心如幻化。更无一尘一法。处处清净。无佛无众生。无古无今。得者便得。不勒时节。亦无修证。无得无失。一切时中。更无别法。设有一法过此。我说如梦如幻。入一切差别境。不能回换。未曾离一念。随处清净。道我解禅解道。辩似悬河。皆是造地狱业。若真正学道人。不见世间过。急切要求真正见解。若达真心。悟性圆明。方始了毕。只如十二分教。皆是表显之说。学者不会。便向表显名句上生解。皆是依倚。落在因果。未免三界生死。一念心能自在。随处解脱。如是解得。方始好看教。

如来语皆正言。正言岂可穿凿。或于巧辩。或示密言。别是一种风骨。绝无烟火气息。语言世味。翩翩尘埃之外。百鸟争鸣。松风和韵。皆助如来谈柄。诚恐以纸墨文字之讲求。皆为思议之言。而非如来之正说也。故岩头和尚云。大统纲中须识句。若不识句。难作话会。百不思时。唤作正句。学不足以窥无始之宗。言无思以应当世之务。尽彻纤疑。纵横如意。

夫人自具于眼。方识如来教中真旨。如来之语。言言活泼。语语无定。随缘应答。如幻如化。如珠走盘。岂能执捉。皆露心之妙。今人执定世间文字看法。而拟如来之语。岂知如来之语。非世间文字也。岂可随语而生解乎。故华严经云。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是以法华经云。拔出众生处处贪著。故智者大师。读至是曰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处。豁然大悟。还知智者大师。悟个甚么道理。方知全部皆一旋陀尼。无穿凿。无用心。无断绝。无拟议处。岂得漫自随其言句而凿之乎。故教中四无碍者。事无碍。理无碍。事理无碍。独事事无碍之理。㝡难悟者。非是华严一经有此四种无碍之理。诸经皆然。此乃如来说法之要纲也。故智者大师。读法华而悟。遍大地皆法华也。

永明大师云。凡关一切言诠。于圆宗所示。皆为未了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迷一切诸法之性。向心外取法。而起文字见者。今还将文字对治。示其真实。若悟诸法本源则不见有文字丝毫发现。方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则境智融通。色空俱泯。当此亲证圆明之际。入斯一法平等之时。又有何法是教而可离。何法是祖而可重。何法是顿而可取。何法是渐而可非。则知皆是识心分别。所以祖佛善巧。密布权门。广备教乘。方便逗会。才得见性。当下无心。药病俱消。教观咸息(出宗镜录)

是故不可执定是非之说。而辩于教。语无是非之性。无是非之念。亦无是非之辩。故语之所发乎未分是非之先。亦无有是非之辩者。乃如来之正念。众生未变之真。千劫前之面目。若辩言说是非好丑。则非真面目。皆是识心分别计度。故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心无真妄。真妄起于识想。一念缘起未分之先。孰为佛乎。孰为心乎。孰为法乎。唯用之能迅。无心分别。无心缘念。念念皆心。独不能剪情缚于见闻之初。干识浪于爱憎之表。神理易悟。结习难忘。迷则妄生。悟则妄灭。妄无妄源。竖无初际。既无有始。岂得有终。本际不可得。故生死无有始。临济大师云。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理须顿悟。习须渐除。

大圣人出来。提醒人处。直指众生千劫前不曾变坏这段光明。时时搬弄泥团。须自识取。莫为没溺于纸墨文字间。一离文字。不啻猢孙失树。便无可安身立命处矣。殊不知文字而不能摄者。形骸之外。肝胆尽露。纵横驰骤。放去收来。隐隐照映人处。徒与世间人谈世间法。不复知有向上事在。无痕迹处。可以检点。无心识处。可以认取。故琹之道尊。根于音古。与声器之源。略窥其倪。指法音节。调爕之妙。不诡于正。而唤醒千古人心。

直欲抟取虗空。握笔挥洒。纵横奇屈。千古合节。如伏枥老骥。意气横溢。穿云之鹄。目无万里。便觉天机激触。露出通身手眼。昔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宣见夫子居宫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而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而居朝庭。严临之下。而不毁伤。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说此三者。学而未能。宣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曾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而

楞严击节

夫参学之士。须要自得彻底掀翻。岂可就人吻角吃野狐涎唾。他日尽是阎罗老子乞铁棒的有甚交涉。须从自己真参实悟处。透将出来。那时才好把释迦老子野狐涎唾。尽底撇向东洋大海。朕迹不留。从自胸中呕出。了无凝滞。如珠走盘。不留影迹。驰骋当世。神睴自顾。靡不贯彼精微。收之毫端。放弥六合。须于文字中点出如来之眼。光明遍照。无一语而非世尊全体独露。无一字而非释迦老子丧身命处也。葢生平学力未精。不能藻鉴而照破生死之根。露出父母未生前一段光景来。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茫然不能照物。无隐无从。不能洞识幽微。究其所真。见无迷悟。心见无分。靡不知有于言焕然如水之质。漫言浩荡。自成其文。盖非语言文字理通故也。圣胤流辉。悬河泻辨。非真见之光明。涅槃元清净体者乎。今之学者。不能履顺而游性。乘佛理而御心。道眼未明。世出世间常露于前。不能分别。而为千古之灵骨。照破生死之根。方知真药现前。不能分别者。气爽神聪。才情风韵。若处太虗之中。飘飘然而露千古之玄风。以应世间。神融骨洽。必须悟此。而视千百世。如同一日。洁然于内。浑然于外。不被世间语言文字之所障碍。是以慱采精微。陶容妙义。会契如来之旨。不费纤毫之力。能令学人析理开神。吐弃精华。千秋片语。道波口海。非诸佛之真见。能与于此乎。未尝知其清虗之体素骨通灵不可染污者。一字不凿。则心镜弥朗。声同金石。皆自丰神透露。妙辨纵横。而非楞严寂灭海中流出者。故心莫之能为隐者。吾人之所不能隐于心矣。是以心见之所难分也。而世无能隐之心。心无能隐之见心之所露。而不能自知者。未有能知于心也。暗昧得耀乎光明。孰为见以全露。直言其归趣而。穷万物之根源。别千灵之作用。方可照明真见。乌谓自吐出楞严大定耶。是以翦截浮辞。恢弘至道。举其闳纲。原始要终。得其真趣。莫寻枝叶。若江河之流。涣然氷释。葢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议于断割。敷扬厥旨。驱摭群言。发前人之未发。泄如来之真髓。可补于将来。靡得而详焉。昔王敦素问觉范禅师曰。宝公谶语。视千百年如一日。此何道而至之。觉范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有物将至。其兆必先。孔子语也。莫非倒想。倒想若灭。洞见三世。宝公岂有倒想乎。敦素拊掌咲曰。美哉之论。然则倒想宁有道乎。

大佛顶。

即诸佛之果体也。反衰世之陵夷。续众生之慧命。无古无今。庶不异于真源。即心即用。未甞不露于项相。一切众生。不能析如来之见。不能知如来之顶。而显诸佛之神用也。用众生之语言也。是众生自受用之法门也。安身立命处也。世尊点出诸佛之眼。放出顶光也。

妙奢摩它三摩禅那。

这一妙字吐出。与世味同研。庸言庸行。与善恶是非。溶作一团。和作一块。掀翻理窟。倒翻情境。天然真趣。自然神化。不假雕琢。在世而不为世之所迁。出世而不能融于世者。真淳不剖。为之涅槃元清净体。是诸佛之本源。流而不散。用而不分。故世尊全体作用。于四十九年之中。未甞散乱者。唯一妙字。而无知故。谓之奢摩它也。而无明故。谓之三摩。禅那。正三观中。谓之体真止。识未动故。谓之随缘方便止。不思议故。谓之不著二边止。是复真元未散之果体也。淳朴未分之元。世尊欲尽大地众生皆复真元之体。若用识之所侵。圣德隐矣。元明之体失矣。非三界而三界分矣。无古今而古今别矣。无众生而众生之相成矣。是诸佛而作众生矣。尽大地诸佛即今皆是尽露蠕动含灵之相矣。把自一点真元刳之尽矣。唯大圣人出来救之难矣。非大圣不能复其真而灭其识完其体矣。恐天下人。而无有一人能完其心者。无一人能全其心。而证诸佛之果体也。复其本源也。入其大定也。证涅槃也。识寂灭也。故大圣人出来。终不把自之心。而被识所侵故。是以许由箕隐。老聃守中。伏牺画卦。文王发泄尽矣。圣哲奔忙鲁叟弥缝者。世尊以幻化之术。而提醒天下人。而一切众生。若证自心。方知自心皆为幻化。而幻化皆为自心者矣。是以融万法于一妙。摄尽大地众生之心。尽入奢摩禅那之中。故尽大地一切众生。无一时未甞不析三摩谈禅那融真见论三观。何甞曾住口来。

㝡初方便。

世尊正把众生日用三昧。融于奢摩它中。以三摩禅那。溶作㝡初方便。作世间法亦可。作出世间法亦可。溶作一团。和作一块。不可分别。不可卜度。吐将出来。未有咀囓之痕者。释迦老子。亦用一毫伎俩不得。用一毫思唯不得。㝡初发起一念之时。各人自家检点看。还能识得千古前面目否。若能认得此念念分别念念透将出来。还识得是父母未生前这段光景者。释迦老子许多臭烂葛藤。一毫也用不著。亦不能舒一毫伎俩。安知一念能知大地众生尽皆成佛。安知三世诸佛之相尽露众生之一念乎。其形隐而能显。其声露而常藏。以非常之人。能覩非常之形。有非常之眼。不从忘想处出将一个。未有咀囓之痕的。父母未生前抛向人前。止要一切人亦不可囓伤。而自用之斩断人之卜度。截断人无始劫前种子。直言之下。更不著纤毫拟议。放出自光明。照天照地。吐电惊雷。天壤间更有何物而能至于此耶。故释迦老子。亦用一毫伎俩不得。天然真趣。岂能雕琢心之所露于神。生于识心未动之先。故用无识之心。行于无思之境。故不可以识动之所能侵也。言无凝滞之思。心有能变之识。识所动而真则遗矣。心有明而碍则立矣。明则知而妄则生矣。元明之体失矣。故曰终日用而不知枉入诸趣者矣。是以真心。不能用于世。不能辨于事。彼非所明而明之。彼非所知而知。故能知于世者。非心之所真也。是非之彰。道之所亏也。出于天地。至明至理之所非及也。唯知吾人之所直言者。不可知而为心。不可以明而为道。是以释迦老子化机被物。唯以辞变而为用也。唯观辞变为如来无碍之辨而为法也。而穷天下人之心。无有能尽之用。而穷如来变化之机。是以世尊。四十九年。自受用之法门。未甞曾说一字。而化导众生。用之四十九年。未甞有一法与人者。唯以直言其归趣也。而知言之脉。这一诀窍达磨所传如来慧命者。势如悬[糸*系]。世尊未甞不与道破。在般若会上。则曰如语者。实语者。真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法华会上。以三称诚谛之语。六万余言。临完正称。授持佛语。唯一直语。而为万世之师者。其唯大圣欤。非有义于文所可得而言也。是以穷尽万物之言。不能以直而为言也。言非直而识所侵也。故不能定万物之心而为真也。不能测万物之心而为教也。不能融万物之心而住无思之境也。不能化万物之机而为各各父母未生前也。

千松笔记

十二时歌

平旦寅。彻开两目自分明。㝡是此时人静悄。从来无客到柴门。舒双足。活如麟。踏破虗空何处尘。相看猿鸟清晨过。咲我山居绝比邻。

日出卯。照用同时无不了。金乌觌面没遮瞒。山河大地常皎皎。泥牛吼。石虎忷。海门浪击红轮小。鲸鲵吞却须弥峰。试问禅人几知晓。

食时辰。水浆寒热自知亲。麁麁任缘随分纳。年来年老日全贫。或时吐。或时吞。放去收来与么人。不闻亚饭吹音乐。到底消磨适楚秦。

禺中巳。白云咲我无名利。空山快乐忘寂喧。此时有鸟声娇翠。莫思量。休拟议。知音不是等闲遇。得便逢渠不识渠。死生看来真咲具。

日南午猢孙挂璧能攀舞。悬崕撒手真丈夫。大地由来无寸土。行也么。坐也么。东西南北频周覩。红光赫赫炽通身。珍重时人莫莾卤。

日昳未。渔人欵乃江边去。擎著狞龙定活烹。随手拈来无不是。泼天风。毋惊畏。潵开罗网包天地。等闲会得者便宜。免使浮尘逐闲气。

晡时申。林风叱咤吼乾坤。南来片雨分虹断。北去轻云拥日轮。江岸裂。江潮分。暮雨潇潇到渡津。看来白发身如寉。濯足松风行路人。

日入酉。过隙光阴如电走。日就月将能几何。要使时常无舍取。野鸟归。风篁起。林阴无事独相倚。二六时看自在身。泥牛吼月西风里。

黄昏戌。大地茫茫暗似漆。弃暗投明总未真。明暗何须空饶舌。亦无人。亦无佛。大侬口中吹筚栗炎炎六月雪飘飘。弁山峰顶咲不彻。

人定亥。睡熟昏昏主谁在。枕子梦里咲呵呵。却是东瓜不成队。露平凝。月沉海。孤鸿吚哑声旋乃。若能认得这般声。石人夜坐观自在。

夜半子。山河没倒主中主。风吹屋角人不知。茅庵睡在泥团里。月常圆。云正驶石女怀胎牛生駬。昼则饥飡夜则眠。皇家天子皆如簁。

鸡鸣丑。觉来路上惊眠狗。泉流风韵泻秋声。云深幽径无人走。露光明。分好丑。赤肉团上纵横手。森罗万象尽纷纷。大地由来不相受。

千松笔记(终)

还没有人评论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