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236-10 曹山本寂禅师三种堕四种异类
三种堕
夫沙门取食有三等堕。作水牯牛是沙门堕。不受食是尊贵堕。不断声色是堕类。只堕去是甚么人分上事。
拣云。欲知则是入异类中。不认沙门边事。所以古人权借水牯牛为异类。祇是事上异类。非言语中异类。
若是言语中异类。则是往来言语尽是类。所以南泉道。智不到处切忌道著。道著则头角生。唤作如如早是变也。直须向异中行。如今须向异中道取异中事。夫语中无语始得。若是南泉病时有人问。和尚百年后向甚么处去。泉云我向山下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云某甲拟随和尚去还得么。泉云。若随我。衔一茎草来。
拣云。这个是沙门转身语。所以道。汝拟近。衔一茎草来亲近渠是。呼为无漏。始堪供养渠。
又云。随类者。祇今于一切声色物物上转身去。不随阶级。唤作随类堕。
又云。尊贵堕者。法身法性是尊贵边事。亦须转却是尊贵堕。祇如露地白牛是法身极则。亦须转却。免他坐一色无辨处。并是称断供养边事。欲须供养。须得此食。所以无味之味亦云无漏是堪供养。并余触污之食非无漏解脱之食也。有人问百丈以何为贪。云无漏为贪。云岩云莫将以味为供养。道吾云知有保任处尽是供养。夫取正命食者。须具三种堕。是以僧问披毛戴角是甚么堕。不断声色是甚么堕。不受食是甚么堕。云披毛戴角是沙门堕。不断声色是堕类。不受食是尊贵堕。
不受食尊贵堕。食者是本分事。知有不取故云尊贵堕。披毛戴角堕者。不执沙门边事及诸胜报位也。不断声色随类堕者。为初心知有自己本分事。回光时摈出诸色声香味触法得宁谧。则成功后不报六尘堕而不昧。任之无碍。故云外道六师是汝师。彼师所堕汝亦随堕。可以食食者。则是正命食也。亦本分事也。祇是就六根门头见闻觉知不被染污呼为堕。不同向前怕也。本分事犹不取。况其余。
又拣云。沙门取食有三种堕。作水牯牛是甚么堕。代云。不处正位不拣其身。始唤作沙门堕。不断声色是甚么堕。代云。凡情得尽。圣量亦忘。声色尘中不应更断。乃可取食。是为随类堕。又云。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
问如何是彼师所堕。云田舍翁入聚落。眼耳鼻舌身意俱失却。
云如何是随类堕。云不断声色又不失香味。
云如何是彼师。云六处。
云如何是汝亦随堕。云存。云存个甚么。云不得动著又不离声色。
问不受食甚么堕。云了达正因不存胜解。故云尊贵堕也。
又拣云。沙门堕者。亦不无其行。亦不无其间。虽有其间常无其间。虽有其行常无其行。其中此事切须知时节。莫东西。
又沩山云。我百年后作一头水牯牛。左脇上书沩山僧某甲一行字。汝道当见之时。唤作甚么。无对。后曹山代云。唤作水牯牛。
问未审此水牯牛还解耕稼否。云灼然。云是甚么类。云披毛戴角者。云四时食何水草。云不入口者。
云如何是水牯牛。云不证圣。云如何是衔一茎草。云毛羽相似去。
问是超圣是超类。云是超圣。
问如何是水牯牛。云冥冥朦朦。云如何是衔一茎草来。云古人道了也。毛羽相似去。又云一草者。祗是明得不变异也。
师曰。祖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曰为甚么狸奴白牯却知有。曰祗是百无所解。
云祇如祖佛为甚么不知有。云。祖为执印。佛为相似。云祇如狸奴白牯知有个甚么。云祇知有狸奴白牯。云如何是狸奴白牯知有底事。云。不从西东来。不从三十二相。
问如何是祖。云上有。云如何是佛。云相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