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目录

  • 卷上
    • 一 告香依戒出班烧香之图
    • 二 告香普说立班之图
    • 三 四节住持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图
    • 四 四节知事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汤之图
    • 五 四节前堂特为后堂大众僧堂茶图
    • 六 僧堂钵位十六板首之图
    • 七 诸山法眷特为住持煎点寝堂庙坐之图
    • 八 诸山特为住持煎点寝堂分手坐位之图
    • 九 特为新旧两班茶汤管待之图
    • 十 夏前住持特为新挂搭茶六出坐位之图
    • 十一 夏前知事头首特为新挂搭茶八出之图
    • 十二 新住持入院知事交寺记状式
    • 十三 知事请新住持斋状式
    • 十四 知事请新住持特为茶汤状式
    • 十五 住持请新首座特为茶牓式
    • 十六 四节住持免人事牓式
    • 十七 四节茶汤牓状式
    • 十八 夏前请新挂搭特为茶单式
    • 十九 报兄弟谢挂搭牓式
    • 二十 住持知事头首回礼新拄搭牓式
    • 二十一 众寮解结特为汤状式
    • 二十二 头首点众寮江湖茶请目式
    • 二十三 诸山尊宿相见请升座状式
    • 二十四 节节给暂到牓式
    • 二十五 专使请住持住持受请
    • 二十六 新住持入院
    • 二十七 进退两班(附进退侍者 请名德首座)
    • 二十八 请立僧
    • 二十九 解结冬年特为煎点茶汤(附新请首座特为茶汤)
    • 三十 特为小座汤
    • 三十一 夏前特为新挂搭茶
    • 三十二 众寮解结
    • 三十三 头首众寮点江湖茶
    • 三十四 住持头首行堂点茶
    • 三十五 法岁礼仪
    • 三十六 特为住持前煎点
    • 三十七 住持出入
    • 三十八 侍者职事
    • 三十九 兄弟相看礼仪
  • 卷下
    • 一 上堂普说小参(巡堂茶见此)
    • 二 告香入室请益
    • 三 坐禅坐堂放参
    • 四 念诵巡堂(朔望巡堂见上堂篇)
    • 五 诸山尊宿相见
    • 六 圣节启建满散
    • 七 请楞严头
    • 八 建散楞严会
    • 九 四节土地堂念诵
    • 十 排钵位
    • 十一 钟鱼鼓板
    • 十二 进退寮主
    • 十三 病僧念诵
    • 十四 当代住持涅槃
    • 十五 诸山尊宿迁化下遗书
    • 十六 亡僧
    • 十七 法嗣师忌辰
    • 十八 祖师忌辰
    • 十九 月分须知
    • 二十 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目录(终)

No. 1249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上

二十五 专使请住持住持受请

如请住持。本寺库司。会知事头首单寮耆旧献茶。言定何日。先遣行者老郎通书。书纸系库司。客头送往头首寮。仍商议。请行人充专使。有两班中一人。或后堂。或书记。或单寮大耆旧一人。或都寺自充。库司请茶汤。管待。都寺同专使。前往。干事掌财。具帐历。涂中有事。即与专使商量。

至起离日。山门。当于门首。送茶汤。下手知事行礼。

如专使。到彼寺。若请当代。合先见知客。次见库司。送安下讫。备门状。先见头首。次见单寮。(无门状)人事毕。方安排疏帖于寝堂上。请住持人出相看。烧香大展礼拜。咨禀。呈疏帖。次知客。引往诸寮。及行堂人事。(有处。先入方丈。通报。草相看。咨禀大略然后诸处人事。次日。陈设安排。请知事头首耆旧。于寝堂上。看疏帖。堂司集众。申贺)如请彼寺西堂头首耆旧人。专使入门。先见知客。引上方丈人事。方丈送安下。次往库司诸寮。行堂人事毕。同侍者。再诣方丈咨禀。某寺今请某人。却往彼寮中咨禀。然后人事。烧香大展三拜。呈疏帖。

次日请当寺住持。同两班劝请。至第三次受讫。看何日受请。专使须隔宿。禀当寺住持。烧香问讯云。(拜请和尚。来日为新命和尚。引座)至日。于法堂上。安排疏帖。鸣鼓集众。专使同侍者。请住持出。升座说法。新长老只是专使自请。(松源为掩室引座。不问话。笑掩为松源引座。亦不问话。石桥为机老引座问话。息庵为复庵引座。亦问话。师门多有不同)如新出世人。是法嗣。当寺住持下座。当付法衣。(专使亦当制衣一顶。准备新人)新长老。拈衣。有法语。披衣竟。就法座下。请主人敷坐。大展九拜。谢得法。然后拈疏帖。如非法子。于住持下座。便即拈衣。(如未拈衣。便拈疏帖。各有法语)专使接。度与维那等人。宣读了。指法座。(有法语)升座。先拈香祝 圣。次官僚(有便拈嗣法香。或入院。方拈出)次索话。问答。提纲。叙谢。结座。(若是法嗣。下座。于住持前触礼三拜。谢证明。非法嗣。下座。便行人事)先与住持人事。(谢词云。一生取办。仰愧先贤。三请既勤。难违慈命。下情无任惶惧之至。贺词云。囊锥露。花雨难逃。幸是当任。伏惟欢庆)次与知事头首大众人事。(谢词云。叨膺请命。有玷宗风。仰荷吹嘘。不任感激。贺词云。喜受人天之请。荣添佛祖之光。下情无任喜跃之至)方丈同两班。送安下。知客侍者。引巡寮。(如本寺蒙堂前资人。受帖时。便送安下。或免。或不免。随意。若现职及单寮。于公界。礼当送。受与不受。无拘。有处。受请了。下人事毕便送)专使。至斋时。设受请斋。安排僧堂内。

新长老。与住持对面坐。(如请当代不用排座)专使。躬诣。炷香拜请。如常式。其余寮舍。系当寺客头。同专使行者。往诸寮请。挂牌。

至斋时。专使。于僧堂前门首。伺候住持。与新长老入室。揖坐。先问讯住持。次新长老前问讯。从圣僧厨后。转中央。烧香。次上间下间。至堂外。先下间。次上间。安香合了。再问讯住持与新人。次堂内外。上下间。问讯。入堂中央问讯。出堂外。吃饭。

次烧香下𫎪。先住持。次新人。次行众僧。

斋毕。就座吃茶。专使入堂圣僧前烧香。堂内外。如前烧香了。先于住持前问讯。次新人前问讯。次归中间问讯立。行茶徧。汤缾出。先收住持与新人盏。专使直往新人前。两展三拜讫。送新人。后门出。次往住持前。两展三拜。送住持。前门出。至门外下手。问讯。

却再入堂。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巡堂一帀。至外堂讫。却入堂中间问讯。收大众盏。鸣鼓三下。退座。(若请当代。即于住持前。行礼。始末同)次专使。当诣库司。谢办斋。亦合诣方丈。及新人处。谢云。(适间不合渎尊。伏蒙〔降〕)新人当预与专使。议方丈引座赍𫎪。及宣疏帖人。耆旧两班。道旧乡人。贴𫎪。使其中礼。不可太过买誉虗费常住。斋罢。新人当一一巡寮问讯。是晚。专使。

请新人及主人。昏钟汤果。却请知事头首。相伴。新受请新人事办。山门当特为汤果。 两班大耆旧相伴。次早请茶。别置食。管待新人。系请客侍者请。专使系请客头请。有贴𫎪。仍请知事头首耆旧相伴。专使行仆。高低待之。

至起离日。新人与专使。同诣方丈礼辞。诸寮亦隔宿相辞。

若首座出世。临行则有辞众上堂。先令自侍者。或专使。预于方丈。借法座。不铺法被。升座了。下座。先辞主人。次辞两班。及大众。库司于三门设席。备茶汤。住持人居东。首座分手。新命人居南。特为。并请大耆旧相伴。都寺行礼。鸣大钟相送。以表山门盛礼。

若西堂耆旧受帖。临行礼仪。或讲或免。在主人斟酌。临起轿。亦鸣大钟相送。

若当代住持。至起离日。辞众上堂。于法座下。与大众。普同相辞。当于三门首。安排茶汤。南面安座。首座居主位。请西堂或大耆旧。分手相伴。两班分东西。相望而坐。首座行礼。揖坐了。烧香一炷。住持人前问讯。归位点汤。起身再烧香一炷。进住持前问讯。退身烧相伴香一炷。中间问讯。归位点茶。收盏。便送上轿。两班或送或免。在主人意。

或有参随。预当归寺。送寮舍。可批与堂司先送之。或随主人入院。当随主人巡堂。

今人多先送归堂者。取事办。各自便也。如有陪寮等。当免之。

二十六 新住持入院

凡新住持入院。看何处歇泊。或两班。或同西堂大耆旧。往安下处问讯(山门或办轿)如侧近寺外。则当大众齐往问讯。知事当预计会。新参随侍者令知。或新住持省事。或预有批帖。免出。则两班大耆旧。亦当问讯。

知事取覆何时辰入院。当晚侍者。令行者一一安排来早次序。不致临时颠倒。堂司令行者隔宿挂牌报众。至期动法器。大众出三门外。由远至近排立。到门首迎接。

住持至门首。指三门。(有法语)次佛殿。烧香礼拜。(有法语)次归僧堂挂搭。(据清规载。新住持。入三门不解包。指三门。有法语。次归旦过。濯足。先归僧堂挂搭。方入佛殿。烧香。间有行古法之人。亦在住持之意)挂搭之法。僧堂前钟。大众先归钵位立定。住持人。圣僧前烧香。同参随。大展三拜。维那当面问讯。请住持人。归钵位。触礼三拜。住持答一拜。(惟少林住净慈灵隐。并要两班齐送归钵位。触礼三拜)次维那。引巡堂一帀。向圣僧前。并立问讯而出。参随随后出。(据清规载。新住持。先入堂烧香。参圣僧。同参随。大展三拜。同巡堂一匝。维那请就钵位。触礼三拜。挂搭)次诣土地堂。祖师塔。烧香。(法语有无在住持意)然后入方丈。烧香一炷。据座。侍者问讯了。主人有法语。毕。行者入卓。都寺进前问讯。呈寺印。当预安排卓子笔砚。及寺印。仍备状子。展于卓上。住持看封头。都寺开封呈过。住持就状。先押字。次书日子。行者使印于日子处。状系都寺収。印子随即封押。归衣钵合。付与衣钵侍者。或亲随行者。行者退卓。住持起身。知事全班。进前立定。都寺烧香。退身同问讯。两展三拜。贺云。(伏承和尚光据法筵。下情无任喜跃之至)住持谢云。(自惭非器。叨据名蓝。下情无任皇恐之至)知事退身。头首大耆旧。进前草贺。客头行者喝云。(请西堂知事头首大耆旧。寝堂献汤)汤罢。诸山外客相见。茶汤罢。少歇。都寺具状请斋。怀香。诣方丈。禀复。库司行者。安排箱袱托状子。都寺烧香。取状呈。如常法。次令行者。请诸山及西堂知事头首大耆旧专使点心。更少歇。烧香侍者。复住持。斋前上堂。仍令行者。覆知事头首单寮诸寮挂牌。令行者预安排香卓香炉于法座前东畔准备。专使烧香行礼。住持熏疏帖。仍和会禅客问话。都寺预请维那首座。宣疏帖等人。(先读敕黄。省剳。或府帖。山门疏。诸山疏。次第宣读。有处。都寺首座。不宣读。只分下手人宣。亦有嚫钱一分)斋前。行者先覆侍者。鸣鼓。次复住持。侍者须问。疏帖安排法座前。请维那宣读等事。周备否。祝香几片。须隔日安排。临时又当问过。惟法嗣香一片。住持自怀中。临时拈出。

侍者祇候住持出寝堂坐。侍者当面问讯了。转东边立。方丈行者。当面问讯了。转西边立。侍者却下法堂东北角侧立。二鼓众集。专使同侍者入。请住持出。且于法座左边。面南而立。(如初出世人。在别处受请。拈衣。有法语。此处更不重叠。如未拈出。当先拈衣。有法语。然后披衣)专使烧香。度敕黄。或省劄。及帖。次疏。住持拈罢。专使一一亲接。递与行者。度与宣读人。仍预令行者两人。扛疏帖。先计会侍者覆过。拈疏帖。有几番法语。或逐一有法语。则次第度之。退归位。俟宣读毕。再烧香。两展三拜。住持或免。或触礼。或问讯。

或开堂祝 圣。则官员自度疏。然后指法座。(有法语)登座。先拈香祝 圣。次官僚。次明法嗣。就座。(侍者逐一度香。须用香合盛接。逐一插向炉中)如系开堂。诸山一人。或上首一人。就法座前右边。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住持方垂语。禅客问话。所谓开堂。从古有之。

如辇下受请。系朝廷委官请。就某寺。祝 圣开堂。费用系官支。故州郡效此。或请就州衙。或请就城寺。或就本寺。皆官员自度疏。𫎪钱等费。亦系官支。

今之入院。冐自开堂。非也。

问答罢。提纲。提纲罢。叙谢。如有官员檀越。诸山。送入院。侍者须令客头。子细借问称呼。具目子。逐一称谢。不必多谈。盖专祝 圣故也。如无官员。或一并。谢专使西堂。知事头首。单寮蒙堂。诸寮耆旧。大众暂到等人。叙谢罢。结座。

如开堂。又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住持下座。

先谢官员。送归安下处。却到法堂。讲人事。如不系开堂。专使便进前烧香。两展三拜。有谢词。如免则触礼。

侍者令行者。转座前烛台。作一字势。进香卓。堂司行者。喝人事。维那点检目子分付。庶不差错。喝云。(诸山人事)次喝云。(西堂人事)礼数轻重。在住持意。次喝云。(知事人事)同班两展三拜。次喝云。(头首大众人事)次喝云。(单寮大耆旧人事)次喝云。(蒙堂人事)次喝云。(诸寮耆旧人事)或各寮喝人事。次喝云。(法眷人事)次喝云。(乡人人事)次喝云。(暂到礼贺)次诸山行者参拜。须先进参倚。请主人坐。方拜。次迎请参随等行者参拜。次六𡱈行者参拜。次茶头众行者参拜。

侍者先于上堂时。令行者挂巡堂牌。住持巡寮。自东廊第一寮巡起。寮众各出外接入。仍送出。众寮人多处。但寮元一人。迎送出入。大众只立门外。

住持归方丈。都寺诣方丈请。斋退特为茶。茶牓。择人叙德。书于绢素。其礼至矣。如无榜。须具状请。都寺怀香展礼。如常式。斋了。第二堂退。吃特为茶。须斋前。令行者。请头首大众。相伴。安排照牌。报参头。差行者下茶。库司斋毕。令客头行者。伺候住持。覆鸣鼓。都寺候头首大众集定。于堂外接住持。归位问讯。从圣僧厨后过。至中央问讯。少立。众坐定。烧香一炷。叉手。回身于住持前问讯。再从圣僧厨后过。中央问讯立。行茶遍。汤缻出。都寺进住持前。问讯劝茶。复转厨后过。归中央问讯立。先収住持盏。

知事全班入堂。都寺居北。上首。于住持前。两展三拜。都寺从北至南。转身领众知事。圣僧龛后过。出堂外。归位立。都寺一人。在堂外下间板首立。候住持出堂。问讯。都寺再入堂。烧香一炷。四版头问讯。収大众盏。鸣鼓三下。退席。都寺归库司。再办箱袱。怀香。诣方丈请。今晚僧堂。特为汤。仍令行者。请众人相伴。并安排照牌。报参头。令行者下汤。汤礼。亦如茶式。(如有茶汤牓。先挂于法堂上下间至特为时。却移挂僧堂前上下间)汤前。侍者覆小参。令行者报诸寮挂牌。

昏钟鸣。行者先覆侍者。次复住持。鸣鼓一通。众集。侍者请住持人出。

凡入院小参。盖当日上堂。只叙谢官员。施主。诸山。未及谢家中人。所以谢知事。及专使。远持疏帖。迎迓之勤。

又勉留两班。未可言退。参罢。方丈客头行者喝云。(请西堂。知事。头首。单寮大耆旧。侍者。禅客。就方丈点汤)仍备果子。侍者烧香。吃汤罢。问讯毕。同下子。侍者于住持前问讯。方归位坐。(凡与座。并倣此)次早粥罢。仍请西堂。两班。大耆旧。就方丈吃茶。

如功德寺。次日粥罢。当为功德主。升座祝香。下座。集众。诣祠堂讽经。

或入院日。一并拈香。次日。只用香花供养之仪。集众讽经。

今凡见入院日。诣祠堂拈香。次日仍特为升座讽经。

入院后。参见官员檀越事毕。当特为专使一行人。并作牓疏人。检旧例。下嚫。衣钵合贴𫎪。若牓疏。别请人写。亦当随例。管待两班大耆旧相伴。

稍暇。当请大小耆旧茶汤。访问前后事例。点对山门物件。如御书𠡠黄。砧基契书。宝器。令掌管僧行。逐一点检簿书令其分晓。恐有不惧因果之人。多于常住交换之际。作弊。陈后人推究也。

若是𠡠差。候专使。賷捧𠡠黄。才至。便合谢恩。以香卓缾炉烛台。于佛殿前。朝北排设。令以一卓安𠡠黄。鸣钟集众。住持人。北面望阙插香。俯首低声云。(今上皇帝。圣躳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僧某。恭奉 圣旨。住持某寺。臣僧某。上感 圣恩。下情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众散。住持回。次第受贺。

入院日。于升座前。仍照前礼谢恩。

新住持。入院后。或是功德寺。当先参谢。次则州县。并上寄居檀越。诸山。一一点检门状。令其子细。如上寄居。或传语。则又当款曲往候见之。盖有寺门。当仗外护。常住金谷。日逐支破。但循旧式。不可骤然作新。且委两班。各任所职。

众寮及头首寮缺典之事。当令库司。如所需。中外无言说。气象自然便好。

夫为主者。所贵。待人以厚。临事以庄。察语言之邪正。识狂妄之乱惑。劳苦不可不恤。过失且宜自知。倘能如是。则器大声宏。本隆末盛矣。

古者。建立丛林。为老病设。所以命堂主。司以药饵。戒常住。足其供需。此先佛规制也。又况八福田中。直病为第一。今诸方。延寿堂。有名无实。衲子遇病。如囚其间。良可悯也。万一乡曲。无人看亏。公界当差人直之。速期病安。惟是天童。凡一病僧。差一小仆供过。为住持者。当推菩萨慈悲之心。留意于此。

更有垂老之士。欲求挂搭。不宜阻之。能行此二事。真善知识矣。土木一事。不可减尅众口剏易旧规。谓我住持。能成此事。又不可坐视日就倾颓。当计常住有无。诱化檀度。垂利于后。山门或有遣化四方。或僧或行。宜与绍续。或建会之类。皆不可废。当思古人建立之难。

施主到山。殷勤祇待。庶广信心也。

二十七 进退两班(附进退侍者请名德首座)

如来日请两班。当晚昏钟鸣。旧知事。诣方丈。咨禀告退。炷香触礼一拜。

就中。或有再留人。方丈挑灯。送到库司点汤。侍者随住持。到库司。烧香一炷。点汤。诸寮一同俱不留。则无送。

次早。堂中。徧粥锤后。知事从后门入。都寺打锤一下云。(白大众。某等昨蒙方丈和尚慈旨。令入库司充知事。今来心力疲倦。告退归堂。谨白)再打锤一下。从圣僧龛后。过左边。直往住持前。两展三拜讫。转身于圣僧厨后。过右边。出圣僧前。大展三拜。转身问讯住持。再转身。第一版头问讯。巡堂一帀。向圣僧问讯。前门出。归库司。候交代。

大小头首。五更钟鸣。诣方丈。炷香触礼一拜。告退。

开静。方丈分付侍者。提点请人。粥后吃茶。付请人名字批子。与客头。唤行者若干人听候。于再请粥后。就堂中钵位处。请吃茶。逐一令行者守请。仍请单寮大耆旧吃茶劝请。

粥罢。侍者提点请人。齐集。却揖上方丈。住持接入。就座。侍者烧香。吃茶罢。住持自起。烧香一炷。归位立。怀中取帖子出云。(某拜白大众。前两班告退。此务不可缺人。拜请某人。充知事。某人充头首。〔逐一标名说过〕)白讫。住持出就香炉前立。侍者进前。逐人请。至住持前。

如更辞免。耆旧同共劝请。如少允。住持便触礼一拜。受请人。亦触一拜。次第请讫。新知事。同进前。两展三拜。(一展云。新戒乍入丛林。诸事生疎。过蒙和尚使令。下情无任恐惧之至又一展云。即日〔时令随时。〕共惟。堂头和尚。尊体起居万福)住持至触礼。方答拜。

新头首。同进前。两展三拜。每一展。住持答一拜。至触礼。住持只答一拜。

转倚子。吃汤。新人。与住持对面。知事居东。头首居西。少立。侍者揖坐。巡问讯讫。方坐。侍者烧香。巡问讯下汤。又劝汤。巡问讯。侍者再进前。烧相伴香一炷。

汤罢。新两班谢汤。作展坐具势。免则问讯。

堂司行者。僧堂前钟。大众归钵位立定。住持入堂。先送前后堂。归钵位。各触礼一拜。侍者候住持归位立。进圣僧前。烧香一炷。巡堂一帀。不出外堂。直往住持前。当面问讯。侧身。归右边立。住持怀中取帖子付。侍者接取。藏衣领下。复当面问讯。却直从圣僧厨后过。至碪后立。打锤一下云。(白大众。前知事告退。此务不可缺人。适奉堂头和尚慈旨。令请某上座。充某知事〔逐一白过。或曾作职事。则依旧称〕谨白)再打锤一下。候新知事到住持前。相次展拜。侍者再白云。(请知事讫)锤打一下。

新知事。于住持前。两展三拜。(凡展。住持以手约之免。至触礼。住持答拜)却转身厨后过。来圣僧前。大展三拜。起身。侍者进前。引巡堂一帀。(如维那未退。维那行礼。维那退。知客行礼。知客退。侍者行礼)归中问讯。退身。过西堂板头立。行者喝云。(新知事礼谢大众)触礼三拜。大众答拜。行者喝云。(请大众。送新知事。归库司)僧堂前钟。新知事。入库司。占西手。先与住持人事。触礼一拜。送住持出。

次与旧人交代。新人居右。各触礼一拜。旧人转身居右。新人居左。再触礼一拜。略叙寒温而退。

首座。领大众人事。送出库堂门。行者喝云。(请大众。送新首座归寮)钟。首座入寮。占西手。与住持人事。触礼一拜。送出。

次与旧人交代。(亦如知事交代行礼)次与头首大众人事。次喝云。(请大众。送新维那归堂司)大众少退。行者喝云。(请两班送新后堂首座归寮)下头首。并系两班送。旧都寺首座维那。亦系大众送归寮。先送新人。后送旧人。

次第归寮讫。新旧知事头首。上方丈。炷香礼谢。(香系库司客头送与新旧上首各一人)或两展。或触礼。或免。在主人意。然后新旧人。同巡寮。

有处。只挂钵请。堂司行者。于挂钵后。喝云。(请大众少立。请知事)侍者便行礼。更不先和会。侍者于圣僧前。烧香行礼。并与前同。

候送知事维那了。然后方丈请耆旧。及当请头首人会茶。其请头首礼式。并如前。

请人定。旧侍者。随住持。上方丈。炷香礼拜。咨禀。告退云。(某一载。侍奉和尚。今欲告退随众办道。伏望慈悲)触礼一拜。住持批付堂司。请新侍者。

维那令行者。寻请某人。就堂司吃茶。揖入烧香。点茶讫。起身少立。维那再烧香一炷。归位白云。(适奉方丈和尚慈旨。请某上座。充某侍者。〔逐一白过〕)受讫。普同触礼一拜。问讯讫。归位。再烧香。吃汤。

罢。维那引上方丈人事。住持出。维那进前问讯。咨禀云。(适奉慈旨。请某人。充某侍者。今引领。炷香礼拜)侍者进前烧香。两展三拜毕。维那送归寮。触礼一拜。侍者送出。却与旧人交代。(亦有住持自送侍者归寮。侍者当触礼一拜送出)新旧侍者。巡寮。再上方丈。炷香拜谢。

半斋时。新旧职事人。方丈点心。大耆旧相伴。斋时草饭。并就方丈坐。

参前。特为新旧人汤。首座都寺。系请客侍者。斋后诣寮躬请。方丈行者。捧香合随后。直厅擎香炉。盘复。侍者入门。问讯烧香。触礼一拜。禀云。(堂头和尚。请首座。参前就方丈。特为献汤。伏望降重)。次头首知事。及小头首。并系方丈客头行者请。仍请西堂。或大耆旧一人相伴。参前。客头覆侍者。催客。须预安排照牌。新两班。与住持对面。分东西坐。知事居东。头首居西。旧两班。分东西。相向坐。客集鸣鼓。侍者在法堂西。照牌边立。问讯接上方丈。住持接入问讯。依照牌。归位立定。烧香请客二侍者。分东西两边。巡位揖坐讫。各归中央立。众人就坐。烧香侍者。进前烧香一炷。(至炉前。小问讯。谓之请香。然后开合取香)烧香侍者。转身东班上首人前。请客侍者。进西班上首人前。各同时对面问讯。转身合掌。巡至末位。略问讯。却叉手直上。至东西旧两班上首人前。问讯。合掌巡至末位。略问讯。各叉手归位。紧缓须相似。不可前后参差。侍者才立定。便进盏行汤。汤徧依前两边。各如前。作两项。问讯巡过。各归位立。

烧香侍者。再进前。烧相伴香一炷。退身。同时问讯。収盏。鸣鼓三下。退席。

新旧两班。齐起身谢汤。或展。或触。或免。在主者意。

侍者及圣僧侍者。合是堂司。参前特为汤。或侍者省事。则免之。

次库司特为汤。库司客头。于斋后。方丈请汤时。随后诣寮请云。(方丈汤罢。就库司特为汤)。并请侍者。仍请西堂大耆旧相并。昏钟鸣。方丈请汤果。(参前。客头诣寮。请新旧两班。并请西堂大耆旧相伴)次早。五更小静鸣。堂司请旧首座都寺。吃汤罢。直厨挑灯。维那送归钵位。触礼一拜。粥再请时。方丈客头。就钵位。请新旧人。粥罢。方丈吃茶。不请相伴。只是首座分手。头首居首座之下。知事居住持之下。旧人分两班。与住持对面而坐。侍者烧香。如朔望之礼。库司。次早请。

有处。方丈茶罢。便赴库司。

有处。方丈当日晚。诣诸寮点汤。库司又次晚点汤。次早当上方丈谢汤。(库司不谢)是日斋时。库司草饭。方丈别日。特为饭。首座都寺。系请客侍者诣寮请。以次头首知事及小头首。令客头请。仍请西堂大耆旧相伴。照牌坐次。与特为汤一同。侍者揖入。烧香。再巡一帀。少退进食。至行饭。烧香下𫎪。

饭毕。鸣鼓。特为茶。侍者烧香行礼劝茶。并与特为汤同。无揖坐一巡。盖入席时。巡讫。

茶罢。退鼓三下。新旧两班。谢特为。当两展三礼。住持约免。则触礼。更免。则问讯叙谢。

库司别日。亦请特为饭。

大抵头首一班。是待江湖人材。苟是某人。丛林歆艶。所待之礼。其可忽诸。

凡头首入寮。住持当于一二日后。闲访点茶。意在存顾。或缺动使。及未便处。分付库司。宜令周足。

至如客司。接待方来。行仆当免普请。或兄弟至。斋过。人力打饭。分付库司。相体似此之事。不宜灭裂。如茶汤果实纸墨之类。先均送一次。其他则又在人。

新旧进退。数日后。住持亦有上堂叙谢。其新旧受职人。当继就法座下拜谢。

若叙谢外客。则客当继上方丈拜谢。因笔及此。

如请名德首座。固有常礼。首座一职。分座说法。谓之人天眼目。凡请之礼。及看[(厂@((既-旡)-日+口))*页]。宜加优异。如有德望盖众守道自晦之人。欲请为第一座。先就方丈吃茶。和会。受讫。却请已下知事头首。及西堂耆旧。会茶。即鸣鼓。住持人升座。叙德。下座。与大众同伸拜请。鸣僧堂前钟。送归钵位。次送归寮。

二十九 解结冬年特为煎点茶汤(附新请首座特为茶汤)

十四日晚。僧堂大座汤都寺。于斋退。以箱袱。盛香炉香合。汤榜。诣首座寮。拜请云。(今晚就云堂。特为煎汤聊旌结制。伏望慈悲特垂降重)首座。令茶头行者。贴牓于僧堂前。下间版上。次怀香。诣方丈。拜请云。(今晚就云堂。煎汤。特为首座大众。伏望和尚。证明。俯赐降重)其余寮舍。并令客头请。

须预安排照牌于堂外。首座与住持。对面设位。后堂首座。及以次头首。并于前堂钵位。作一行坐。

念诵罢。鸣鼓。大众入堂。立定。首座亦归钵位立。都寺进首座前。问讯。揖入特为座。首座离位。先行。却问讯以次头首。揖进版首。即随首座。归位问讯揖坐。转身。从圣僧厨后右边。出堂外。迎住持。入堂。供头鸣钟七下。都寺随住持归位。问讯揖坐。又从厨后转。中央问讯。少立。众坐。再问讯。烧香。及上下间。并堂外。安香合炉前。直往首座前。问讯。再从厨后转。至住持前。问讯。转身板头北面。深问讯。巡堂内外一匝。入堂中央。问讯而立。行汤徧。缾出。又往首座前。问讯。劝汤复从厨后转。向圣僧。大展三拜。起于住持前。问讯。如前巡堂竟。行者先収住持盏。

都寺领全班。诣住持前。两展三拜。一展云。(此日麤汤。伏蒙和尚降重。下情不胜感激之至)又一展云。(即日孟夏谨时。共惟堂头和尚。尊体起居万福)次収首座盏。却候知事从厨后转。即随后。出堂前。与都寺一拜。谢汤首座复入堂。从上间。归特为位坐。都寺再入堂。中央问讯立。行者鸣钟。収大众盏。鸣皷三下。出堂。解夏。冬年礼仪一同。

四节方丈特为茶。备箱复。香炉香合。

请客侍者。于斋前。诣首座寮。问讯。烧香。触礼一拜云。(堂头和尚。请首座。斋退。就云堂特为点茶。聊旌某节之仪。伏望降重)禀讫。呈牓。以次头首。及知事诸寮。并令客头请。住持榜。贴僧堂前。东边牌上。

都寺特为首座茶。怀香诣寮请。如特为汤礼。其牓。贴僧堂前。西边牌上。

次诣方丈诸寮请。并同汤礼。

首座。特为下手头首茶。亦自诣寮请。用箱袱。呈状。如前礼。状亦贴僧堂前。下间版上。仍往方丈。炷香拜请。如常式方丈及库司。用榜。首座用状。

如立僧首座。亦当为下手头首。特为茶。请礼并同。

堂中三日点茶。斋时长版鸣。(长版者。火皷后。长击三会者。是也。非木鱼后三下者今丛林。皆以三下版。为长版。方行礼今只随时可也。详见清规警众。及首座篇)行法事人。于圣僧前。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収坐具。起问讯。至第一版头。面北深问讯。巡堂一匝。出外堂。先下间。次上间。却归圣僧前。问讯而退。谓之请茶。(首座都寺行礼皆用。住持前问讯了。方自版头。问讯巡堂)斋后。安排照牌于僧堂外。

若方丈特为首座大众。请知事。相伴。首座与住持。对面。都寺与住持分手。监寺与首座分手。以次知事。居都寺监寺之下。鸣鼓时。侍者于堂前。祇候首座。接问讯。首座入堂。归钵位立。侍者随后问讯。请首座离位。首座先行。侍者却揖请下手头首。上坐。直往首座特为处。问讯。从圣僧龛后。右边出堂外。接住持入。行者敛钟七下。住持归位。侍者当中问讯。众各就坐。(首座都寺。接住持归位。当问讯。揖坐却转厨后过。中央问讯。众方就坐)侍者圣僧前。左手上香。次上下间。及堂外。烧香毕。入堂。将香合盖了。安旧处。叉手。直往首座前问讯。从厨后过。右边出。直往第一版头。面北深问讯。巡堂一匝。至都寺前。略转身问讯。次出堂外。先下间。次上间。巡徧。入堂中央。问讯立。行茶徧。汤缾出。叉手。再往首座前。问讯。复从厨后过。右边出。中央问讯。大展三拜。収坐具。依前巡堂一匝。归位立。行者先収特为人。及住持盏。首座出住持前。谢茶。两展三拜。(每一展。住持答一拜。为重大众故。至首座触礼三拜。住持只答一拜。或有住持。但约免。不答一拜者)第一展。进谢词云(此者伏蒙和尚煎点。下情。无任感激之至)第二展。通寒喧云。(即日〔时令〕谨时。共惟堂头和尚。尊体。起居万福)然后触礼三拜。(若住持先不答拜。此当答三拜)首座转身。从圣僧龛后过。先出堂。住持随后送出。堂外问讯而去。住持再归位坐。执盏。侍者于中间。烧相伴香。一炷。问讯而退。(有处。上下间。亦问讯)行者収盏。鸣鼓三下。住持方再出堂。大众下床。

首座合即诣方丈谢茶。

多是住持。至法堂。俟首座来。免之。问讯而退。

都寺。特为首座大众。请坐行礼。并与前同。

但于烧香安香合了。直往首座前。问讯后却便从圣僧厨后转。径至住持前。问讯。方转身。面北问讯。巡堂。候茶徧。缾出。再往特为人前。问讯。却又从厨后过。圣僧前。大展三拜。起依旧。住持前问讯。巡堂竟。先収住持。与特为人盏。都寺领同班。往住持前。两展三礼。每一展住持以手约免。谢词云。(此日麤茶。伏蒙和尚。慈悲降重。下情无任感激之至。又一展云。即日时令谨时。共惟堂头和尚。尊体。起居万福)至触礼。住持答三拜。知事转身厨后过。出堂。列于下间床头。朝立。候住持出。问讯。然后首座出堂。余知事。归元位立。都寺一人。转上间床头。与首座。各触礼一拜。谢茶。都寺。再入堂。中央问讯。(清规载。亦于上下间。问讯)収大众盏。鸣鼓三下。退堂。

首座。特为下手头首。亦如都寺之礼。至堂前。与特为人。触礼。谢茶了。略送三五步。问讯。

再入堂。中央问讯。更不烧香。便収大众盏。下堂。

盖请诸知事。不与方丈请光伴比。

受特为人。须诣首座。谢茶。

解夏冬年之礼然与此同。

特为新首座茶。亦当于斋时。长版鸣。请客侍者。巡堂请礼。与解结同。但斋后。烧香侍者。揖归位坐。中间烧香。并堂内外了。安香合旧处。叉手。直往首座前。问讯。从圣僧右边出。依位问讯立。行茶徧。缾出。

叉手。再往首座前。问讯。依旧归位。问讯而立。先収住持。与首座盏。首座往住持前。两展三拜。住持答拜讫。首座从圣僧龛后过。右边出堂前。住持随后送出。与首座问讯。

住持再入堂坐。侍者于中间。烧相伴香一炷。问讯。(有处上下间。亦问讯)方収大众盏。鸣鼓三下。下堂(两展三礼。亦有议论高者。凡前两展。住持不答拜。只以两手。作分开势。葢彼欲展拜。此以手免之。故彼抽之。彼又展。此又免之。故彼触拜。则住持亦当触拜酬之。详见释氏要览)

三十一 夏前特为新挂搭茶

四月初五日。告香罢。斋时方丈特为茶。次日库司。就库堂特为茶。次日。诸头首。特为茶。就照堂。安排。尘设坐位。方丈客头行者。覆侍者。依戒腊牌。写单子。或五山及诸方头首。虽不在戒腊限。单子。当依戒写之。侍者点对。将请单笔砚于众寮前。安顿卓上。请新到。佥单子。各于名下。书某甲谨遵尊命。若头首。与库司请单。则书名了。或书知字。或书遵命二字。在人意。如何。或诸方头角。挂搭外寮。须令行者。赉单子。就请佥。讫方丈单子。収呈侍者。库司请单。呈库司。头首请单。呈头首。逐一点对看过。令管事行者。安排盏托。烧汤缾备。照牌。依戒腊。排坐位。设照牌于法堂西畔。五山及诸方头角。当排座首。及次位。首座相伴。

至斋退。行者覆侍者。次覆方丈。鸣鼓。侍者于法堂西畔。俟挂搭人齐集。揖入。与住持问讯毕。依照牌。归位立定。烧香请客二侍者。分两边。巡位揖坐。(只须统巡揖。不消逐位头亦可)各归中央立。众人坐将定。烧香侍者。进前烧香一炷。转身东边上首人前。请客侍者。进西边上首人前。各同时。对面问讯。转身合掌。巡至末位。略问讯。却叉手。从位头。巡问讯。如前巡毕。归中央。立定。行茶徧。缾出。两边各如前。巡问讯。劝茶毕。

烧香侍者。再进前。烧相伴香。一炷。退身。同问讯。収盏。鸣鼓三下。新到参头。同众人。进前谢茶。两展三礼。或触礼。或只问讯。在主者意。

知事。于斋退。鸣版。亦于照牌处主位。立俟新到齐集。揖入。各归位立。众知事。且在中央立。俟众定。知事分两边。巡位揖坐。巡毕。同归主位。略坐。众人収足。遂齐起。烧香。或一炉同烧。或三炉各烧。各安香合了。分两边板头。当面问讯。转身。巡至末位。亦当面问讯。复归中央。排立。上手一人。再进前。烧相伴香。一炷。退身同问讯。齐归位坐。吃茶。

○头首始末行礼。并同。

方丈吃茶。就寝堂。或法堂。知事就库堂。头首就照堂。如人数多。照堂湫隘。亦只就法堂。三处茶作一日。首座都寺。同诣方丈。借茶座。茶鼓。候方丈茶毕。再鸣鼓。头首知事。互为宾主。各再行礼。各鸣鼓退座。每次茶毕。新到参头。同众人起身。进前谢茶。作展坐具势。主人当免之 (自古茶礼最重。有谢茶。不谢食之说清规云。山门如特为。礼意重于山。趍赴依时节身心莫等闲)

三十五 法岁礼仪

升座罢。下座。方丈请客行者。排香。倚于法座前。住持先与东西堂人事。触礼三拜(或只问讯)次与知事人事。两展三礼。一展云。(此际安居禁足。获奉巾缾。惟伏和尚。法力资持。愿无难事)又展云。(即日孟夏谨时。共惟。堂头和尚。尊体起居万福○首座大众。同此式)次首座。领大众。人事。两展三礼。小师当退避。知事先归库司。时耆旧等。亦与作礼讫。

次单寮耆旧。当再人事。触礼三拜。次蒙堂人事。触礼三拜。次前资人事。触礼三拜。次老宿人事。触礼三拜。

其间曾办事。及侍者。人事。触礼三拜。

见职侍者。请住持坐。大展九拜。或三拜。

次小师。大展九拜。或并同侍者礼拜。

次方丈行者。礼拜。次参头领。众行者。礼拜。

首座领大众。诣库司。人事。触礼三拜。前堂首座。归僧堂前上间立。后堂首座。领大众。归下间。与首座人事。各触礼三拜。各依念诵图立。巡转入堂内。立定。(侍者巡半堂。于龛后立。候知事出堂。则随后出)堂司行者。喝云(首座礼谢大众)同触礼三拜。

知事入堂。圣僧前。大展三拜。巡堂一匝。到圣僧前。作一行立。行者喝云。(知事礼谢大众)各触礼三拜。出归钵位立。供头鸣钟七下。住持入堂。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小师。并出后门退避)巡堂一匝。归位立。行者喝云。(和尚与大众人事)彼此触礼三拜。行者又喝云。(大众普同作礼)各触礼三拜。住持便出堂。大众乃散。

或粥罢。未吃茶。则行礼了就坐吃茶。(小师复归位坐)侍者行礼。与朔望茶同。

清规载。解夏并同此式。知事等。谢词云。(伏喜。法岁周圆。牙诸难事。此盖和尚道力荫庥下情无任感激之至)住持谢词云。(此者法岁周圆。皆藉某人等法力相资。不任感激之至)堂中首座已下。寮中寮主已下。谢词云。(九夏相依三业不善。恼乱大众。伏望慈悲)

三十六 特为住持煎点

清规所载。或详或略。今丛林所行。务在简当。如来日煎点。预一日。恳库司造食。参前。同侍者。诣方丈。咨请。烧香展拜(或触或免)禀云。(来晨。辄就方丈。云堂。特为和尚点茶。伏望。慈悲。特赐开允僧堂则云。俯赐降重)请毕。却烦侍者。指挥客头。徧请诸寮相伴。就方丈特为。先令行者。安排卓袱。准备下𫎪。及安排香茶讫。先令行者。催相伴人。到法堂西隅。煎点人立茶鼓之侧。客俱集。揖入。各就位少立。煎点人。却诣方丈。请特为人出。有处。只就主位坐。有处庙坐。或是法嗣。亦当庙坐。在住持意。

煎点人。从香几东边。进前问讯。揖坐。却从香几西边出。至前问讯而立。大众坐定。进前烧香。又往住持前。问讯(东入西出)复至中央。问讯而立。住持揖请煎点人坐。行食徧。煎点人。起烧香一炷。至前问讯。下𫎪。复归位。

食毕。煎点人。起身。炉前立。行者退住持卓。煎点人。烧香。往住持前问讯。回香几前问讯。行茶徧。汤缾退。再进住持前。问讯。劝茶又回香几前。少立。先収住持盏。住持起身。出炉前。煎点人。至前一展云。(此日礼数微薄。伏蒙和尚慈悲。下情无任感激之至)再一展。叙寒暄。触礼三拜。住持答拜。(如平交。住持当免劝茶。则于烧香问讯住持了。住持当朝揖煎点人坐。免劝茶。煎点人。便烧相伴香一炷。问讯了。便归位坐吃茶。收盏毕。同起身。却与住持。于炉前。或展或触。免则平常谢之。在主人意。先送住持。后送相伴人)即送住持出席。却转来。烧香一炷。问讯。以谢相伴。却収众人盏。相送出。

然后诣方丈礼谢。住持亦当往煎点人。安下处。谢之。

如就僧堂特为。请礼如前。斋时食办。令行者。先催知事头首大众集。就位少立。煎点人。却上方丈。请住持入堂。问讯揖坐。便转身于圣僧前。烧香一炷。叉手转住持前。问讯。从圣僧龛后。过中央立定。住持揖煎点人就座。(或是法子。则堂外坐。亦自进食)行者喝云。(请大众下钵)行食徧。煎点人。起身。烧香一炷。问讯。下𫎪。归位。

食罢。厨前动钟鼓相接。斋至折水桶出。煎点人起身。烧香。住持前问讯。亦从圣僧厨后。转中央。问讯立。行茶徧。汤缾出。复至住持前。问讯。劝茶。(如法嗣及子姪。当自点茶。如平交。于中间立时。住持揖请坐。免行劝茶礼煎点人。便于圣僧前。烧相伴香。一炷问讯却坐。同吃茶。同出堂。即诣方丈谢。住持亦当诣煎点人安下处。谢之)仍旧。厨后转来。中间立。先収住持盏。(行礼谢词。与方丈煎点同)行礼毕。先出堂外下间版头。少立。与住持问讯再入堂。烧香一炷。上下间问讯。以谢相伴。出堂。

怀香上方丈。礼谢云。(适间。甚不合渎尊下。情不胜感激之至)。住持亦当诣煎点人。安下处。相谢(如就僧堂煎点。上下间内外。不用设香炉。盖为主者一人。大众相伴也如。节腊朔望。设香案者为大众故也)

三十七 住持出入

凡住持出入。当随即令行者。传语维那首座头首。如经一两宿。则不必传语。如住持为众持钵。或参见州郡。久出将归。堂司当挂牌。鸣大钟集众。于三门首接。归方丈。烧香问讯。大众少退。知事头首。大耆旧。吃茶而退。次参头。领众行者礼拜。如住持。受大众接。归方丈。移时。当巡寮。

如住持到三门首。与大众问讯。免到方丈。即令行者。请大众归堂。依钵位立定。住持入堂。烧香一炷。巡堂一匝而出。或出入频数。见檀越归时。可预令行者。归寺传语。不必动众。

或久出归时。就临斋。径入僧堂。伴众食毕。于挂钵时。令行者报云。(堂头和尚。巡堂问讯)住持烧香一炷。巡堂而出。行者再报云。(堂头和尚传语。不烦访及)今多是大众。在三门首接时。住持先令行者。往首座前。覆云。(和尚传语。免烦大众门迎)。首座却同两班大众。诣方丈问讯。住持接了。谢云。(特承访及。人众不及献茶)。且送大众退。客头却喝云。(谢两班大耆旧。献汤)。汤罢。少叙间阔而退。至赴堂时。大众坐定。行者报云。(堂头和尚巡堂)住持入堂。烧香一炷。巡堂一匝。归位坐。以表相谢大众也。(住持入堂。须待转鼓。堂前钟鸣。大众下地。庶彼此无妨)或免大众下地。则不须令行者报众。住持自往巡过。大众只就座合掌(此顷。众人据坐合掌。恐不稳便)

三十八 侍者职事

侍者之职。谓之近事。观道德于前后。听教诲于朝夕。亲熏熟炙。密扣饱参。期法道以大成。须礼节而常谨。至于举动容貌。接见语言。一一宜中矩度。如江湖高人相访。未见主者。先到侍司。设或乖疎。难逃讥诮。应须博问先达。使合诸方典刑。罔泛采以惑主闻。勿游谈而疑众听。古者如香林远之侍云门。十有八载。一言半句。录在纸衣。近代如雪堂行之侍佛眼。亦历十年。异日起宗望垂后世。是皆凤觜麟角耳。

侍者。谓之立班小头首。在方丈。所以多不与位者。犹父子一家也。

若外客至方丈。为主人煎点。侍者亦同坐。俟主人坐定。侍者于住持前问讯。方可就头。

坐在住持前。虽为位卑。然亦压寺中。诸小头首。

诸山尊宿相见。及暂到相看。礼法。各逐一标出此。不重具 凡挂搭新到兄弟。侍者承住持命。批报堂司。挂搭。

设或请茶 须预分付客头。如兄弟谢挂搭。或随便谢。或一道谢。须先覆过。随住持意。至于茶汤管待。轻重之礼。一一记覆。合与不合。勿使乖礼。

如朔望上堂。当隔宿覆云。(来早祝圣上堂)次早。问讯。令客头覆巡堂不巡堂。粥后。就座吃茶。烧香问讯。如常法。

如官员相访。侍者当侍立。恐有询问。住持人事多。或有不记。宜助焉。

如耆旧。及堂中兄弟。请假。即当覆方丈知。书于假簿。不可忽慢。失悮兄弟。

如三八念诵。及佛诞。涅槃。成道。并祖师忌。皆当与住持。捧香合。尊丛林也。

如施主请升座。先令客头请意旨。及叙谢。名衔目子。留在袖中。仍预请禅客。吃茶。或点心。叮嘱回护先世讳名。及俗忌之语。

圣节及朔望。应于讽经。或住持不来。侍者只归众立。行道。亦随众。惟楞严会。只依图立。

凡上堂。及法语。当随即编录。预呈检子。臻志书写。

三十九 兄弟相看礼仪

凡遇暂到相看。侍者覆方丈。便当相接。如有急干。须令侍者委曲。不可妄尊诈阻。佛照禅师。接禅和。平时不简慢。每曰。禅和子。乃丛林豪气之士。将钱招他。来不得。又况怀香作意。初不敢轻。主者者。合加意温接。前辈见兄弟至。自忘其为尊宿。临旦过。从容陪伴。如古地藏接法眼。此堪为则。近来一据师位。视旦过如䦨廐。破席蠧床。淡齑糙饭。而方来高士。浑以庸流。一目视之。此何如哉。

相看之法。欲往方丈。须推一人能事者。为参头。先到侍者寮云。(暂到相看)只在门外待。侍者揖入客堂。通寒暄罢。略坐。献空盏。即起身云。(某等欲礼拜堂头和堂。辄烦侍者。咨报)侍者再请坐。取问来由。或新到。或法眷。或入室弟子。审问毕。入方丈禀复。若干人法眷。若干人新到。若干人入室弟子。如有允意。行者装香。办香合茶具。侍者出揖入。暂到须先问侍者。此间礼数。古礼两展三拜。住持答一拜。居师位者。所当受也。苟或不然。后生何取。如遁庵和尚。只受触礼师。门在人建立。(九月初一日后。诸方有大相看暂到。于侍者处。通履历。上名了。约日相看。若后。或人少。及江湖头角。当继时通报。或即相看。在住持意)侍者揖入。住持出接入。至炉前。参头问讯了。即进一步云。(请和尚敷坐)如免。略转身。取怀中香。以左手插之。便展云。(某等。久向和尚道风。此日获奉尊颜。下情不胜喜跃)。退一步。又展云。(即日时令谨时。共惟。堂头大和尚。尊体起居万福)触礼三拜。如客系在上法眷。当别作一项。相看。亦两展三拜。所以还住持公界之礼。住持人。或不当受。亦不可受触礼。住持人但云。(少间自当诣安下处。礼拜)当选上寮。安排。住持诣寮。回礼。如客系亲密尊长。住持当大展九拜。次则两展三拜。或触三拜。

至亲法眷。则小师行者。合于方丈相见时。便在侍者后。礼拜。或安下处。礼拜。看声誉如何。或法眷。居卑。系孙姪行。及入室弟子。进见。当大展九拜。

法眷词云。(久承和尚法荫)入室弟子。则云。(久承和尚慈诲)如新到。礼毕。住持揖坐。吃茶。参头与主人分手。侍者烧香毕。主人揖问下字。乡里度夏。当一一祇对。参头对答。亦不可多词。看主人缓急。起坐适中。见主人欲起即起。至香炉前。参头进前。问讯云。(某等夙生庆幸。得奉尊颜。伏蒙煎点。下情不胜感激之至)主人送数步。参头即云。(和尚尊重)主人回。参头领众。谢侍者云。(移刻。共惟高侍禅师。尊体起居万福。某等适来。有烦神用。特此拜谢。伏望慈悉)参头引众。归旦过。门外下手立。伺候住持回礼。参头进前问讯。揖住持。入旦过(人少则俱入。人多则立于门外。不须出入)云。(移刻。共惟堂头和尚。尊候万福。某等适来。礼合诣方丈。礼拜。兹来反辱降重。下情无任感激之至)住持或云。(安下处。不甚稳便)参头云。(某等仰荷温存。不胜感激)参头送出。众人同问讯。参头转身。上手立。接侍者入云。(移刻。共惟高侍禅师。尊候万福。某等适来。礼合诣寮拜见。伏蒙下访。不胜感激之至)今五山住持。及侍者。多不讲回礼。却于冬节。除夜。结夏前。谢挂搭时。一并众寮回礼。看来礼之繁简。亦在人讲行如何耳。

伺候参前。赴汤云(移刻。共惟堂头和尚。尊候万福。某等特辱宠呼。下情不胜感激之至)汤罢。起身。谢汤。两展三拜。或触或免。起叠衣就座 吃茶而退。次日粥罢。请吃茶毕。住持送出。回三五步。却转身。随后禀云。(某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仰服和尚道风。特来依栖伏。望慈悲。乞赐一单)参头领众人讨。只此一番。自后各去讨。或早晚。或五更。或钟鸣。先上寝堂祇候。或斋粥罢。或定钟时。在法堂伺候。或住持伴众上来。深夜。不可入方丈。又宜自知进退。

前辈见衲子讨挂搭。番番送出。乃见本色尊宿。执礼甚谨。未甞轻忽。近来负名倚势。住山者。方丈禁约。不胜其严。因时行仆。不分名分。佛法衰微。良可叹也。

若以单位稠密。设不挂搭。礼愈当谨。或稍许。即触礼一拜云。(谢和尚挂搭)住持即令行者。引往侍司。上名。暂到且归旦过。候堂司请挂搭。侍者当禀复住持。即归堂。或相待归堂。侍者即发榜。下堂司。堂司令行者。请暂到茶。暂到至堂司门外。维那接入客堂。触礼一拜。致词通寒温了。便就座烧香。空盏相伴。起身谢茶。罢云。(适奉堂头和尚慈旨。令某等依附左右。伏望慈悲)维那云。(兹者多幸。同守寂寥)新到略转身。取度牒。过与维那。维那収了。又触礼一拜。送出门。次令堂司行者。报归堂。参头领众。僧堂前门下手。入圣僧前。看人多少。分作行数。立定。参头于圣僧前。烧香一炷。复退身。同大众立问讯。大展三拜。合掌。巡堂一匝。仍至圣僧前。问讯。自末先移步。过圣僧侍者板头。进三两位。次第而立。维那入堂。烧香一炷。预令堂司行者。将度牒。以箱袱擎托。维那一一分还讫。维那于圣僧前。占上手立。各触礼一拜。新到转身。上手立。维那转下手立。再触礼一拜。参头送维那。如斋前。则出后门送出。圣僧龛后。不过门限。如斋后。维那则出前门。亦只送出门外。堂司行者。领众归寮。行者报寮主。接入。即触礼一拜。寒暄毕。分手坐。空盏相伴。便起身。于香炉前。谢茶毕云。(某等适奉维那慈旨。令归上寮。依栖左右。敢望慈悲)寮主云。(兹来多幸。且喜司守寂寥)即各触礼一拜。新挂搭人。转东边。寮主转西边。又触礼一拜。寮主别挂搭人。挂列。朝观音。问讯。即引巡寮一匝。复朝观音。问讯而退。不须送出。

行者领见寮首座。各触礼一拜。致寒暄了。送出。行者引诣首座寮人事。各触礼一拜云。(即日伏惟。座元禅师。尊候万福兹蒙和尚。令某等归堂。依附左右。敢望垂慈下情不胜感激之至)次诣诸头首寮。及库司。人事。

次诣方丈。谢挂搭用香一炷。堂司行者。先覆侍者。或当晚。或等待共作一次。侍者隔日斋罢。出谢挂搭牓。正日。参头怀香。领众。诣方丈。排行立定。侍者请住持出。归主位立。参头进前。问讯云。(请和尚敷座)退身同问讯。烧香一炷。一展云。(某等夙生庆幸。获奉依栖下情不胜喜跃之至)次展云。(即刻共惟。堂头和尚。尊体起居万福)触礼三拜。退归众寮。放参后。伺两班回礼。词云。(移刻共惟某人。尊候万福。某等礼合诣上寮拜谢。伏辱降重。下情不胜感激)今多是一并。谢挂搭时。住持与侍者。及两班。方往谢之。堂司行者。隔日贴方丈。及两班。回礼牓。

○如诸方尊宿会下。办事人至。当送安下。茶汤管待。若法眷。亦合请饭参前候赴寮主小座汤。堂司汤。或免之。

次日粥罢。赴方丈茶。如欲取行李。须守堂仪满。方可告假。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上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