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疏语考证卷之三

荐悼门

二七

一十四日幽阴莫侍严君之训。千百亿身显化可胜调御之悲。假佛慈以报父慈。必佛道乃成子道。 切念(亡父某)苦海浮沤尘寰幻迹。因际啮藤之厄。遽惊曳杖之歌。肃然容。忾然声。莫返幽都之魄。发是心。作是念。敬修净土之因。(入佛事)伏愿先君(某)渡初江之巨浪。登法海之慈舟。七宝池中尽洗业障报障烦恼障。九莲台上常闻妙音梵音海潮音。

严君

易下彖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调御

谓如来十号之一也。

○啮藤之厄

见上庆生之注。

○曳杖之歌

记檀弓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肃然容忾然声

记祭义曰。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幽都之魄

楚辞曰。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

○初江

谓十王第二初江王也。

三七

父止于慈参宋帝之陛。子竭其孝宜阐觉皇之规。作般若因。成涅槃果。 切念亡父(某)有凡夫名。无寿者相。槐柯国内忽迷梦蝶之魂。枣叶世间遽绝蜗庐之影。眼看白璧曷胜忍死之情。魄入黄泉孰是超升之所。爰恳佛力。用资冥途。(入佛事)伏愿亡父(某)礼十号之慈尊。悟一乘之妙道。好著脚处超登解脱之楼。是转身时直入光明之藏。

父止于慈

大学曰。为人父止于慈。

○宋帝

谓十王第三宋帝王也。

○般若○涅槃

并见名义。

○槐柯国内

异闻集曰。淳于棼家居广陵。宅南有古槐树。棼醉卧其下。梦二使者曰。槐安国王奉邀。棼随使入穴中。见榜曰大槐安国。其王曰。吾南柯郡政事不理。屈卿为守理之。棼至郡凡二十载。使送归遂觉。因寻古槐下穴洞然明朗。可容一榻。有二大蚁乃王也。又寻一穴直上南柯。即棼所守之郡也。

○梦蝶之魂

庄子曰。昔日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注栩栩。蝶飞之㒵。蘧蘧。僵直之㒵。

○枣叶世间

六祖坛经云。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

○蜗庐

见上。

○眼看白璧

黄鲁直哭邢惇夫诗曰。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黄泉

文选曰。朝发高堂上。暮宿黄泉下。注高堂生所居。黄泉死所葬。又左传注。天玄地黄。泉在地中。故言黄泉。

大祥

㐫经三年痛失彩衣之侍。吉蠲一日告成禫服之祥。欲尽余哀。爰修胜会。 切念先君(某)顷以熊屏之梦遽为蚁穴之游。嗟无泪之可挥。虽有身而莫赎。倚庐切切可胜曦驭之驰。陟岵哀哀倐届孔琴之御。拟破后后之冥关。须仗空空之妙觉。(入佛事)伏愿(某)绝转轮枢。契常住法。不生不灭直空当下之身心。若住若来大咲从前之梦幻。

彩衣之侍

见上。

○禫服之祥

谓禫除服祭名大祥。后间一月而禫。见礼记。

○熊屏之梦

晋平公梦朱熊窥其屏。恶之而疾。问于子产。对曰昔共工之卿曰浮游。败于颛顼。自沉于淮。其色赤。其言善笑。其行善顾。其状如熊。为天王崇。见之堂则王天下者死。见之堂下则邦人骇。见之门则近臣忧。见之庭则无伤。今窥君之屏。病而无伤。其祭颛顼共工乎。从其言而病间。

○蚁穴之游

见上。

○有身莫赎

诗黄鸟曰。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注赎贸也。若可贸以他人则人皆愿百其身以易之矣。

○倚庐

记问丧曰。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

○切切

见上。

○曦驭

谓日也。见上杜诗。义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陟岵

诗陟岵曰。陟彼岵兮瞻望父兮。注山无草木曰岵。孝子行役不忘其亲。故登山以望其父之所在。

○孔琴之御

记檀弓曰。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安塟

死则充如实切倚庐之念。塟者藏也幸安归窆之魂。爰建道场。用资冥路。 切念先君(某)劬劳德重。教育恩深。昔梦黄熊遽入绝迹消声之域。今封白马幸依归魂掩魄之乡。用报罔极之恩。敬遵大慈之典。(入佛事)伏愿先君(某)见清净身于山色之间。听广长舌于溪声之内。本来面目恍然相逢。无始命根嚗地顿断。

死则充如

记檀弓曰。始死充充如有穷。

○倚庐

见上。

○塟者藏也

檀弓曰。塟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

○归窆

谓葬曰归窆。檀弓曰。县棺而封。注封作窆。

○梦黄熊

左昭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赐子产莒二方鼎。

○封白马

范式。字巨卿。张邵。字元伯。相与为友。元伯寝疾而卒。范式忽梦元伯呼曰。巨卿吾某日死。某日葬。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更服朋友之服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白马而来。母曰是必巨卿也。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罔极之恩

见诗蓼莪。

○清净身广长舌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初参东林总禅师。与论无情话有省。遂献投机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恍然

见老子。

○嚗地

庄子曰。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注嚗然放杖声。

禅林疏语考证卷之三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