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等。
凡君子立身为人。无逾此四十八等。但以大道合其体。则是圣人贤人之伦。若孝不行于家。慈不行于己。恩不行于亲。惠不及于人。义不施于友。忠不施于国。勇不救于危。谋不信于善。宽不临于下。明不审于事。见非亲而亲者。謟也。见亲贫而疎者。逆也。背善向恶。谋陷忠良。亲附小人。不近君子者。此乃上天不容之物。何足言之。贤者钦于德。愚者重于财。绮罗华饰者。须知有布素之衣。珍飧玉食者。须知有糟糠之馔。雕墙峻宇者。须知有茅茨之室。积粟千钟者。须知有斗筲之储。荣官大爵者。须知有冤屈之害。安居乐处者。须知有驱役之劳。跃马挥鞭者。须知有负担之苦。人有危困急难。当须救之。不可坐看成败。见危不救者。非人也。不自知足者。非人也。见贫不济者。非人也。施恩望报者。非人也。不改己过者。非人也。轻上慢下者。非人也。为贵欺贱者。非人也。取佞害人者。非人也。在公纳私者。非人也。不孝父母者。非人也。不友兄弟者。非人也。不和六亲者。非人也。不乐好事者。非人也。夫人须通三才。怀六艺。志四方。具五美。断四恶。除三惑。思九畏。知四惧。莫睡眠。演胎息。慎言语。节饮食。此乃谨身节用之本也。又须立彼四门。成其具美。事君立忠门。事父母立孝门。事朋友立义门。事师长立谨门。忠门。谓见危致命也。孝门。谓色养恭敬也。义门。谓心无迁改也。谨门。无所懈怠也。
三教之说。其义一同。
儒教。则仁义礼智信。归于忠孝君父焉。
释教。则慈悲救苦。归于化诱群迷焉。
道教。则寂默恬澹。归于无贪无爱焉。
有故三教之言。可守而尊之。寻而究之。既洞其微。达其原。自然得圣人贤人之道。善人君子之行也。如此则佐国。何忧乎阴阳不顺。风雨不时。百姓不安。人民不泰。治家。则何忧乎兄弟不睦。六亲不和。礼乐不行。上下不正。余为此集。不敢深其意饰其词。所贵匡导盲俗。垂于后世。言之不足。故为赞以申之。
赞曰。
正行集(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