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珠玉集
一则宗门因缘不言一节一段。而言一则者。盖则以制字。从贝.从刀。贝。人所宝也。刀。人所利也。所发之语。若刀之制物。以有则也。故人皆宝之。以为终身之利焉。是知谓一则者。不无深意也。
沩山师讳灵祐。生福州长谿。姓赵氏。出家受戒于枕州龙兴寺。博究三乘。徧参知识。晚因百丈示火知归。为百丈典座。应司马头陀之相。开沩山。作第一世。领徒四十余年。终于八十三岁。即唐太中七年。谥大圆禅师。
法嗣音寺。从口以言传。从册以书记。记而主之。必有传嗣者矣。宗门之嗣法。犹诸侯之嗣国也。
列破当作裂破。
原梦音无。究也。
狌狌当作山山。此缘与传灯不同。传灯云。仰山问中邑。如何得见性。邑云。譬如有屋。屋有六窻。内有一猕猴。东边唤山山。山山应。如是六窻俱唤俱应。仰山礼谢起。云。只如内猕猴困睡。外猕猴欲与相见。如何。师下绳床。执仰山手作舞。云。山山与汝相见了。譬如蟭螟虫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唤云。土旷人稀。相逢者少。中邑即朗州也。师名洪恩。嗣马祖。
三平师名义忠。福州人。姓杨氏。初谒石巩。后答大颠。住漳州三平山。
高安师讳本仁。得旨于洞山价。五代天复中。居供井高安之白水院。因设洞山忌齐。僧问。洞山还来也无。师曰。更下一分供养著。师将顺世。营斋集众。焚香跏趺而坐。香烟息处。俨然示化。
五爻当作五行。见传灯。浮右在漳州。
天仙一本作仙天。师嗣潭州大湖。亦目大川。
大川有僧到来。当作有江陵僧到。
丁行者下参见石头住字。当作大字写。
斤斗斤。斫木具也。头重而柯轻。用之则斗转。为此技者似之。
且致当作且置。
奯呼括切。
[剜-夗+合]窒当作譗𧫡。言无伦脊也。或作[仁-二+荅][瓜*至]。抵铻也。一曰不循理。上竹狭切。下知栗切。
冲天音虫。说文云。滔摇也。
红苋侯㵎切。
怨苦当作冤苦。
距死当作倚死。倚。巨绮切。立也。距。音巨。鸡距也。或作伎。与也。竝非义。
攫九缚切。搏也。
夹山师讳善会。广州岘亭廖氏子。披剃于潭州龙牙山。受戒学业于江陵。初住京口。因对话不称。道吾笑以语之。而悟其前非。因往参华亭船子。师资道契。复还湖湘。住澧州之夹山。僧问。如何是夹山境。师曰。猿抱子归青嶂里。鸟啣花落碧岩前。金陵法眼甞云。我二十年作夹山境语会。师山居十二载。学者始螘慕。至唐中和初。示疾于本山。谥传明大师。
蛱蝶上古[打-丁+(刀/(刀*刀))]切。蛱蝶。粉翅有须。一名胡蝶。列子曰。胡蝶胥也。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甞见园蔬。其叶为蝶者。三分其二为蝶矣。其一尚菜于宝。曰。稻成蛬。麦成蛱蝶。蛬。音拱。蟋蟀也。
古灵师讳神赞。受业于大中寺。得法于海禅师。因归觐得度和上。以方便系悟之。由是其师扣其得法之缘。为召众设食。命说法要。师升座。举。百丈示众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和上于言下感悟。师后住本州之古灵数载。俄一日。声钟召众曰。汝等还识无声三昧么。众无语。师良久曰。汝等静听。莫别思量。众方测然。师俨然示化。
丹霞师讳天然。幼习儒。会禅客于长安道上话选佛之缘。有所警发。因往谒马大师。既见。以手托起幞头。大师顾示良久。且曰。石头汝师也。宜造焉。因抵南岳。见迁。复以手托幞头。迁曰。著槽厂去。参扣三载。一日。应刬草之机。遂剃落。再谒马祖。祖赐名天然。唐元和初。出游京洛。与香山伏牛和上为莫逆之友。过慧林寺。适天寒。烧木佛附炎。人或讥之。师恬不介意。三年。师横卧于天津桥。会留守郑公出。呵之不起。吏问何人。师徐曰。无事僧。留守异之。因加敬慕。洛下翕然归信。晚思林泉。结茅于南阳之丹霞山。玄学云臻。遂广缔构。长庆末年。备汤沐。整衣戴笠䇿杖。授屦垂一足。未及地而化。寿八十六。谥智通。
一泓乌宏切。水深也。
戽荒故切。吹水器。
老耄音帽。惽忘也。春秋传曰。谓老将知。耄又及之。
嵩山安师名慧安。荆州枝江人。姓卫氏。生于隋开皇二年。终于唐景龙三年。凡一百二十八岁。世所谓老安国师者。是矣。文帝开皇十七年。括天下私度僧尼。师因遁于山林。至唐太宗正观中。谒忍祖。发明心地。高宗麟德年。止终南山之石壁。帝召之。力辞。入嵩少居焉。自尔。学者依之。后应武后之诏。待以师礼。至中宗。延入宫禁者三载。既而辞归。俄万回公过。师握手与语。侍者莫之能解。后八日。闭户偃卧示寂。
绝朕当作绝眹。兆也。
顽嚚五巾切。愚也。
勔臔上弥兖切。下胡典切。肥也。
药山师名惟俨。河东绛州韩氏子。少从潮阳慧照师出家。具戒于衡岳希橾律师。晚参石头迁。深明法要。师生于代宗之世。终于文宗之太和八年。临灭之日。召众曰。法堂倒矣。众竞至。师曰。汝等不会我意。嗒焉示寂。寿八十四。谥曰弘道。塔曰化城。
毗陵芙蓉师名大毓。金陵人。姓范氏。幼从牛头忠禅师受业。具戒于长安。得马祖之法。来居常州义兴之芙蓉山。即宪宗之元和十三年也。终于敬宗宝历二年。安宗太和年。谥大宝禅师。塔曰楞伽。毓与育同。
生心受施维摩诘经。佛告须菩提。汝行诣彼问疾。曰。我不堪任。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与诸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维摩诘。此言净名。
长髭长髭旷和上。在潭州攸县。
教招招当作诏。音昭。言说也。
渐源名仲兴。即道吾典座。一日。随道吾吊丧。扣请。误敺道吾。遂往石霜。乃举前语。石霜曰。汝不见和上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师由是领旨。一日。将锹子于法堂上东西往来。霜曰。作么。曰。觅先师灵骨。霜曰。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甚么灵骨。曰。正好著力。霜曰。者里针劄不入。著甚么力。太原孚代云。先师灵骨犹在。此缘与雪窦颂古小异。
钦山师讳文䆳。生福唐。幼事杭州大慈寰中师为弟子。从岩头.雪峰问道诸方。师独有皆于洞山价。年五十七。住钦山。
碌碌当作辘辘。车声也。碌。石也。非义。
岩退后云看看。当作岩云退后著。连后著。
投子师名大同。舒州怀宁人也。姓刘氏。少从西洛满禅师出家为沙门。习安那般那。后谒京兆终南山无学禅师。问西来密旨。无学驻步少时。师曰。乞师垂示。学曰。更要第二杓恶水作么。师由是领旨。晚归里闬。结茅于投子山。学者如辐凑。师谓众曰。汝等来者里觅个甚么。我老人家气力稍劣。唇口迟钝。且无攒花四六新鲜语句。终不说向上向下蹲坐系缚汝等。师示众凡此类也。唐昭宗干宁四年示寂。寿九十六。谥慈济大师。
湖州道场师名如讷。得法于无学禅师。结茅道场山。学者依之。因构禅刹。杖屦存焉。
胡家当作胡茄。见洞庭录。
灵云师讳志勤。受业于本州之长溪。访道沩山。见桃花豁然开悟。求证于祐禅师。晚归乡里。住灵云山。禅徒依焉。
葬熊耳当云葬龙耳。盖有其缘。西晋文帝闻璞郭为人相墓地。遂微服观之。谓主人曰。此葬龙角当灭族。何为葬此。主人曰。郭璞云。此是龙耳。三年当有天子至。帝曰。出天子耶。主人曰。非出天子。能致天子也。传灯作吕才葬虎耳。亦非也。
○吕才。唐博州清平人也。官至太常丞。善阴阳术数。甞撰卜宅篇。凡七章。甚祛俗执。因附一二于下。其六曰。且人有初贱而后贵。始泰而终否者。子文为令尹。仕三而已。展禽三黜于士师。彼家墓已定而不改。此名位不常。何也。故知荣辱升降。事关诸人而不由葬也。世之人为葬巫所欺。悉擗踊茶毒以期微幸。由是相茔陇。希官爵。择日时。规财利。谓辰日不哭。欣然而受吊。谓同属不得临圹。吉服避送其亲。诡斁礼俗。不可以法也。诡。过委切。诈也。斁。音亦。猒也。
曹山师讳本寂。泉州蒲田黄氏子。生于会昌之世。年十九。于福州灵石山出家。咸通初。访道于洞山。一日。请益洞山。曰。阇梨名甚。师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甚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之。密印所证。及受洞山五位诠量。特为丛林标准。后请止抚州曹山。学者云集。至昭宗天复辛酉季夏月夜间。问僧。今是何日月。对曰。六月十五日。师曰。曹山一生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至明日告寂。年六十有二。谥元证大师。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亦犹慧远即慧持之的兄。但言持远而不言远持。盖由语便而无它。丛林或指曹为曹溪。盖不知世裔来历之远近。妄自牵合。迺绝知者之听。
四山别译阿含云。一.老山能坏少壮。二.病山能坏色力。三.死山能坏寿命。四.衰耗山能坏一切荣华富贵。
又问谏王经。譬如四山四面合之。其中物类如何能免。王曰。如人四大俱坏。有情命可免否。在须臾间不可保也。
秀谿在潭州。传灯嗣马祖。此集参见临济者。误矣。
华严师讳休静。参洞山知归。留洛浦作维那。甞白椎普请曰。上间般柴。下间鉏地。第一座问。圣僧作甚么。师曰。当堂不正坐。不赴两头机。先住福州东山之华严。闻蚬子和上常日取虾蚬充腹。夜卧于东山白马庙。师异之。因夜潜于庙中。子方归。师把住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子答曰。神前酒台盘。果知其异人也。师后被庄宗之诏。阐化洛京。僧问。大悟人为甚么却迷。曰。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晚游河朔。示灭于平阳。题曰京兆府华严者。乃建塔葬舍利之地。非当日所居。
盐官师讳齐安。姓李氏。海门人。出家受具得法于大寂。行道于盐官。当宣宗大中年。无疾而终。谥悟空禅师。
大珠师名慧海。生建州朱氏子。从越州大云寺道智出家。晚参大寂。寂为说求佛法因缘。即于言下通悟。执事六载。以道智师年迈。东归侍养。遁迹于所居。甞著顿悟入道要门论。偶传于江西。大寂一见。称之曰。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无所遮障。由是世号大珠和上云。
子胡本或作湖。师讳利踪。生澶州。姓周氏。出家受具于幽州之开元寺。游方得法于池阳之南泉。唐文宗开成初。过三衢。大姓翁氏施子湖岩。然师创院。咸通中。赐安国之额。禅衲云萃。甞于中夜遽呼有贼。众纷至。师把住一僧云。维那。捉得也。僧曰。不是某甲。师曰。是即是。只是汝不肯承当。师住山四十余载。至僖宗广明元年无疾而终。年八十一。塔本山。澶。音蝉。
九峰师讳道䖍。福州候官刘氏子。访道诸方。得法于石霜诸。化徒于筠州之九峰。后住洪州泐潭终焉。谥天觉禅师。塔曰圆寂。
功德天如一女人。入于它舍。颜㒵伟丽。以好璎珞庄严其身。主人见已。汝字何等。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我所至处。能与七宝具足。主人闻已。心生欢喜。复于门外更有一女。形㒵丑陋。主人复问。汝字何等。答曰。我字黑暗。我所住处。所有财宝一切衰耗。主人闻已。即持利刀言。汝若不去。当断汝命。曰。汝甚愚痴。汝舍中者。即是我姉。我常与姉进止共居。汝若驱我。亦当驱彼。功德天言。实是我妹。未曾相离。我常作好。彼常作恶。若爱我者。亦应爱彼。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恶事者。我俱不用。各随意去。见涅槃。
忠国师师讳慧忠。得法于曹溪。或问师氏族。则曰。姓冉。鵞州鸿鹤县人。晚因问僧生缘。僧曰。越州诸暨县。师云。我乡人也。方知共为越人也。师居南阳县白崖山党子谷四十年间。分卫聚落。王公慕焉。奏之朝廷。玄宗召居龙兴寺。至肃宗。召入宫。事以师礼。及代宗临御。眷遇如初。师奏请置寺于武当.白岸二山。即师旧隐之地也。至大历十年腊月十九日。右脇累足。怡然长往。诏谥大证禅师。归葬于党子谷。
杉山名智坚。甞与归宗.南泉为方外之游。皆兄弟也。
痒和子痒和子。即如意也。古谓爪杖。或骨角.竹木刻人手。指爪具焉。柄可三尺许。背脊之痒。手不可及。用以搔爬。如人之意。故以名焉。观古人质朴。刻指爪形。后世以银铜作爪如尺许。阔似云之状。便抓也。见杂录名义。
骞当作暮。莫曰切。急取也。
长沙师名景岑。初住水西鹿苑。为第一代。既而居无定常。故人呼长沙和上者。即岑也。后因仰山见师曝背于庭下。因问。人人尽有者个。只是用不得。师云。恰请汝用。仰云。作么生用。师蹋倒仰山。山云。直下似个大虫。自此诸方号为岑大虫。
寻思石头希迁礼六祖为师。未受具。属祖将示灭。迁曰。和上百年后。希迁当何所依。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第一座问曰。汝师已逝。空坐奚为。迁曰。我禀遗诫。故寻思尔。座曰。汝有师兄行思在青原。汝当依焉。师言甚直。汝自迷尔。迁遂诣静居。即嗣青原之道。
口佉当作口呿。丘伽切。张口㒵。
黄龙师名智颙。嗣前鄂州黄龙诲机禅师。即玄泉之的孙。岩头之远裔。为黄龙第三世。
拖徒何切。引也。
永明师河中府武氏子。师常看华严经。法眼居临川之崇寿。因造焉。法眼甞问。虗空还具六相也无。师茫然无对。法眼曰。子问吾。与汝道。师如所问。眼曰。空。师顿然显悟。遂礼拜。曰。子作么生会。师曰。空。法眼然之。晚为忠懿王师。为建慧日永明伽蓝。聚徒半千。一日。示众曰。诸上座。佛法显然。因甚么却不会。欲会佛法。问取张三李四。欲会世间法。参取古佛丛林。无事。久立。署慈化定慧应真禅师。
百丈师讳怀海。姓王氏。生福州长乐县。幼学三乘。乡里称之。闻马祖唱道于建阳佛迹岭。遂有游方之志。祖一见。异之。马祖上堂示众。以拂子倒垂。手点拂柄三下。珍重下座。师默而有省。三日后。方举似马祖。祖曰。吾何忧矣。师为祖侍者。而有卷席之缘。后于洪州新吴受檀信之请。住大雄山。以其山之高。而得百丈之名。然天下禅林说法住持。命僧职事。立规矩以率其徒。而权舆于师。四方遵守。洋洋日盛。使其道之不废于今日者。师实有力焉。至唐宪宗元和九年示灭。年九十五。穆宗长庆初。谥大智禅师。
中郎即东汉中郎将蔡邕。野舍薪。见祖英焦相。
[妳-女+口]当作昵。乃倚切。声也。[妳-女+口]。尓者切。应声。非义。
南泉师讳普愿。生郑州新郑县王氏家。得度于大隗山。受戒于嵩岳。学三乘教。修中百门观。后参马祖。豁然知归。一日行益。马祖问。桶里是甚么。师曰。者老汉合取口。休作与么语话。祖然之。德宗贞元间。隐于池州之南泉不下三十载。文宗大和初。宣城廉使陆亘慕师之道。请下南泉。自此道驾诸方。即马祖之高弟。八年腊月二十五日示寂。年八十有七。块。五罪切。
陆亘字景山。吴郡人。官至宣歙观察使。加御史大夫。大和年九月。先南泉数月而卒。年七十一。
双陆博戏也。如樗蒲.雉卢是也。
骰子上音头。传齿也。
[口*琶][口*琶]正作吧。音巴。大口㒵。
赵州师讳从谂。姓郝氏。曹州郝乡人。作沙弥时。造南泉之室。颕拔不群。南泉待之异于流辈。一日。问。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那知是道。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大虗廓然。岂可强是非邪。师既领旨。却往嵩岳。请戒而归。晚游河朔。被檀越之请。唱道于赵州之观音。一日。真定帅王公镕访师。师坐而问曰。会么。王曰。不会。师曰。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公益加敬仰。至唐昭宗干宁未年仲冬二日右脇示寂。谥真际大师。
大王即镇帅王镕也。镕祖王庭凑。本回鹘种族。穆宗时据河朔。称留后。至镕封赵王。唐室中兴。至明宗朝。为大将王德明所杀。至于赤族。所谓见赵州之赵王也。
道吾师讳圆智。豫章海昏张氏子。得度于乡里。闻道于药山。后住潭州道吾。至唐文宗大和之末。将欲示灭。召众曰。吾当西迈。理无东移。卒年六十七。然道吾有二。襄州关南道吾和上。因闻巫者乐神入道。甞作乐道歌.一钵歌。盛行于世。
予甞读赞宁高僧传且曰。前蜀王氏伪干德初。有小军吏陈公。娶高中令骈诸孙女。若人持不杀二十余年。后在蜀为男婚娶。礼须屠宰。高初不欲。亲戚言。自己持戒。行礼酒筵。将何以娱宾也。依违之际。遂多庖割。俄未浃旬。得疾颇异。口但慌言。已而三宿还稣。述冥间之事。初被黑衣使者追摄。入岐府城隍庙。庙神峩冠大袖。与金甲武士晤坐。使者领高见神。武士言语纷纭让高破戒。仍扼腕骂曰。吾护戒神也。为汝二十年食寝不遑。岂期忽起杀心。顿亏戒检。命虽未尽。罪亦颇深。须送冥司惩其故犯。城隍神问高曰。汝更修何善。追赎过尤乎。高常诵上生经。其数已多。于时懵然都无记忆。恐惧之间。白曰。诵得自在和上三伤歌.道吾和上一钵歌。遂合掌向神厉声而念。神与武士耸耳擎拳立听。颜色渐怡。及卒章。神皆涕泣。乃谓高曰。且归人间。宜切营善。拜辞未毕。䬃然起坐。备陈厥事。
乃知禅宗唱道歌颂明于所证法门。诵之者幽显获福。不可忽也。师印记于道常禅师。后凡示众。必戴莲花笠。披襕衫。执简吹笛。口称鲁三郎。此法名道吾者也。今潭州道吾。因山而名焉。
佛桑花𠏉叶如桑。花房如桐。长寸余。似重台莲。其色浅红。故得佛桑之名。见酉阳难俎。
疎山师讳光仁。参洞山。有时誉。晚住临川疎山。迁化之日。作偈曰。我路碧空外。白云无处闲。世有无根树。黄叶风送还。师甞著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传于世。洞山会中称矮师叔者是矣。
马大师师讳道一。生汉州什仿。姓马氏。生而奇伟。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有轮相。出家于罗汉寺。受具于渝州。唐玄宗开元中。结侣游衡湘。让和上一见而独异之。然亦应般若多罗之谶。所谓金鸡解㘅一粒米。供养十方罗汉僧是也。又六祖谓南岳曰。向后佛法从汝边去。生一马驹子。踏杀天下人。师道行江西。时人称之为马祖。师自建阳之佛迹岭迁临川。及灨上。其游化不常。至代宗大历中。至洪都开元。连帅路嗣恭敬受宗旨。禅学辐凑。说法无量。至德宗贞元四年。登建昌石门山。谓侍者曰。吾没后。当托质兹地。卒年八十。后门人得舍利。归葬于泐潭山。敕谥大寂禅师。王莽改郡守曰连师。见西汉书。灨。水名。音绀。
麻谷师名宝彻。住麻谷山。
三角名总印。住三角山。
凸徒结切。高也。
石霜师讳庆诸。卢陵新淦陈氏子。事师于洪井之西山。受具于嵩岳。学毗尼法。寻游方至大沩。充米头。一日。簸精于米寮。沩山曰。施主物。莫抛撒。师应之。沩山于地上拾得一粒。云。者个是甚么。师无语。山又曰。莫欺者一粒。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师曰。未审者一粒从甚么处生。山大笑。归谓众曰。米里有虫。后得旨于道吾。方年三十五。值会昌沙汰。托身于[仁-二+刘]阳陶家坊。人不之识。洞山价访而得之。辟居石霜山。实道吾之的嗣。师居山二十年中。众盈五百。而长坐不卧者多矣。世谓枯木众云。唐僖宗光启三年示疾而终。年八十有二。敕谥普会大师。淦。古暗切。
径山师名洪諲。嗣沩山之道。为径山第三世。时石霜会中有许州全明上座。尚气自若。众号为明半面。甞曰。闻径山道行江浙。门庭切似石霜。若果然。即为执园务。不尔。掀倒禅床。未晚。遂先问石霜一毫等缘。石霜如录对次。持此语往问径山。山对如所录。明遂留径山。执粗务者三载。见径山三祖实录。予甞看传灯。即与此缘差异。
拔萃萃。音悴。孟子。拔乎其萃。出乎其类。
蟭螟音焦冥。细虫。江浦之间有么虫。曰蟭螟。集于蚊睫而弗相触。栖宿往来而蚊未之觉。以言其细也。
大巅本作颠。未详名氏。参石头迁。迁问以心法。言下领旨。后辞往潮州。隐居灵山。学者慕焉。予甞读韩退之与孟简书。且曰。潮州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因召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窃观韩公之言大颠。趣向可尚矣。
水空嗣石头。即大颠之兄弟也。
清化师讳全付。生长洲之昆山。幼随父作商于豫章。过清平。愿从出家。具戒。游方至仰山。礼南塔光涌和上。一言契理。寻游庐陵安福。邑宰命居应国禅林。学徒甚盛。名达于上。赐清化之额。钱氏文穆王辟云峰山。别建精舍。迎之居焉。因以清化为名。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华表挂颈木鹤飞。至忠献王。赐以椹袍。固辞。因改赐禅衲及纯一禅师号。至晋开运间示灭。寿六十六。
韶山师名寰普。谥无畏禅师。
去遵近前把住。它本无此四字。
尉迟甞读尉迟公传。而且无金牙弧矢之说。亦未详于何而作此言。尉。音郁。尉迟本虏复姓。
宵内本作霄路。
雀儿本作鹊儿。
鲁般音班。般输也。
玉漏当作玉耧。谓耧犂也。耕人用耧。所以布子种。禅录所谓看耧打耧。正谓是也。魏略曰。皇甫阴为燩煌太守。民不晓耕种。因教民作耧犂。省力过半。然耧乃陆种之具。南人多不识之。故详出焉。音楼。
行家上户𠜂切。
洛浦本作乐普。师讳元安。凤翔麟游谈氏子。剃头.受具于乡里。初参翠微.临济。每蒙印可。晚卓庵于澧阳之夹山。机缘相投。遂为会公高弟。宴坐洛浦山。未几。迁朗州之苏溪。道播天下。如乌牙.青峰。皆其嗣子。唐昭宗光化二年腊月二日示寂。
鸿门见怀禅师后录。
云居师讳道膺。姓王氏。生幽州王田。出家习毗尼法。既而曰。大丈夫岂可桎梏于律仪也。遂诣翠微。问道不契。闻洞山法席甚盛。因造焉。山问。名甚么。曰。道膺。山曰。向上更道。曰。向上道即不名道膺。山曰。与吾在云岩时祗对无异。山一日问。吾闻思大生倭国作王。如何。曰。若是思大。佛亦不作。况国王乎。洞山然之。
师初止三峰。后开云居。遂广玄化。南昌钟氏尤所敬仰。唐昭宗天福元年腊月二十八日示疾。越明年正月三日跏趺长往。谥弘觉大师。倭。乌禾切。
田厍当作田舍。详见颂古。
㳂台盘㳂当作缘。与专切。因循也。
麢羊话中有僧云。直得恁么难会。此节误收也。桉传灯.云居传。新罗僧问。是甚么得与么难道。居云。有甚么难道。曰。便请和上道。居曰。新罗。新罗。此板自僧云至新罗。衍二十六字。
同安师名常察。嗣九峰䖍。本作处者。误矣。
负笈音及。负书箱。
公文公当作攻。治也。
莫闲闲习也。
婴儿女曰婴。男曰儿。
拟跨苦化切。越也。
精阳曰实也。太阳之精有炎精阳德。故曰精阳。
徒跨当从言。作夸。诧也。
胡人饮乳涅槃云。譬如国王。暗钝少智。有一医师。性复顽嚚。而王不别。厚赐俸禄。疗治众病。纯以乳药。后有一医。明晓八种术。善疗众病。即为王说种种医方。王闻是语。方知旧医愚𫘤无智。王宣令国中有病之人。皆不听以乳为药。别以众药和合而疗。其后不久。王复得病。即命是医。医占王病。当用乳药。王语医言。汝今狂邪。而言服乳。汝先言毒。今何言服。医语王言。王今不应作如是语。如虫食木。有成字者。此虫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见之。终不唱言是虫解字。亦不惊挫。当知旧医亦复如是。不别诸病。悉与乳药。是乳药者。亦名毒害。亦名甘露。王闻是语。即便服之。病得除愈。寻时宣令一切国内从今已往。当复乳药。国人闻之。皆生嗔恨。大王今者为鬼所持。为颠狂邪。
养由见雪窦颂古。
田蜗当作田[书-(土/曰)+(一/((巨-匚)@一)/昍)]。乌瓜切。虾蟇。蜗。音瓜。小螺也。非义。
夤晡上当作寅。下奔孤切。谓早晚也。
扑手当作攘臂。
陶渊本作陶潜。
名称尺证切。
入太庙论语。子入太庙。每事问。或谓邹人之子知礼。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斧烂当作柯烂。异苑曰。樵人王质入山。见洞中二老人奕碁。乃观之。忘归。俄然柯栏。
忘羊见祖英赤松子。
赫当作赫。呼格切。以口非人也。
一漾当从木。作样。法也。漾。水㒵。非义。
抨悲萌切。
洞山师讳良价。生会稽郡。姓俞氏。幼从五泄默禅师出家。请戒于嵩山。徧参诸哲匠。得法于云岩晟。即药山之的孙。唐宣宗大中之末。唱道于新丰。晚迁洞山。大驾其道。立偏正五位。为当时首唱。两处行道。甫经十载。至懿宗咸通中。无疾示化。学者号慕。师还视而诫之曰。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方能入道。今复何悲。召主事作愚痴斋。复留七日。长往。谥悟本大师。
一僧即纸衣道者。事见广灯。
师良久误矣。当作师云。大阐提人家男女作么生救得。见药山宗派录。
粟畬式车切。大种畬田。
无间说当作无间歇。
覆船师名洪荐。谥绍隆大师。
燕金见怀禅师前录。
蝃蚋上音拙。蜘蛛也。下音𦶟。蚊也。
不𧑁正作燥。音嫂。干也。俗作𤍜。由形近之譌也。𧑁。书无此字。
一铙当作挠。尼交切。㧓也。
德山师讳宣鉴。劒南人。自幼出家。深明经律。最长于金刚般若。从师俗姓周氏。时谓之周金刚。闻南方禅宗大兴。罔测其由。因散众。负经南游。谒龙潭信。观灭烛入道。翌日。取经疏示众曰。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虗。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焚之。游戏禅林。道播寰宇。闲居澧阳几三十载。属会昌之难。托身于独浮山之石室。大中初。被德山之命。为第二世。至咸通六年示疾。谓弟子曰。扪空追响。劳汝心神。梦觉觉非。竟有何事。言讫。坐而示化。即腊月三日也。寿六十八。谥见性大师。师生于德宗贞元之末年。卒于懿宗之世。至会昌之难。道未及行。洎大中。佛法重兴。师已六十七矣。传道之者。命若悬丝。岂不然乎。
镜清师讳道怤。永嘉陈氏子。生不茹荤。剃发受具。问道于闽川。雪峰一见而问曰。汝甚处人。曰。不敢道是温州人。峰曰。恁么则一宿觉乡人邪。曰。只如一宿觉是甚处人。峰曰。尿床鬼子。好与一顿棒。且放过。师证道之后。众所钦服。皆谓小怤布衲。寻被越人之命。居镜清禅苑。副使皮光业甞师问焉。光业即日休之子也。吴越国王钱氏致礼甚勤。赐号顺德大师。为开天龙.龙𠕋二寺延之。晋天福二年示灭。茶毗于大慈山。得骨舍利。建塔于龙母之阳。镜清本朝赐额曰景德者是矣。
成褫音池。藉褥也。
玄沙道底见雪窦瀑泉。
厮儿上音斯。从使者也。方言。入声呼。
[楒-心+廾]树师名慧省。
鲁祖鲁祖教和上。传灯嗣灌溪闲。
𫗪于伪切。
克己当作克。负何之名。克。杀也。非义。
骈部田切。
一拨良琴晋平公谓师旷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闻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入集于郭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平公大喜。起而为师旷寿。见史记。
良筹汉高帝封功臣。或谓张良未甞有战鬪功。高帝曰。运筹䇿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周下或本作周苛。楚围汉王。荣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荣阳。楚破荣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烹周苛。苛。下可切。
镇县不遥。第二十四板六行下少不字。
磉盘上苏朗切。柱下石。
酩酊音茗鼎。醉甚也。
凤皇凤皇山彊禅师。
卧龙师讳慧球。生泉州之蒲田。受业于龟洋。参于玄沙备。一日。问。如何是第一月。玄沙曰。用月作么。师遂领旨。朱梁开平二年。玄沙示寂。遗言于闽师王氏。请居卧龙。为第二世。亦曰中塔。后五年。不疾而终。号寂照禅师。闽师甞问玄沙。继师之道谁乎。玄沙曰。球子得。
岩头师讳全豁。泉州何氏子。剃头受具。久习经律。晚游丛席。自余杭与雪峰.钦山议参临济。属济亡。由仰山参德山。气类相投。若合符节。晚结茅于洞庭之卧龙山。学者依焉。遭会昌沙汰。著襕衫。戴席帽。游诸聚落。乃于洞庭之别港舣舟其下。两岸置板。人欲过。即扣板以召师。师舞桡而渡之。未几。牵复旧居。至僖宗光启三年。贼宼中原。四海扰攘。师端居自若。俄被剚刃。大叫一声而终。僖宗谥清严大师。剚。侧吏切。
桚子末切。
香严师讳智闲。生青州。参道于沩山祐。机缘未契。往依南阳国师。一日。薙草于园中。俄击竹作声。忽悟前非。遥礼沩山曰。和上若为某说破。何有今日。因述偈。略云。一击忘所知。更不用修持。自尔。长于伽陀。世所称诵。示灭之后。谥袭灯大师。
有一老宿此缘宜作临济录编。又不当云有一老宿。
夜冥符当作夜明符。
峭峙上七肖切。下直里切。崄峻也。
顶𩕳奴顶切。顶颠也。
酽鱼欠切。味厚也。
假银城霍光。汉人。书传无卖城易角之说。盖出于委巷之剧谈。禅人往往资以为口实。不亦谬乎。
居牡当从爿。作壮。侧亮切。大也。牡。莫后切。非义。爿。音床一。
朱谿朱谿谦禅师。后住兜率而终。
搀初衔切。旁挈也。
忙然当作茫然。
平田天台平田普岸禅师。生洪州。得法于百丈海。南游胜槩。结庐于天台山。四众依仰。因建伽蓝。号平田禅院。本朝赐额曰寿昌。师开山之始祖也。甞示众曰。神光不昧。万古徽猷。入此门来。莫存知解。又曰。大道虗旷。常一真心。善恶莫思。神清物表。随缘饮啄。更复何为。后终于本院。遗塔存焉。
宝寿沼和上。参临济领旨。更不它游。住宝寿。为第一世。师将示寂。谓门人曰。汝等知我履践处否。对曰。和上一生长坐不卧。师曰。非吾眷属。言讫长往。世谓宝寿不渡河者。即师也。
西堂师讳智藏。䖍化廖氏子。冲幼从师。晚从大寂问道。为马祖高弟。寂付衲迦沙。令学者亲近。至唐德宗贞元间。开堂于䖍州。至宪宗元和九年四月八日示化。年八十岁。
仰山师讳慧寂。韶州浈昌县叶氏子。初生颇有异迹。为童穉。依番禺安和寺不语通出家。年十四。父母欲夺其志。遂断二指以为誓。因从剃落。通累加接引。而师无所启发。年十八。通卒。因往谒乳源。洎筠州处微.吉州性空.鵶山躭源皆不契。至大和三年。参大沩祐。举性空如人在井之缘。沩山召曰。寂子。师应[妳-女+口]。山云。出了也。师因而有省。山指令请戒于襄阳之大悲。师曰。慧寂平生不妄语。山云。你但依沙门法。师从之。时年三十三矣。复还沩山作直岁。寻领众居郴州之王莽山。既而移锡来袁居仰山。众盈数百。
一日。有梵僧负贝叶造师。师问。近离甚处。曰。早别西天。师曰。太迟生。曰。游山翫水。师曰。神通不无你。佛法未梦见。曰。来此礼文殊。却遇小释迦。语讫隐去。师住仰山。神异具它传。大中十三年。韦宙中丞为师创洪州观音院居之。咸通中。归韶州之东平。至中和三年二月十三日集众说偈。以两手抱屈膝。俨然而终。归葬于仰山。师行道于世。蒙宠赐者三。懿宗赐号知宗。僖宗赐澄虗。昭宗谥智通。浈。音贞。番禺。音藩禺。郴。丑林切。
龙济师名绍修。嗣地藏。即罗汉琛也。
雪峰师讳义存。泉州安南曾氏子。生不茹荤。幼闻钟梵。见华幡。必动容。年十七。从蒲田玉㵎寺玄律师落发。具戒于幽州。久游丛林。发明于德山。至鼇山顿证。唐咸通中。结茅于福州之雪峰。后成大伽蓝。为第一世。懿宗赐紫僧伽梨。号真觉大师。学者甚盛。道行于四十余载。至梁开平二年五月二日无疾而终。寿八十七。
明招师名德谦。既于罗山得旨。出游。婺女之智者命居第一座。寻常点净。师輙不受。主事僧曰。首座触净也不识。师下床。拈起净器曰。者个是净是触。主事无语。即扑破。晚居明招山四十余载。一日。问侍者。世尊示灭展双足。放百宝光明。吾今行矣。且道放多少光。侍者曰。昔日鹤林。今朝和上。师以手拂眉曰。莫孤负么。复说偈。奄化。
双峰师名敬钦。生缘益州。受业于峩嵋山。造云门法席。密承印可。寻居双峰。为第一世。至太平兴国二年五月。指日而逝。